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斌
工作繁忙,久沒親近兒子,趁星期天攜兒外出,讓妻輕松一下,也補償一下對兒子的父愛。
早8點,公園門已開,游客寥寥無幾。放下兒子擦把汗,兒子卻已擺動小腿,跑向游戲場的兒童玩具火車?;疖嚿嫌辛邆€五顏六色的小座,無乘客,繞著圈空跑,且發(fā)出嗚嗚的叫聲。兒子邁腿就要往上爬,見狀我忙把兒子扶上司機座。老板啟動機關,火車鳴叫著駛動,兒子反而有些怕了,緊拉我的衣袖不放。我一再鼓勵兒子大膽往前走,見兒子在拐彎處由于慣性東搖西晃,心竟吊起來,忙跑過去“護駕”。一圈、兩圈、三四圈,我渾身大汗淋漓,七八圈下來已喘不勻氣,想抱兒子下車,瞧他興致盎然,又不落忍。精明的老板上前勸說,不如你也坐上去扶他,大人只收小孩一半的錢……體重180多斤的我坐上后,車速明顯慢了下來,但兒子玩興不減,搖頭晃腦,撅成花骨朵似的小嘴發(fā)出嗚嗚的聲音,兩手使勁地轉動著權當裝飾品的方向盤,卻看不到他惟一的乘客,彎著3尺2的腰,委曲地坐在只能放下半個屁股的小座位上,還得伸出雙手盡職盡責做他的“貼身保鏢”。
游客漸漸多起來了,我的窘態(tài)不時地引起一陣陣善意的笑聲,兒子依舊旁若無人地開著他的專列,全不顧旁邊已捏著票等著坐司機座的姊妹兄弟。每次車停下想讓他發(fā)揚點風格,體現(xiàn)一下團結友愛的精神,卻只能引起一陣撕心裂肺的嚎啕和一頓歇斯底里的撲打。無奈,只好向牽著孩子坐等的大人們做出需要寬容、理解的苦笑狀。時間長了,終于有小孩不甘寂寞,趁火車停駛的空當搶了過來,于是,和兒子針鋒相對,互不相讓一起哭鬧起來。狠狠心,抱起孩子,交完錢“打道回府”。
公交車上,望著懷里腮邊掛淚,讓我歡喜讓我氣的兒子,心里不忿起來:花了40多塊,還折騰了我半天,最后,你倒不樂意了,我這不是找不自在嗎?突然間,兒子抬起頭滿臉燦爛起來,嘴里又發(fā)出嗚嗚的叫聲。抬眼看,天橋上一列火車掠過。感動之余,我不禁想到;一個1歲零10個月的孩子,他的情緒是毫不掩飾的,任何一些小事或物品都能隨時引起他的興趣,使他快樂或使他悲傷。而且有時他們的快樂是自私的,永不滿足的,這就需要大人們耐心地正面引導。于是,每個星期日的早晨8點鐘,我和兒子的“專列”就成了公園里最早的一道風景,值得高興的是,兒子已懂得尊大讓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