凈距
- 深埋小凈距隧道中夾巖承載性狀研究
00)0 引言小凈距隧道是介于分離式雙洞隧道和連拱隧道之間的隧道結構型式,具有以下優(yōu)點:同普通分離式雙洞隧道和連拱隧道相比更有經(jīng)濟優(yōu)勢且易于控制;于施工工藝而言,小凈距隧道相對簡單。小凈距隧道的中夾巖在施工過程中會產(chǎn)生應力重分布及二次應力場的疊加,從而出現(xiàn)應力集中。因此,清楚地了解中夾巖的應力變化規(guī)律,是科學評估中夾巖的承載性能的基礎,對中夾巖承載性狀及穩(wěn)定性的評價都是十分必要的。我國對小凈距隧道中夾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中夾巖合理厚度即小凈距
河南科技 2023年19期2023-11-01
- 不同樁排間凈距的h形抗滑樁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
最優(yōu)前后排樁排間凈距的研究,一定限度上影響了h形抗滑樁在實際工程中的選用?;诖?本文針對某大推力滑坡工程,利用有限元軟件MIDAS GTS,建立數(shù)值模擬分析模型,分析在不同前后排樁排間凈距時,h形抗滑樁的支護效果與其內力,并確定最優(yōu)樁排間凈距,為類似工程中h形抗滑樁的設計提供參考。2 工程概況該邊坡由風化土、風化巖、基巖所構成,最危險截面見圖1;各巖土體物理力學參數(shù)見表1。經(jīng)現(xiàn)場勘測及計算分析得知,該邊坡滑坡推力較大,普通單樁不足以抵抗滑坡推力,故采用h
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 2023年9期2023-09-15
- 淺埋偏壓小凈距隧道CD法施工合理凈距
構日益增多,而小凈距隧道較之分離隧道與連拱隧道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點,既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又降低了施工難度。許多隧道進出口為淺埋,容易存在偏壓現(xiàn)象[1-2]。隧道如處于淺埋偏壓條件下,圍巖性質又較差(IV、V級),施工的安全穩(wěn)定性將面臨較大挑戰(zhàn)。小凈距隧道先后行洞施工互相影響,中夾巖柱易出現(xiàn)塑性區(qū)貫穿的現(xiàn)象,因此首先需確保小凈距隧道中夾巖柱的穩(wěn)定性,才能夠進一步地確保隧道在施工過程中的整體安全性[3]。目前關于淺埋偏壓小凈距隧道的相關研究主要涉及施工方法、支護設
廣東公路交通 2022年6期2023-01-16
- 破碎巖層淺埋偏壓雙線隧道最優(yōu)凈距研究
道進行施工時,小凈距隧道合理凈距的取值在綜合考慮地形地質狀況、隧道斷面情況以及具體隧道施工方案等影響因素情況下,按照所處圍巖等級進行合理取值,總的原則是避免兩洞結構彼此之間產(chǎn)生不利影響。何珺[1]針對于小凈距隧道在結構非對稱情況下,對隧道圍巖的計算理論、近接施工的影響區(qū)范圍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Sweeney 等[2]探究了處在不同位置的兩條隧道之間的互相影響,分析得出施工的先后順序會對隧道的力學特性產(chǎn)生的影響。王起才[3]等對臨近既有隧道處新建隧道開挖運用
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 2022年35期2022-12-05
- 淺埋小凈距隧道中夾巖柱穩(wěn)定性及加固方案研究
型試驗等方法對小凈距隧道中夾巖柱穩(wěn)定性及加固方案進行研究。在理論計算方面,晏莉等[5]參照煤礦開采條帶中煤柱安全系數(shù)計算方法對雙孔隧道中間巖柱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計算方法進行改進。李術才等[6]建立中巖墻承載模型,通過理論分析給出小凈距隧道中墻穩(wěn)定性判據(jù),進而得到中墻合理厚度。夏夢然[7]通過理論推導研究了淺埋超小凈距隧道中夾巖柱失穩(wěn)機理,計算得到中夾巖柱上覆壓力,結合土體極限應力公式分析了中夾巖柱失穩(wěn)破壞特征。李享松等[8]基于普氏平衡拱理論,建立中夾巖力學分析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22年11期2022-12-02
- 基于探測普查成果的城市地下管線空間凈距研究
響,即管線之間的凈距現(xiàn)狀分析較少[6]。管線的凈距主要起到保護管道自身及周邊管線或構筑物的作用,同時還需要滿足施工、維修、檢查的間距要求[7]。因此確保地下管線的凈距符合規(guī)范要求對于管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雖然地下管線相關設計規(guī)范已經(jīng)對各網(wǎng)線的空間布局進行了要求,但在實際設計和施工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各種原因,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地下管網(wǎng)建設行為[8],給地下管線的安全帶來了重大的安全隱患。準確掌握城市地下管線的凈距現(xiàn)狀情況并針對性地進行管理,是當前城市安全的一
