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 鈴
電話機那邊是爸爸的聲音說他很想我。接著是媽媽,說她正在烙餅。妹妹搶過話筒,說她準備用微波爐做面包。忽然就這樣被遙遠的電話線擊中了。想家的感覺,就像這寒夜的風緊緊地擁著我,擺脫不得。
媽媽或許正在廚房里忙碌,爸爸或許正在一邊聽著秦腔一邊抽著煙,妹妹或許正在抱著一本書,我或許也只是擺弄著電視機的遙控器,旁邊是家里用了許多年的一張小方桌。原來家里就是這樣,只是任何時候都能看見他們的樣子,聽見他們的聲音。在別人的城市,最簡單的愿望都成了奢侈的夢。
你們那里冷不冷?下雨了嗎?媽媽去檢查了嗎?血糖還高不高?爸爸的煙抽少了嗎?妹妹還跟男朋友吵架嗎?不行就算了吧!這些都是重復了好幾年的問題,它們都來自那個我永遠都放不下的家。
北京的夜很冷,離家已經(jīng)5年了,每次探家時間短得似乎一瞬,還沒看夠親人的模樣,就又踏上了歸途。人生莫非就是這樣,永遠在站臺上演戲,在淚眼中相迎,又在淚眼中分別。離家是成長的代價,父母雙鬢的白發(fā),系牽著那只空中飛翔的風箏。我們累了,倦了,無處可逃,家是惟一的地方。
挽著父母的手上街,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和父母聊聊天,也常常被許多瑣事耽誤,家似乎遠離了我的生活。父母也成了我生活中的看客??捎幸粋€故事卻揪著我的心,那個捧著母親的心要送給心上人的孩子,聽到母親的最后一向話是“孩子走好”。今夜我想回家。
家是永遠也看不厭的風景,家是永遠也斷不了的過去。家是岸,家是墻,家是靠著的肩膀。家僅僅只是父母望你的雙眼和墻壁上的老畫。
(齊賢之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