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月霖
十一月一日,是阿爾及利亞革命九周年紀念日,也是阿爾及利亞獨立后的第二個國慶日。全世界一切革命人民,都同聲慶賀阿爾及利亞人民在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斗爭中獲得的偉大勝利。
阿爾及利亞地處非洲北部,北靠地中海,南邊是撒哈拉大沙漠,面積有二百二十萬余平方公里,相當于法國的四倍多。人口約一千二百萬,絕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和柏伯爾人,還有一小部分歐洲人。
阿爾及利亞是個物產(chǎn)富饒的國家,北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盛產(chǎn)葡萄、柑桔、大麥、小麥、棉花等農(nóng)作物,還有茂密的連綿的大森林。南部的一望無際的撒哈拉大沙漠,蘊藏著品種繁多的珍貴礦藏。它的石油蘊藏量占資本主義世界的六分之一。天然煤氣據(jù)估計有八千至一萬億立方米,每年可生產(chǎn)約相當于二億噸煤的能量。此外,地下還蘊藏著鐵、鈾、銅、鉛、錳、鋅等金屬。
1830年,法國殖民主義者發(fā)動了對阿爾及利亞的殖民戰(zhàn)爭,用武力占領了阿爾及利亞。從此,阿爾及利亞就成為殖民主義者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和攫取利潤的殖民地。
自從法國殖民主義者侵入阿爾及利亞以后,阿爾及利亞人民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反抗外來侵略者的戰(zhàn)斗。1832年,由阿卜杜拉·卡德爾酋長領導的反法武裝起義曾經(jīng)堅持達十五年之久,造成法國殖民軍隊很大的傷亡,在阿爾及利亞人民的反帝斗爭史上揭開了光輝的一頁。此后,人民的反法武裝斗爭,盡管不斷地遭到殘酷的鎮(zhèn)壓,還是此伏彼起,不斷掀起新的斗爭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法國殖民主義者為了動員阿爾及利亞人民同法西斯德國作戰(zhàn),曾經(jīng)作出了同意阿爾及利亞民族在戰(zhàn)后獨立的諾言。但是,戰(zhàn)爭結束后,法國殖民主義者背信棄義地在君士坦丁省發(fā)動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使四萬名阿爾及利亞人喪失了生命。這個血腥慘案,對于革命的阿爾及利亞人民是個慘痛的教訓,徹底粉碎了他們對殖民主義者的任何幻想。1954年11月1日,在民族解放陣線的領導下,經(jīng)過長期的醞釀和準備,在阿爾及利亞全國三十多個地方同時爆發(fā)了武裝起義。從此,阿爾及利亞人民走上了有組織、有領導的用革命的武裝反對反革命的武裝的斗爭道路,它標志著阿爾及利亞革命新紀元的開始。
阿爾及利亞人民武裝斗爭是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開展的。在起義初期,人民武裝只裝備著獵槍、土槍和大刀等原始武器,人數(shù)也只不過三千,還分散在全國各處。而他們面對著的卻是武裝到牙齒的、并且得到美帝國主義在軍事和財政上積極支持的數(shù)十萬法國殖民軍。但是真正強大的決不是帝國主義和反動派,而是團結起來、堅持斗爭的被壓迫人民。幾年來,阿爾及利亞的民族解放軍經(jīng)受了戰(zhàn)爭的考驗,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由三千人的隊伍成長為一支十幾萬人、具有現(xiàn)代化裝備的民族解放軍。他們在人民群眾的支援下,不斷地打擊和削弱著敵人,終于迫使法國殖民主義者在1962年3月18日同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簽訂了埃維昂協(xié)議,承認了阿爾及利亞人民的獨立權利。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族獨立斗爭的偉大勝利,再一次向全世界表明,在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暴力鎮(zhèn)壓下,被壓迫民族除了選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堅決斗爭道路外,沒有別的出路。阿爾及利亞人民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鼓舞著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一切被壓迫民族的反帝斗志,為他們今后的斗爭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阿爾及利亞獨立以后,又為醫(yī)治戰(zhàn)爭創(chuàng)傷,肅清殖民主義殘余和發(fā)展民族經(jīng)濟,進行了艱巨的努力。
法國殖民主義者統(tǒng)治阿爾及利亞達一百三十二年之久。他們?yōu)榱寺訆Z的需要,把原來自給自足的阿爾及利亞變成經(jīng)濟上完全依附于宗主國的殖民地,造成這個國家的極端貧困和落后。在阿爾及利亞獨立的前夕,法國殖民者抽走了大筆資金,遺棄了大量土地,破壞了拖拉機等農(nóng)業(yè)機械,遣返了大批技術人員和教員……,造成工廠和商店紛紛倒閉,田地荒蕪,學校停課,物價飛漲,難民和失業(yè)者流浪街頭等嚴重惡果。面對著殖民主義者蓄意制造的困難,阿爾及利亞人民并沒有被嚇倒,他們在本·貝拉總統(tǒng)和民族解放陣線的領導下,堅毅地擔當起重新建設自己國家的責任。
去年十月,阿爾及利亞政府接管了被殖民者遺棄的莊園,從國外購買了拖拉機,動員大批工人、戰(zhàn)士、干部和學生參加耕種運動,使三百萬公頃的土地及時得到翻耕。今年三月,阿爾及利亞政府頒布了將無業(yè)主莊園國有化的法令,同時把一部分仍然留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者的土地收歸國有。接著,在十月一日,本·貝拉總統(tǒng)莊嚴地宣布把外國殖民者霸占的三百萬公頃土地全部收歸國有。他說:“從今以后,在阿爾及利亞,再沒有一公頃土地屬殖民者所有了?!?/p>
在城市中,阿爾及利亞政府不僅接管了六百多家被殖民者遺棄的工業(yè)企業(yè),而且還把一部分與民生有關的運輸公司、旅館、餐廳、榨油廠、面包店等收歸國有。為了穩(wěn)定物價,取締投機倒把等活動,阿爾及利亞成立了自己的中央銀行,收回了一百多年來一直掌握在法國銀行手里的貨幣發(fā)行權。
在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方面,阿爾及利亞政府也進行了艱巨的工作。
中國和阿爾及利亞相距遙遠,但是我們兩國人民在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共同斗爭中,始終是相互同情和相互支持的。在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我們兩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友好關系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中阿兩國人民的友誼正在日益親密地發(fā)展著。
英雄的阿爾及利亞人民在革命道路上勝利地前進著。但是,阿爾及利亞人民不能不警惕地看到,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對于阿爾及利亞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是絕對仇視的。在阿爾及利亞政府頒布了一系列關于國有化的措施后,法國政府就以斷絕所謂“援助”相威脅。反映壟斷資本利益的美國報刊大肆宣傳阿爾及利亞國內(nèi)局勢混亂,把它描寫得像一個恐怖世界。這是一點也不奇怪的。法國殖民者目前正在加緊開采撒哈拉的油田,美國壟斷資本也在不遺余力地向這個富饒的石油產(chǎn)區(qū)滲透。這就必然地決定它們把革命的政府和人民視作為眼中釘。但是,歷史的發(fā)展從來不是以帝國主義和反動派的意志為轉移的,久經(jīng)斗爭考驗的阿爾及利亞人民既然能夠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贏得了民族獨立,也一定能夠堅定地擊敗新老殖民主義者的一切陰謀詭計,在鞏固獨立、建設祖國和發(fā)展革命的斗爭中,不斷地取得新的更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