城市勘測 2022年5期2022-11-08
- 不同凈距下淺埋分岔隧道力學行為研究
式組合而成,如小凈距與大跨的過渡、連拱與大跨的過渡以及連拱與小凈距的過渡等。然而,考慮到隧道在變截面處極易產(chǎn)生應力集中,可能導致圍巖變形嚴重,分岔隧道過渡段的設計與施工是隧道建設的重難點之一[1-3]。目前國內對分岔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施工方面,如對分岔隧道反向擴挖法[4]、三臺階臨時仰拱法[5-6]、無中導洞施工工法[7]等不同施工方法進行研究分析。此外,在分岔隧道施工力學行為方面的研究也不少,如張俊儒[8]等利用“以索代撐”的思想,并結合圍巖強度高的特
高速鐵路技術 2022年4期2022-09-24
- 偏壓隧道合理凈距及中夾巖柱穩(wěn)定性分析
工程逐漸增多,小凈距隧道相較于連拱隧道在工程造價及施工難度方面具有優(yōu)勢,近年來在山區(qū)狹窄地形得到廣泛應用[1-2]。而在隧道施工過程中遇到復雜的地形條件時,容易出現(xiàn)隧道偏壓現(xiàn)象[3],因此對偏壓小凈距隧道設計施工及安全穩(wěn)定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關鍵的現(xiàn)實意義[4]。有關偏壓小凈距隧道中夾巖柱的研究涉及圍巖參數(shù)的選取、中夾巖柱支護結構設計及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等。在確定隧道圍巖力學參數(shù)方面,李耘宇等[5]考慮小凈距隧道先后行洞開挖之間的相互影響效應,推導得到淺埋小凈距
鐵道建筑技術 2022年5期2022-06-02
- 公路隧道下穿施工對既有隧道的影響
覆土厚度、隧道間凈距及土體強度條件下對既有隧道沉降變形的影響;嚴鵬飛等[2]利用ABAQUS軟件建立隧道三維模型,通過現(xiàn)場實測數(shù)據(jù)和數(shù)值模擬探討了不同埋深隧道對地表沉降的影響,得出隨著隧道埋深和沉降槽寬度的不斷增大,在隧道開挖中影響周圍土體范圍增大,表現(xiàn)出拱頂?shù)乇沓两迪仍龃蠛鬁p??;張青等[3]利用ABQUS建立近距離小角度斜隧道三維的有限元計算模型,研究下穿隧道施工對既有隧道穩(wěn)定性的問題,通過數(shù)值模擬分析和現(xiàn)場監(jiān)測的數(shù)據(jù)對比,在既有隧道豎向位移、水平位移及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22年4期2022-02-07
- 服役期迷流影響下不同凈距地鐵雙洞的電位分布特性
道雙洞之間的合理凈距時,大多只關注雙洞應力場的相互影響,較少關注雙洞滲流場的相互影響,幾乎沒有考慮雙洞電場的相互影響[2~9].鑒于此,本文以采用盾構法修建的相鄰雙洞水平平行布置的某段地鐵隧道為原型,針對8 種不同的雙洞凈距,研究服役期迷流影響下地鐵雙洞的電位分布特性.這不僅對于確定迷流的危害程度與防護措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也可為確定地鐵隧道雙洞之間的合理凈距提供有益的參考.由于要考慮相鄰雙洞電場在三維空間上的相互影響,解析計算很難達到目的,開展試驗的代
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4期2021-12-28
- 不同凈距雙洞隧道上下臺階法同時開挖數(shù)值模擬分析
洪星架為研究不同凈距雙洞隧道在上下臺階法同時開挖下的圍巖變形、受力及支護受力情況,文章基于Midas/GTS軟件平臺對10 m、14 m、18 m、22 m凈距雙洞隧道進行了數(shù)值模擬分析。結果表明:(1)隧道中巖墻一側拱腰水平位移相比左側拱腰大,拱頂處、仰拱處水平位移較小,且隨著凈距變化其值基本保持不變;(2)隧道拱頂及仰拱位置處圍巖豎向位移較大,拱腰處較小,隨著隧道凈距增大各部位豎向位移均減小;(3)隨著隧道凈距的增大拱頂及仰拱處的水平應力及豎向應力逐漸
西部交通科技 2021年7期2021-11-02
- 復合型互通立交方案研究
復合式互通立交;凈距;輔助車道;交織段0 前言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對交通出行需求的不斷增強,高速路建設中對于互通立交的設置密度也在不斷提高。同時,在高速公路網(wǎng)的不斷加密過程中,樞紐互通立交與服務型互通立交距離過近的情況也普遍出現(xiàn)。本文將借助作者曾參與的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方案研究,對樞紐互通立交與服務型互通立交設置間距過近的情況進行淺析。1 方案研究 某高速公路為新建項目,終點與A、B兩高速連接,并對原A、B兩高速間的樞紐互通進行改建。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1年1期2021-09-10
- 高速公路中分帶視距與平曲線半徑關系的研究
