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劍琴 王國玉
胎兒在腹中發(fā)育遲緩,其新生兒體重均低于2500克。這種小兒極易罹患疾病或遠期后遺癥,其養(yǎng)育費往往是正常兒的幾倍幾十倍或更多,甚至仍難免夭折!
1.為何胎兒發(fā)育遲緩?
凡有下列因素之一者都可引發(fā)胎兒發(fā)育遲緩:①孕婦年齡超過30歲或不足17歲抑或丈夫年齡45歲以上;②母體孕前體重不足45公斤;③幾個月前有過流產(人流或自然流產)史;④20孕周前有過陰道出血史;⑤母親孕前有病未治愈或孕期內罹患疾?。虎拊胁涣挤置涫?,包括雙胎妊娠或過期妊娠;⑦營養(yǎng)不良,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如鐵、鋅、銅)等攝入不足;⑧各種原因的急慢性中毒或曾經和現(xiàn)在接觸過放射性物質輻射;⑨夫婦一方或雙方有先天性遺傳性疾病或近親中有先天愚型或其他染色體異常者;⑩近親婚配等。
2.怎樣及早識別和預防胎兒發(fā)育遲緩?
(1)凡有上述因素之一或多種因素存在者應定期到??漆t(yī)院檢查,向醫(yī)生提供準確的經史、孕產(包括流產)史,在醫(yī)生指導下,包括某疾病的治療和體質的改善后,方可受孕;孕后末次月經的起止日期、胎動日期均要在定期的產前檢查時講述清楚,配合醫(yī)生對胎兒發(fā)育情況作出正確判斷。
(2)定期B超測定胎兒雙頂徑、頭圍、股骨長度和腹圍。前三項有兩項小于相應孕期正常兒的長度一個“標準差”,或連續(xù)兩次(一般相隔兩周)檢查子宮底高度無增長,一般可確認胎兒在子宮內發(fā)育遲緩或停止發(fā)育;如此刻產婦體重、腹圍均未增加或反而減少;或孕36周前胎頭雙頂徑每2周的增長小于2毫米者,均屬胎兒發(fā)育遲緩的標志。
(3)運用超聲彩色多普勒儀,觀察和測算臍帶動脈收縮期最高血流速度(代號A)和舒張期最小血流速度(代號B),兩者的比值,即A/B的數(shù)值。通常從孕24周開始測定A/B值:若B值≤0時,則表示胎兒可能為先天畸形或其他異常,甚或死胎;孕30周和以后的A/B值>3.0時,可確診為胎兒發(fā)育遲緩。
(4)育齡婦女均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食物應多樣化,絕不可偏食;應少食或不食腌制品(如腌酸菜、咸魚肉、臘腸)或罐頭制品,提倡多吃各類時令新鮮蔬菜、瓜果、水產動植物和富蛋白質與糖類食品,少食脂肪。非特殊情況下,不必求助于藥劑性補品;必要時不論是使用補品或醫(yī)療用藥品,必須在專職婦產科、兒科醫(yī)師指導下服用,千萬不可胡亂用藥。
(5)已確診胎兒發(fā)育遲緩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某些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孕28周后的孕婦,為改善胎兒臍帶動脈循環(huán),增加胎兒血供,可少量服用阿斯匹林(日量不可超過75毫克),必要時還可應用青心酮(80毫克)肌注,每日2次,或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內靜脈滴入,每日1次,7天為1療程,間隔2天,可再行1個療程,以改善子宮、胎盤血液循環(huán)。
(6)經治療無明顯改善或確診有嚴重畸形或母體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繼續(xù)妊娠,應及早在有條件的醫(yī)院中止妊娠。如已孕36周左右中止妊娠者,應事先檢查胎兒成熟度,對離開母體后能夠獨立維持生命而又非嚴重畸形兒,可予剖腹產,行人工喂養(yǎng),但在剖腹前,孕母可予以8小時肌注地塞米松5毫克1次,共用2天,以促進胎兒肺表面活性物質的產生,以增強胎兒脫離母體后的呼吸能力,提高存活率。
(7)嚴禁近親婚配,對目前醫(yī)學上尚無法解決的先天愚型和近遠期發(fā)生的不治之癥等遺傳性基因疾病,最佳選擇是倡導“絕育”,以免勞民傷財,遺患無窮,但必須經科學確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