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五鳳
在全球范圍內(nèi),減肥似乎成了永不過時的熱門話題。不斷翻新的減肥方法,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都試圖在迎合人們的一個愿望——忽如一夜春風來,變成“飛燕”好身材。然而,現(xiàn)實卻與愿望相反,熱衷于減肥的人們常常發(fā)現(xiàn)不是減肥無效,就是出現(xiàn)“反彈”。
事實上,減肥已使不少人陷入了“泥潭”。醫(yī)學專家從健康的角度提出:減肥只要解決10%的體重,并從減輕體重轉向體重控制。這是治療肥胖癥的兩個最新進展。
適度減輕體重
適度減輕體重,即減輕10%甚至5%的體重,就足以控制或改善很多肥胖并發(fā)癥,如糖尿病、高脂血癥、冠狀動脈硬化等。從根本上說,正是這些并發(fā)癥,嚴重危害了肥胖者的健康。腹部內(nèi)臟脂肪的多少,對判斷肥胖的危險度有很大意義,國外常用腰圍與臀圍比值來評估。若男子此比值大于1.0,女子大于0.8,將被視為高危險的上體肥胖癥。危險度直接與比值成正比,但與性別無關。
目前,大多數(shù)的肥胖治療方法能夠使體重有所減輕,而大多數(shù)減肥者的體重又在5年之內(nèi)回復到未治療時的水平。因此,如果盲目追求理想體重,這個傳統(tǒng)目標既極難達到又極難維持。
學會控制體重
很多減肥者都有這樣的體會:好不容易降下來的體重,稍一放松又“反彈”了。其實,減肥必須要更新觀念,從減輕體重轉變?yōu)轶w重控制。體重控制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以往提倡的每天提供極低熱量的飲食療法,現(xiàn)已不被采用,代之以強調(diào)長期改變飲食習慣。人們應該采取一種安全明智、逐漸變化的飲食方式,包括增加水果、蔬菜,以及面粉制品、粗糧、雜糧等谷類制品,降低脂肪和簡單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如肥肉、葷油、油煎炸食品、巧克力、糖果、甜點和含糖飲料。
(2)行為改變。首先,應改變進食過快的習慣,要盡量放慢吃的速度,細嚼慢咽,萬不可狼吞虎咽,囫圇吞棗。其次,改變獲取食物的渠道,如注意選購上述提倡多吃的食物,在家中少吃或不吃高熱量方便零食,像巧克力、炸薯片、甜點等。第三,不斷強化正確的飲食行為,進行自我監(jiān)督,以決定哪種行為應該改變,哪種行為應該強化。同時,還要增加體育活動,甚至接受心理治療,盡量克服減肥帶來的不適感。
(3)盡管藥物對肥胖癥的治療有一定效果,但是否適合長期和廣泛應用,還需慎重對待。最近發(fā)現(xiàn),使用抑制食欲劑氟苯丙胺等的人,出現(xiàn)廣泛性瓣膜性心臟病,這使肥胖癥的藥物治療再次瀕臨絕境。許多沒有醫(yī)生處方也可買到的減肥藥,服用后一般無害,但效果靠不住,最好不用。
(4)外科手術首選對象是非常嚴重的肥胖癥者,如超過標準體重100%或BMI值大于40。BMI為體重(千克)與身高(米)平方的比值。這類手術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只限于反復減肥無效的病態(tài)肥胖癥患者。通過手術減小胃的容量,可使體重大大減輕,一般能維持5年以上。
大眾醫(yī)學200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