車視距所需要的橫凈距。左轉方向駕駛人員視線被中分帶護欄、防眩板或植物防護等設施阻擋,視線透視性較差,存在停車視距不足的問題。1 停車視距與橫凈距計算停車視距與駕駛員視線如圖1所示。圖1 停車視距與駕駛員視線1.1 停車視距的計算根據(jù)《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G D20—2017)[1],停車視距為:式中:f——縱向摩阻系數(shù),依車速及路面而定;t——駕駛者反應時間,判斷時間1.5 s,運行時間1 s。計算停車視距與設計速度關系如表1所示。表1 停車視距與設計
智能城市 2021年14期2021-08-14
- 不同凈距雙螺旋公路隧道襯砌動力響應分析
半徑為800m,凈距分別為10m、20m、30m和40m的雙螺旋隧道在爆破荷載作用下的動力學特性進行研究,不同凈距螺旋展線隧道模型,如圖1所示。圖1 不同凈距螺旋展線隧道模型圖(二)計算參數(shù)確定計算模型的本構采用摩爾-庫倫本構,在巖土工程的數(shù)值模擬中,該本構模型是最貼近真實土體的本構之一,廣泛應用于各類巖土工程,模擬結果較符合實際情況。金家莊雙螺旋隧道中Ⅳ級圍巖占73.33%,故模型的圍巖材料選?、艏墖鷰r的相應參數(shù),隧道二次襯砌在設計中僅作為安全儲備,故與
中國公路 2021年11期2021-08-06
- 鄰域基坑開挖卸荷對既有隧道位移影響規(guī)律研究
、隧道與基坑水平凈距和豎向凈距4 個因素對于基坑開挖卸荷引起隧道位移的影響規(guī)律。表2-1 隧道側方鄰域基坑工程實例注:①豎向凈距為“隧道拱頂埋深-基坑底部埋深”,所以負值表示隧道拱頂在基坑底部以上位置;②水平位移正值表示隧道向基坑方向移動;③豎向位移正值表示隧道隆起,負值表示隧道沉降。2 不同基坑開挖卸荷因素對既有隧道位移影響規(guī)律分析2.1 基坑開挖面積對隧道位移的影響根據(jù)表1,隧道水平位移xd 的數(shù)據(jù)主要集中在基坑開挖面積A<20000 m2,xd<6
四川水泥 2021年6期2021-06-27
- 淺埋并行大斷面隧道群合理凈距研究
展線等因素使得小凈距隧道群洞由此應運而生[1]。根據(jù)JTJ 026-90《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一般可將凈距小于1.5倍洞徑或凈距介于分離式隧道和連拱隧道之間的隧道視為小凈距隧道[2-5]。相較于分離式隧道,小凈距隧道中巖柱較為薄弱,且相鄰洞室間相互影響較大,選擇合理凈距可確保在不采取過多加固措施的情況確保隧道圍巖的穩(wěn)定性。有鑒于此,國內學者對不同凈距對隧道圍巖-支護體系的影響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孫闖等[6]通過FLAC3D軟件分別對不同施工方案小凈距隧道開挖
四川建筑 2021年2期2021-06-04
- 小凈距隧道中夾巖柱應力、應變特性及合理凈距數(shù)值模擬分析
隧道不得不采用小凈距隧道等特殊結構形式。然而影響小凈距隧道穩(wěn)定的因素眾多,如工程地質、水文條件、施工方法、開挖順序,以及加固方式等,為保證其施工質量與安全,合理設計隧道左右線間距,選擇小凈距隧道的施工方法及控制施工過程中關鍵點的應力、應變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有必要研究控制小凈距隧道圍巖穩(wěn)定的規(guī)律為隧道的設計提供理論基礎、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技術支持。本文結合宜都至來鳳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項目,采用FLAC3D數(shù)值模擬分析不同凈距下該隧道中夾巖柱應力、應變特性,
交通科技 2021年2期2021-04-29
- 亞吉鐵路牽引變電所進線相關電氣參數(shù)的研究
中查詢到電氣安全凈距等相關參數(shù)。因此,在牽引變電所電氣工程設計過程中,需參考電力工程設計手冊及IEC 相關標準重新計算并校驗電氣安全凈距和導線相間距等參數(shù)。1 電氣安全凈距參數(shù)及計算常用的電氣安全凈距參數(shù)如表1 所示。表1 常用電氣安全凈距參數(shù)及適用范圍1.1 B.1及B2值的確定B1和B2值的確定如式(1)、式(2)所示。以上兩式中,B1值主要是指帶電部分對柵欄和運輸設備的外廓至無遮攔帶電部分之間的安全凈距。一般運行人員手臂誤入柵欄時的臂長不大于750
電氣化鐵道 2021年1期2021-03-29
- 公路中央分隔帶曲線外側行車道停車視距分析與對策
落臺,彎道內側橫凈距一般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而中央分隔帶外側車道由于護欄和防眩設施的阻擋,停車視距一般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文章以蘭溪市330國道改建工程為例,分析中央分隔帶曲線外側車道停車視距和橫凈距,并針對停車視距的不足提出解決方案。1 項目概況此項目為330國道蘭溪永昌至建德交界段改建工程,主線按照雙向四車道一級干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為100km/h,路基寬度為26m。項目終點段位于諸葛鎮(zhèn),部分為利用游埠連接線進行改建,部分為新建段。為充分利用現(xiàn)狀道路資源、避
