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某部的水電兵,入伍3年了。為使用新設(shè)備,我剛剛接受一次培訓,馬上就要投入緊張的施工。就在這時,未婚妻來了一封信,催我回家結(jié)婚,而且要我辦了退役手續(xù)再結(jié)婚,否則就跟我“吹”。
我是左右為難,還沒為部隊出力,怎能開口要求“走”?可未婚妻那邊也得有個答復??偛荒苷f“吹”就“吹”。請問,有沒有一個兩全之策?貴州張峰
編輯同志:
我是一名中專生,雖然高考敗北,但我堅信,只要繼續(xù)努力,同樣會有所作為。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讀書,我辭掉了班干部。當幾年班干部也不能鍛煉成“成吉思汗”。若把精力放在我的四大愛好(文學、書法、攝影、法律)上,成功的希望會大得多。我的選擇是否正確?
四川車英
張峰、車英兩同志:
你們兩位,一個是戰(zhàn)士、一個是學生,身份不同,遇到的情況不同,但提出的問題有共同之處,就是怎樣處理好生活中的“兩難”。
“兩難”是個永恒的課題
不知你們有沒有意識到,“兩難”是生活中一個永恒的課題,誰都會遇到的:
上高中、上大學,真是讀不完的書,考不完的試;上幾年職業(yè)高中,要學歷沒學歷,要本事沒多大本事——這是求知上的“兩難”。
奔著“吃皇糧”的單位去,可能是“鐵飯碗”,但收入有限;奔著“自負盈虧”的單位去,可能錢掙得多,但又不安穩(wěn)——這是擇業(yè)上的“兩難”。
待人處事過于認真,常常弄得別人敬而遠之,甚至自己被孤立起來;事事隨波逐流,又常常弄得很庸俗,甚至要違心從事——這是人際關(guān)系上的“兩難”。
細想,生活中還有數(shù)不盡的“兩難”。你們兩個人提出的問題當然也在其列:
留在部隊,姑娘不干;退役結(jié)婚,有愧國家——這是張峰同志此時此刻的“兩難”。
當了班干部,顧不了自己的“四大愛好”;辭了班干部,心里又七上八下——這是車英同學的“兩難”。
別把生活中的“兩難”看得那么重,好像生活故意和你作對似的。讀讀《矛盾論》你就會坦然多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發(fā)展的過程中,矛盾貫穿于每一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始終”。不但眼下你們遇到了“兩難”,今后這將是個永恒的課題。
天平該向哪邊傾斜
“兩難”無法回避,但“兩難”并不意味著半斤八兩。把它們放在“天平”上,有一個向哪邊傾斜的問題。
涉及國家利益時,砝碼要加重。國家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沒有國家哪有小家。家事服從國事,是公民的基本覺悟。
涉及長遠利益時,砝碼要加重。當今,有些人在倫理、道德方面嚴重退化,以至出現(xiàn)一些傷天害理之事。在這方面年輕人要特別注意,不要干那種缺德的事。
至于你們兩位提出的問題,應(yīng)該向哪方面傾斜,就不言而喻了。
部隊需要你留下,這顯然是國家利益,你的未婚妻怎能不通情達理呢?
同學選你當班干部,這顯然是為公辦事,有這么個鍛煉機會也是難得的。
遇到“兩難”向哪邊傾斜,這里有個覺悟問題,也有個思想方法問題。《矛盾論》中有這樣一節(jié)《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讀懂這一段,就明白該怎樣添加砝碼了。
“兩全”之策不是沒有
“兩難”之事,求得“兩全”之策,不是沒有可能的。
張峰同志,留在部隊與結(jié)婚成家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事,干嘛非要做得那么絕?;丶医Y(jié)婚,假滿歸隊,這不是挺好的事嗎?請姑娘來隊,在軍營中度個蜜月,不也是挺好的事嗎?兩地分居,牛郎織女,的確不是長久之計,但該退役的時候再退役,你就可以呆在妻子身邊了?!皟呻y”是暫時的,在“暫時”階段,爭取有限的“兩全”是完全可能的。
關(guān)于車英同學,“兩全”之策更不成問題。沒有必要把公益活動和個人愛好對立起來,會寫字、會畫畫兒、會攝影的多才多藝的學生干部更有魅力,至于時間和精力上的矛盾,那就全看你的奮斗精神和安排藝術(shù)了。一個人,到底有多大潛力?有本事的人會“兼顧”,多動動腦筋,就可以避免“單打一”。
處理得當,“兩難”就轉(zhuǎn)化為“兩全”。說到這兒,我建議你們讀讀《矛盾論》,在《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一節(jié)中,明明白白地寫道:“一切矛盾著的東西,互相聯(lián)系著,不但在一定條件下共處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zhuǎn)化?!弊x懂這一節(jié),就無須一籌莫展了。
希望你們讀幾本關(guān)于思想方法的必讀書,這方面要首推毛澤東同志的《矛盾論》和《實踐論》,讀后人會變得聰明起來。雁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