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2期
刊物介紹
《文山學院學報》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云南省教育廳主管、文山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大16 開本,每期120 頁,雙月底出版,國內外公開發(fā)行。該刊嚴格遵循辦刊宗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刊發(f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學科的學術論文。同時,以“深耕本土鍥而不舍”為辦刊理念,突出學術性、師范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積極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為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服務。《文山學院學報》現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CSTJ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文電子期刊服務資料庫(CEPS)”等數據庫收錄期刊,擁有數字機構用戶4506 個,分布在18 個國家和地區(qū),個人讀者分布在13 個國家和地區(qū)。 該刊主要欄目:地方•民族文化研究(2009 年獲云南省優(yōu)秀期刊“優(yōu)秀欄目獎”)、壯劇研究、邊疆史地研究、文學•語言研究、理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基礎教育研究、區(qū)域經濟研究、生物資源開發(fā)研究(2012 年獲云南省優(yōu)秀期刊“優(yōu)秀欄目獎”)、數學研究、物理學研究、計算機信息與電子科學、體育研究等。
文山學院學報
- 云南壯劇研究者的文化自覺行為及方式研究
- 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是“非遺”傳承的內在動力——以云南壯劇為例
- 簡述富寧土戲部分文物
- 17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的云南社會經濟與飲食習俗
- 雞卜的社會功能及《雞卜經》的科研價值——壯族雞卜研究之五
- 淺析彝族傳統(tǒng)舞蹈《頂燈跳弦》的繼承與發(fā)展
- 論漢式命名文化在云南少數民族中的傳播及影響
- 云南建水張家花園建造史
- 馬關縣南撈鄉(xiāng)那往村原始造紙工藝調查
- 試論秦漢至唐時期封建王朝的治邊方略
- 環(huán)境史視野下的明清云南人—虎關系研究
- 民國時期自然災害對云南農村經濟的影響
- 古代云南文山地區(qū)與越南關系述論
- 云南編年史之力作——評述《新纂云南通志·大事記》
- 楚圖南抗戰(zhàn)文藝思想簡論
- 不屈的靈魂
- 清初流放貶謫詩與文人心態(tài)
- 西南官話中古泥來母的今讀類型與演變層次
- 文山方言“先”的語音變異淺析
- 越南留學生漢字書寫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以文山學院太原大學留學生為例
- 控制“自然”與控制“人”——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產生的內在邏輯研究
- 網絡傳媒對公共權力的制約監(jiān)督
- 關于大學生道德失范問題的思考
- 當代美國家長參與幼兒教育的現狀與啟示
- 邊疆民族地區(qū)學前教育的現狀與思考——以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為例
- 文山學院教師林遠高“影瓦”藝術作品選
- 鄧家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