工程技術研究 2021年4期2021-03-12
- 陡傾結構面下小凈距隧道開挖中間巖體受力分析
及用地的限制,小凈距隧道被采用的越來越多。山區(qū)地帶在地殼運動及地應力的長期作用下,常存在復雜結構面切割地層的情況,結構面是隧道施工中的難題之一。結構面的存在導致圍巖完整性差,影響圍巖的工作性能,隧道開挖時還可能出現(xiàn)楔形體,導致嚴重事故。目前,在小凈距隧道研究中,對存在多組結構面下小凈距隧道施工中間巖體受力特性研究的文獻尚少。中間巖體在小凈距隧道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其進行受力分析十分必要。本文依托貴州某隧道工程,采用有限元軟件模擬了陡傾結構面存在情
中國公路 2021年3期2021-03-05
- 立體交叉隧道地震動力響應分析
立體交叉隧道不同凈距對立體交叉隧道地震反應的影響程度,本例取凈距為0.5D、1.0D、1.5D、2.0D(D 為最大洞徑)4 種不同工況進行地震作用下正交立體交叉隧道地震動力響應分析。下面僅列出1.5D 模型如圖2。3 立體正交隧道不同凈距X 方向激震計算結果與分析圖2 立體正交隧道1.5D 凈距計算模型本節(jié)采用峰值加速度為0.32 g 時程曲線, 從模型底部開始沿X 方向一致激震,進行動力響應分析。 主要分析襯砌關鍵部位(拱頂、拱底、兩側拱腰及2 條45
福建交通科技 2020年6期2021-01-22
- 某水電站泄洪洞和引水隧洞并行段最小凈距研究
的是針對不同隧洞凈距條件下的圍巖應力位移影響模擬計算,獲得最佳泄洪洞和輸水洞凈距。顯然,影響隧道凈距的因素較多,圍巖條件、埋深條件以及開挖和支護方法均會產(chǎn)生比較顯著的影響?;诖?,本次研究以背景工程地質環(huán)境條件和相關工程設計為基礎,保持其余因素不變,分別建立凈距為隧洞直徑0.5倍、1倍、1.5倍、2倍、2.5倍、3倍等六種不同凈距的有限元模型,通過凈距對隧洞位移和應力的影響模擬,獲得最佳凈距值。由于泄洪洞和引水洞的直徑均為4.2m,計算上述六個凈距值并取整
水利技術監(jiān)督 2021年1期2021-01-21
- 考慮施工爆破振動影響的小凈距隧道設計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
件越來越復雜。小凈距隧道由于其地形適應能力強、利于橋隧銜接、提高線形標準等優(yōu)勢,其具有較好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在山區(qū)高速公路設計施工中逐步得到推廣。然而,由于小凈距隧道的先、后行洞在施工過程中對中巖柱產(chǎn)生多次力學影響,尤其是在軟弱圍巖地段,受施工爆破振動的影響,中巖柱的穩(wěn)定性較低,嚴重威脅施工安全,影響施工進度。目前,學者們針對小凈距隧道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李桂江[1]利用理論分析、數(shù)值模擬手段深入研究了淺埋偏壓小凈距隧道在不同凈
山西交通科技 2020年4期2020-09-30
- 關于公路停車視距橫凈距計算公式修正的探討
41)停車視距橫凈距是指道路平曲線段(彎道)內側,駕駛者對前方障礙物的視線(成直線)與沿車道的視線(成弧線)之間的最大橫向間距,是駕駛員為保證前方視距而對應的橫向凈空范圍。在該視野范圍內,影響視線的全部障礙物應予以清除,包括平曲線段內側的樹木和建筑物等;遇有挖方邊坡阻礙視線時,則應按橫凈距計算值和視線高開挖視距臺,以滿足道路視距需要,保證行車安全。目前,最大橫凈距的確定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繪制視距包絡圖,由該圖量取橫凈距,確定邊坡或障礙物清除范圍;另一種
公路與汽運 2020年4期2020-08-10
- 城市淺埋小凈距隧道合理凈距研究
610045)小凈距隧道是指兩隧道之間夾巖的最小寬度小于分離式隧道最小凈距值,該最小凈距與圍巖等級有關[1]。與分離式隧道不同,小凈距隧道中某一洞室的開挖都將改變另一洞室附近的應力場,即雙洞施工存在相互影響[2]。在一般情況下,這種影響處于都較低水平,只有當凈距小于某特定值后,這種影響才會迅速增大,使圍巖的穩(wěn)定性大幅降低,給施工過程帶來巨大風險,通常將該特定值稱為合理凈距。圍繞小凈距隧道的合理凈距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3-6],但這些研究都是將開挖后的支護效
四川建筑 2020年1期2020-07-21
- 橫琴隧道主洞與匝道施工相互影響研究*
展要求,大斷面小凈距隧道建設越來越多,洞內分叉隧道結構形式日漸增多。由于這類低扁平率隧道結構形式的特殊性,其雙洞施工相互影響較大。針對大斷面小凈距隧道,龔建伍、夏才初等通過理論分析、數(shù)值模擬和現(xiàn)場監(jiān)控量測,對大斷面小凈距隧道設計施工若干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和普氏圍巖壓力理論,提出了大斷面小凈距公路隧道圍巖壓力與荷載分析模式,指出了施工開挖對圍巖變形和穩(wěn)定性影響的時空效應及影響范圍,提出了大斷面小凈距隧道施工的合理凈距取值的判斷準則,在最小合理
公路與汽運 2020年2期2020-06-05
- 弱節(jié)理小凈距隧道合理凈距及圍巖穩(wěn)定性研究
