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自強
白話文的興起使文言文一蹶不振,而新詩的嘗試也使幾千年來一直作為文學正宗的詩詞由大國淪為附庸。然而舊體詩詞依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于是,有這部《中國當代詩詞選》的出版。
這部詩詞集共收集了自五·四以來的四百多位詩人的近二千首詩詞(包括部分散曲),可以說是全面地清算了這一歷史時期舊體詩詞的創(chuàng)作成就。值得一提的是,所選的大部分詩詞,都是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來的未發(fā)表過的詩作。眾所周知,五·四以來的半個多世紀,是中國歷史上最不穩(wěn)定的時期之一,政治風云變幻莫測,而作為政治寒暑表的報刊,自是緊跟形勢,發(fā)表的詩詞大多是所謂“三應”作品(應時,應景,應酬),雖偶或有一二佳作,但更多的是平庸之作,披沙往往不能見金。再者,或許是受中國古老文化的影響,許多文人學士視詩賦為雕蟲小技,往往用來自我消遣,自我欣賞,或是與一二知己酒論文,煮視為人生一大快事,不大想到拿出去。而“十年動亂”期間各種形式的“文字獄”,更是使知識分子噤若寒蟬,不敢以真情實感示人,因此,選編者不憚辛勞,從眾多詩作者手中收集了大量佳作,實是頗具識見的作法
選編者之一的葉元章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教育研究工作,幾十年來吟詠靡絕,是一位在舊詩界頗有名氣的吟長。他作詩強調(diào)在思想性、藝術(shù)性統(tǒng)一的基礎(chǔ)上,嚴守詩詞格律,注重作品的意境和韻味,主張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反對無病呻吟的“硬寫”。這些觀點在書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如有些詩人,早年詩名籍甚,多有名章雋句,后期則應景平庸之作居多,本書就選編了一些最能代表其藝術(shù)水平的作品。在全書四百多位作者中,既有象聶紺弩、夏承燾、錢仲聯(lián)、龍榆生、郭沫若、錢鐘書、趙樸初等詩壇高手,也有許多名不見經(jīng)傳的無名之輩。遍覽全書所選作品,或雄奇豪放,或細膩婉約,或粗曠直率,或含蓄深沉,或清新秀麗,或典雅富貴,讀其詩,如見其人,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個性。全書縱不能說是字字珠璣,篇篇錦繡,卻也說得上精彩疊出,美不勝收。
如果求全責備的話,竊以為還應選入毛澤東、朱德、董必武、陳毅、葉劍英等人的詩作,因為他們既是革命家,又是詩人。就全面反映舊體詩創(chuàng)作面貌而言,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中國當代詩詞選》,葉元章、徐通翰編,江蘇文藝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第一版,5.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