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維德
瑜伽與其它健身運動之比較
瑜伽姿勢的修煉與其它體操或健身等運動不同,這些運動是激烈的,人體供血、呼吸、心臟都要大負荷工作,能量消耗很大。瑜伽姿勢訓(xùn)練,不必舞動身體,也不必運動不必要的肌肉,而是通過緩慢、放松和柔軟地進行各種姿勢運動,舒適穩(wěn)定地達到位置。瑜伽運動以消耗最少的能量,得到最大的舒展和收獲,這就是瑜伽功最大的特色。
瑜伽是身心雙修
精神和肉體是相互依賴,緊密結(jié)合的統(tǒng)一體。心有所想,身有所行。修持功法,首在修心。因為一切善惡皆出自心,心是身主,身為心用,道有心學(xué),德有心積,心正為圣,心邪為魔。一切唯心所造。心意是沒有形體的,也時刻不定地在變動,無始無終,猶如河水流動。心與肉體雖相互關(guān)聯(lián),而肉體比較誠實,打即痛。而心意卻不這樣,剛剛決定的事,一會兒自己又推翻了,有時還口是心非捉摸不透。人的心原本是清靜的、誠實的、慈悲的。只是被妄想、煩惱所蒙蔽了。也就是七情六欲把真心給覆蓋了,像太陽被烏云遮蓋了一樣。練功者如能悟此道理,真誠地修悟自心,對自心能把持得定,作得了主,即可把功練好。
瑜伽重視脊柱鍛煉
人體依靠脊柱支撐,脊柱上連接頭,下連接骨盆。脊柱有四個彎曲處,頸椎7節(jié),胸椎12節(jié),腰椎5節(jié),下面尾骨脊柱兩旁一寸半處有31對神經(jīng),直通五臟六腑,人體好多疾病與脊柱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從骨架圖看(見圖),人體有如此大的智能到底是從哪里產(chǎn)生出來的呢?
據(jù)瑜伽學(xué)說,人體內(nèi)有35萬根瑜伽脈分布全身,其中重要的有三條,即左、中、右三脈,特別是中脈最重要。它在脊柱內(nèi),又有骨髓海之稱。瑜伽雖有很多姿勢,歸納起來就是通過脊柱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和扭轉(zhuǎn)脊柱等動作,使脊柱靈活,氣血暢通,是去病的根本原因。
這張脊柱圖(見圖),不是完全正確,它只能說明鍛煉脊柱的重要性。
人體是非常奧妙的系統(tǒng),人體內(nèi)儲存大量潛能和智慧。
瑜伽就是為了弄清這一秘密的存在,并把它開發(fā)出來。按瑜伽的說法,人體潛能儲存在脊柱底部骨盆會陰處。它是封閉的,必須通過瑜伽冥想、禪定等修持去激發(fā)它,才能發(fā)出效能。而許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一輩子讓它閑在那里浪費掉。
瑜伽的姿勢動作有許多,但只需練80多種姿勢就足夠了。實際上,練習(xí)20-30種,就能達到有病去病,無病強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當(dāng)前,人們工作繁忙,抽不出更多時間來鍛煉,所以我把瑜伽精華濃縮到六七種姿勢,練習(xí)這幾種姿勢就可達到不同凡響的效果。
靜坐是基本功,平時有空就可以坐。其它動作都是圍繞脊柱展開的,練習(xí)時要掌握瑜伽基本要領(lǐng),動作要緩慢、平靜、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