建設迅速發(fā)展,小凈距公路隧道因經(jīng)濟、社會和環(huán)境效益顯著,逐漸成為山區(qū)狹窄地形條件下修建隧道的主要結構形式之一。在弱節(jié)理復雜地質條件下對小凈距隧道進行設計、施工及安全穩(wěn)定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1-2]。在弱節(jié)理小凈距隧道研究中,關鍵科學問題是合理確定弱節(jié)理圍巖的力學參數(shù),提出準確的計算分析方法并采取可行的支護和加固措施。針對以上問題,國內外學者已經(jīng)開展了系列研究。孫闖等[3]采用超前地質預報和圍巖評級系統(tǒng)相結合的方法,合理確定了隧道節(jié)理巖體的GSI
公路交通科技 2020年5期2020-06-03
- 八達嶺長城站小凈距三洞隧道中巖柱受力特性與支護優(yōu)化研究
)0 引言深埋小凈距三洞隧道是高速鐵路隧道中出現(xiàn)的新型結構形式,由于其中巖柱寬度小且需要承受較大荷載,因此在隧道施工擾動作用下,中巖柱內部應力極容易達到圍巖強度而屈服。因此,有必要對小凈距三洞隧道的中巖柱受力特性和不同支護參數(shù)對中巖柱的支護效果影響進行研究。目前,國內學者針對小凈距隧道中巖柱力學特性等相關問題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應國剛等[1]基于預留支護假設研究巖柱厚度、隧道半徑對中巖柱豎向應力分布的影響,發(fā)現(xiàn)巖柱厚度越小、隧道半徑越大,中巖柱內的最大豎向應
隧道建設(中英文) 2019年12期2020-01-01
- 復雜斷面上下重疊隧道的安全凈距研究
)1 工程概況小凈距雙線隧道在城市地鐵中非常常見,隧道間的相互影響和安全凈距方面開展的研究較多。例如,李強和曾德順通過研究新建隧道垂直下穿既有隧道的施工過程,得知新建隧道對既有隧道在到達前、經(jīng)過時和通過后的影響是先増大,后減小到穩(wěn)定的過程[1]。孫鈞和劉洪洲采用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了上海明珠線二期工程上、下行線盾構交疊區(qū)間隧道近接施工過程中(先下后上)的地表沉降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2]。張志強和何川等綜合采用現(xiàn)場試驗、模型試驗與數(shù)值模擬研究了南京地鐵平行近接盾構
四川建筑 2019年6期2019-07-20
- 軟弱圍巖淺埋小凈距隧道合理凈距影響因素探討
程學院)當前,小凈距隧道成為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中常見的結構形式,其上下行導洞開挖對圍巖穩(wěn)定的影響成為重要的研究內容。近年來,小凈距隧道施工關鍵技術一直得到較多學者的研究,針對小凈距隧道合理凈距的討論也有比較多的成果,研究者們大多通過數(shù)值模擬分析中間巖柱塑性區(qū)的方法來確定合理凈距,有研究者采用屈服接近度、中間巖柱應力應變等方法來確定合理凈距,也有學者嘗試推導簡化的解析解?,F(xiàn)行隧道設計規(guī)范中以隧道跨度和圍巖等級兩個因素來界定小凈距隧道與分離式隧道,考慮的因素較
中外公路 2019年3期2019-04-16
- 基于ANSYS的長距離小凈距重疊盾構隧道施工模擬研究
道建設中,由于小凈距隧道凈距小,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受中夾巖柱穩(wěn)定的影響較大,選擇合理的凈距,可以有效的加固中夾巖柱保證其穩(wěn)定性。因為影響小凈距隧道合理凈距的因素較多,通過數(shù)值計算法可以將圍巖的應力、變形、塑性區(qū)分布等情況精確的計算出來,通過有限元模擬和強度折減原理二者的有效結合,并根據(jù)不同凈距中安全系數(shù)的突變,從而科學的確定小凈距隧道的合理凈距。1 有限元計算方法1.1彈塑性破壞準則。文章按照彈塑性材料考慮并模擬中巖體,利用巖土工程中經(jīng)常使用的D—P屈服準則,
新商務周刊 2018年3期2018-12-08
- 軟巖大變形隧道小凈距段變形及受力分析
軟巖大變形隧道小凈距段變形及受力特性尤為重要。文章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軟巖地質環(huán)境下的隧道小凈距段的變形與受力特性。1 小凈距隧道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分析國內公路建設的現(xiàn)狀能夠得出,現(xiàn)今道路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就是中西部區(qū)域的道路建設。而中西部區(qū)域的地形及地質環(huán)境具備顯著的復雜性及特殊性,鑒于此,在隧道項目施工中一定要重視軟巖大變形隧道項目中小凈距隧道施工工藝的實際運用。在軟巖大變形隧道項目的實際施工中,受力強度、施工材料及支護架構的形式等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
四川水泥 2018年5期2018-06-01
- 地鐵小凈距隧道凈距影響分析模型試驗
筑的影響,盾構小凈距地鐵隧道不斷增多。小凈距隧道間相互影響復雜,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田志宇[1]以都汶公路董家山隧道小凈距段為依托,對小凈距隧道最小合理凈距進行了研究。馮義[2]通過模型試驗和數(shù)值分析手段,對大跨度小凈距隧道隨凈距改變的圍巖和襯砌破壞的特征影響進行了研究。程芳卉[3]綜合模型試驗、現(xiàn)場試驗及數(shù)值模擬手段,研究了凈距變化對襯砌結構的影響。姜汶泉[4]研究認為小凈距隧道的“合理”凈距是一個動態(tài)范圍值。姚勇[5]通過模型試驗對小凈距隧道
四川建筑 2018年2期2018-05-09
- 城鎮(zhèn)排水管道電視檢測管道評估若干問題的探討
量;n1——縱向凈距大于1.5m的缺陷數(shù)量;n2——縱向凈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缺陷數(shù)量;Pi1——縱向凈距大于1.5m的缺陷分值;Pi2——縱向凈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的缺陷分值;α——結構性缺陷影響系數(shù),與缺陷間距有關。當缺陷的縱向凈距大于1.0m且不大于1.5m時,α=1.1。(2)當管段存在結構性缺陷時,結構性缺陷密度應按下式計算:式中:SM——管段結構性缺陷密度;L——管段長度(m);Li1——縱向凈距大于1.5m的結構性缺陷長
建材與裝飾 2018年52期2018-03-26
- 凈距變化時的大偏壓隧道施工力學特性研究
性與分離式隧道的凈距要求,小凈距隧道應運而生并得到廣泛應用[2]。因小凈距隧道結構型式特殊,在偏壓復雜的地形或地質條件下施工難度較大[3]?;诖?,筆者運用ABAQUS有限元軟件,對大偏壓小凈距隧道在凈距變化時的受力與變形進行數(shù)值分析,得出結果可為同類隧道工程的施工提供參考與借鑒。1 計算模型與工況設計本文數(shù)值模擬計算采用ABAQUS軟件建立數(shù)值分析模型[4],圖1為地層模擬范圍,橫向距隧道中心的距離均取為45 m,模型兩側邊界施加法向約束,模型下邊界施加
湖南交通科技 2017年4期2018-01-23
- 西安地鐵雙線平行盾構隧道凈距優(yōu)化
雙線平行盾構隧道凈距優(yōu)化張 婷1,周 慧2,賴金星2,汪 珂3,馮志華2(1.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現(xiàn)代制造產(chǎn)業(yè)系,廣東廣州 510220;2.長安大學公路學院,陜西西安 710064;3.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043)為了探究雙線平行盾構下穿古建筑時的合理凈距取值,依托西安地鐵4號線區(qū)間雙線盾構下穿和平門城墻及護城河工程,通過建立三維彈塑性模型,對雙線隧道在不同凈距工況下地表沉降、圍巖塑性應變及管片變形等規(guī)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雙線
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 2017年10期2017-11-30
- 小凈距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數(shù)值模擬分析
300350)小凈距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數(shù)值模擬分析杜 飛(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50)鑒于小凈距隧道的特點,研究圍巖穩(wěn)定性的影響因素。以石家莊至冀晉界曹家莊公路曹家莊小凈距隧道為研究背景依托,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模擬不同的凈距、埋深、施工順序等影響因素條件下,小凈距隧道的圍巖影響程度,得出有用結論,為類似工程做參考。小凈距隧道; 有限差分法; 穩(wěn)定性1 概述圍巖失穩(wěn)模式和影響穩(wěn)定性的主要因素是高速公路小凈距隧道修建過程中的關鍵
四川建筑 2017年1期2017-03-13
- 對稱基本型平曲線橫凈距精確計算的新算法研究
稱基本型平曲線橫凈距精確計算的新算法研究馮陽飛(東北大學 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結構工程研究所實驗室, 遼寧 沈陽 110006)對對稱基本型平曲線橫凈距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利用對稱基本型平曲線屬于凸型曲線的特點、應用視點連線斜率快速準確地尋找計算點位置的新的橫凈距簡化計算方法,可對平曲線上任一點位進行較精確橫凈距的計算。應用VB6編制了計算程序,可精確計算該型曲線任意位置時的最大橫凈距。橫凈距; 視點軌跡線; 緩和曲線; 坐標系統(tǒng); 斜率公路對稱基
公路工程 2016年6期2017-01-12
- 施工順序對淺埋偏壓小凈距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影響的分析?
順序對淺埋偏壓小凈距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影響的分析?凌同華1,謝偉華1,周凱1,何瀚1,李潔2(1.長沙理工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湖南長沙 410004;2.新余學院建筑工程學院,江西新余 338000)為深入分析小凈距隧道圍巖在不同施工順序下的穩(wěn)定性,以浙江省蒼南縣藻溪隧道為工程背景,運用FLAC3D進行模擬計算。隧道深埋側采用預留核心土法、淺埋側采用單側壁導坑法開挖施工,針對不同隧道凈距的淺埋偏壓小凈距隧道,對采用“深—淺”和“淺—深”兩種施工順序下圍巖位移變
公路與汽運 2016年4期2016-09-14
- 新建隧道施工對既有運營隧道的力學影響分析
與既有隧道之間的凈距增大,新建隧道開挖對既有隧道的影響逐漸減小,當凈距超過20m時,新建隧道的開挖引起襯砌位移、受力變化相對較小,既有隧道結構處于安全狀態(tài)。據(jù)此判別杭金衢高速公路新嶺隧道凈距設計是科學合理的。新建隧道;既有隧道;凈距;影響1 概述在現(xiàn)代公路、鐵路工程的隧道建設中,分離式隧道因力學機理簡單明確、施工技術十分成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JTG-D70-2004)中規(guī)定了分離式隧道的最小凈距,一般情況可按表1確定[1]。表1 分離式獨
西部探礦工程 2015年11期2015-12-19
- 某淺埋大跨隧道小凈距段中隔墻厚度優(yōu)化研究
越來越多地選擇小凈距隧道的結構形式。小凈距隧道相對于連拱隧道,施工工藝簡單、工程造價節(jié)??;相對于普通分離式隧道,可增加路線布線的自由度、減小分離式路基的規(guī)模、減少隧道洞口的開挖工程量及有利于環(huán)保。因此,小凈距隧道對提高交通運輸效率、保護與利用自然環(huán)境、加快經(jīng)濟建設發(fā)展等均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小凈距隧道是繼分離式隧道、連拱隧道后出現(xiàn)的一種適應性較強的新型隧道形式,我國已有一定的成功經(jīng)驗,表現(xiàn)出其良好的安全、經(jīng)濟和實用性。根據(jù)國內外成果,確定小凈距隧道最小安全凈
安徽建筑 2015年4期2015-11-26
- 淺埋偏壓小凈距隧道合理凈距的研究★
710018)小凈距隧道在現(xiàn)有工程實際中應用廣泛,擁有適應性強而且造價較低等諸多優(yōu)勢。然而其出口段的特殊淺埋偏壓情況使其較易發(fā)生安全事故。因此,對于淺埋偏壓下凈距隧道的穩(wěn)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尤其是其凈距大小,由于一般小于其圍巖代表級別確定的兩洞最小凈距,中夾巖厚度較小,隧道中夾巖的穩(wěn)定性直接關系到隧道整體的穩(wěn)定性。因此,對合理凈距的研究關系到影響隧道穩(wěn)定性的主要因素及規(guī)律。采用現(xiàn)有的數(shù)值計算方法,結合安全系數(shù)的概念,通過對不同凈距經(jīng)多次強度折減后分
山西建筑 2015年20期2015-11-18
- 對高速公路小凈距隧道合理凈距的探討
7)對高速公路小凈距隧道合理凈距的探討符 進(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510507)使用數(shù)值分析手段,對不同凈距未支護條件下小凈距隧道的受力狀況、變形、圍巖塑性區(qū)進行了仔細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到:當兩隧道的凈距小于B(B為毛洞開挖寬度)時,在兩隧道中巖墻較大范圍內將產(chǎn)生塑性區(qū),且位移量明顯大于單洞狀態(tài)。中巖墻部位產(chǎn)生了明顯的應力疊加現(xiàn)象,處于很不利的受力狀態(tài),中巖墻需進行特殊加固處理。而當凈距提高到1B及以上的時候,塑性區(qū)的產(chǎn)生范圍基本接近單洞狀態(tài),所
四川水泥 2015年11期2015-07-10
- 爆破震動條件下小凈距隧道合理凈距研究
地區(qū)邁進,由于小凈距隧道能夠更好地適應山區(qū)的地形地貌,因此小凈距隧道修建規(guī)模越來越大,但其在修建過程中多次擾動圍巖,其圍巖應力多次重分布,且小凈距隧道結構受力體系復雜,極易引起隧道局部塌方、變形、基地失穩(wěn)等病害。目前,國內外學者針對小凈距隧道的施工技術已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祁寒[1]等人利用有限差分軟件FLAC3D對15種工況下淺埋偏壓小凈距隧道開挖進行了模擬,對均質硬巖、均質軟巖和豎向半軟半硬巖中不同凈距隧道的拱頂沉降、中巖墻的水平位移、中巖墻最大主應
山西交通科技 2015年6期2015-01-14
- 盾構隧道近接淺埋式矩形隧道合理凈距的研究
可避免的出現(xiàn)了小凈距重疊隧道的情況。隧道開挖使圍巖受到擾動,繼而波及附近圍巖,當隧道之間距離很接近時,附近的圍巖又會對已建成隧道造成影響,這使得土體力學行為變得極為復雜。因此,對小凈距隧道的研究變得極為重要。國內外已經(jīng)對該類工程進行了相關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如王明年等人[1]以紅嶺中路-老街-曬布段區(qū)間重疊隧道為背景,對34種工況進行模擬分析后,對小凈距重疊隧道重疊段近接分區(qū)進行研究,為重疊段區(qū)間隧道的設計與施工提供了理論支撐;李朋等人[2]對武漢地鐵
鐵道標準設計 2014年1期2014-11-27
- 基于Hoek-Brown準則的小凈距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數(shù)值模擬分析
道形式,這就是小凈距隧道[1-4].設計中對最小凈距條件及圍巖穩(wěn)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小凈距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研究方面,韓同春等[5]針對雷公浦小凈距隧道后行左洞洞口段具有半硬巖層半軟巖層的特點,在開挖過程中,按照新奧法對隧道地表沉降、拱頂下沉、水平收斂、中間巖柱的位移、錨桿軸力、圍巖壓力和鋼拱架應力等項目進行監(jiān)測;林從謀等[6]研究了高速公路擴建大斷面特小凈距隧道爆破穩(wěn)定控制技術;K.WLo[7]等作了多隧道相互影響的現(xiàn)場量測;唐儀興[8]等對京珠國道沿線近
沈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2期2014-04-27
- 大斷面小凈距隧道圍巖力學特性分析
始出現(xiàn)了大斷面小凈距隧道(三車道及三車道以上的小凈距隧道)。對大跨度小凈距隧道的研究目前較少,現(xiàn)結合劉家峪大斷面小凈距隧道對其施工方法及技術進行分析。1 大斷面小凈距隧道的特點1)小凈距。大斷面小凈距隧道中,洞室之間的間距小,洞室開挖會相互影響,大斷面小凈距隧道開挖過程中所受到的應力較一般隧道更為復雜。2)大斷面。隧道斷面積增大,扁平率低(隧道開挖高度與其開挖寬度之比),一般都是三車道及三車道以上的隧道。這種扁平結構隧道開挖后應力重分布,致使圍巖和襯砌結構
山西建筑 2013年24期2013-11-09
- 電氣安全凈距計算方法的對比分析
電裝置的最小安全凈距A,A包括相地最小安全凈距A1和相間最小安全凈距A2[1]。標準中指出:220 kV及以下配電裝置的A值采用慣用法確定,330 kV及以上配電裝置的A值采用統(tǒng)計法確定,但標準中并未給出A值的計算方法。本文通過對比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探討電氣最小安全凈距A和最小電氣安全距離DU的關系,從而得到電氣安全凈距的計算方法。1 國標與IEC標準最小電氣安全距離計算方法比較GB/T 19185—2008《交流線路帶電作業(yè)安全距離計算方法》給出最小安
綜合智慧能源 2013年3期2013-10-19
- 非對稱小凈距隧道合理施工方法和工序分析
519030)小凈距隧道是空間近距離雙線隧道在同一參考平面的布置形式之一,其結構介于雙洞分離式隧道和連拱隧道之間,并行雙洞斷面大小不一即是非對稱小凈距隧道。小凈距隧道的界定至今沒有統(tǒng)一明確的標準,日本鐵道技術學會于20世紀70年代初發(fā)表了《關于平行隧道研究的報告》,認為平行隧道的中心距在可以把地層看作完全彈性體時,約為開挖寬度的2倍,而在粘土等軟地層中,則為開挖寬度的5倍,并且規(guī)定平行公路隧道的中心距為30m(約為開挖寬度的3倍),國鐵單線隧道的標準凈距是
山西建筑 2013年29期2013-08-20
- 擴建小凈距公路隧道施工力學分析
現(xiàn)了許多大跨度小凈距隧道,且存在著隧道邊施工邊通車的現(xiàn)象。圍巖的應力場在原隧道開挖過程中已受到多次擾動,而擴建大斷面隧道的開挖將對圍巖進行再次擾動,圍巖多次擾動的疊加[2-3],使其強度變低、完整性和自穩(wěn)能力變差[4],這對擴建隧道的施工將造成很大的困難。小凈距隧道也成了近幾年隧道工程中研究的熱點之一,研究內容主要涉及不同情況下的合理凈距[5-8]。以渝州隧道為工程背景,通過二維有限元模型對不同凈距下擴挖隧道的圍巖、錨桿以及初期支護的力學特征進行了分析,以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2期2012-06-29
- 三孔小凈距隧道群極限狀態(tài)下圍巖破壞特征研究
楊小禮?三孔小凈距隧道群極限狀態(tài)下圍巖破壞特征研究陳 鵬, 吳 賁, 楊小禮(中南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75)平行三孔大斷面小凈距隧道開挖時, 圍巖應力場經(jīng)過多次擾動疊加發(fā)生重分布, 不再是單個隧道的簡單疊加. 利用強度儲備法求得極限狀態(tài)下的隧道圍巖各點的安全系數(shù), 繪出開挖斷面附近圍巖的點安全系數(shù)分布圖, 并對不同凈距與埋深對圍巖極限狀態(tài)的破壞特點進行研究. 結果表明: 隨著凈距的增大, 洞周達到強度極限的圍巖范圍增大, 圍巖自身
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年1期2012-05-09
- 高速公路小半徑圓曲線停車視距分析
者對行車道外側橫凈距要求較為嚴格,當行車道外側的建筑物、樹木、路塹邊坡等在行車視距以內阻礙了視線,則采取加寬路基、清除邊坡、開挖視距臺等方式處理,保證路線有足夠的橫向凈距。但在高速公路設計中,往往對視距的考慮不夠全面。高速公路行車道的右側由于設置了硬路肩、土路肩、邊溝和碎落臺等,公路橫向凈距至少在4.0 m以上,一般不會因障礙物侵入凈空而阻隔視線,可以滿足對應設計車速下停車視距要求,而行車道內側的橫向凈距要求往往被設計者忽視。如圓曲線半徑選用過小,會使橫凈
山西建筑 2010年10期2010-07-30
- 小凈距公路隧道的研究現(xiàn)狀
間設計的很小,小凈距隧道作為特殊地形條件下解決公路隧道布線很有效的結構方式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其施工工藝和普通雙洞隧道相似,造價又比連拱隧道低,且利于防排水控制。本文以在建或已建工程為背景,總結了小凈距隧道在建設中的若干關鍵問題,其中包括合理凈距,圍巖壓力,中夾巖加固及爆破控制。1 小凈距公路隧道的合理凈距我國的研究人員針對不同圍巖級別、不同埋深等方面對小凈距的合理取值進行了探討,其結果如表1所示。表中1為劉偉依托京福高速公路的小凈距隧道,對考慮支護狀態(tài)下的
山西建筑 2010年22期201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