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2歲,守寡10年。兩年前,我偶遇一位姓秦的小學同學,他妻子也因病亡故了。共同的遭遇、童年時建立起的友誼,使我們兩個不幸的人漸漸走到了一起。去年夏天,我們商量著結(jié)婚,沒想到遭到老秦子女的堅決反對。他們指著我的鼻子罵我“老花癡”,不讓我進他家的門。
我們偷偷見面時,老秦告訴我孩子們輪番勸他“不要做對不起母親的事”、“年紀那么大,別瞎折騰了”。大兒子甚至威脅他:“要是跟那個野女人結(jié)婚的話,將來不準歸葬祖宅墳地?!弊罱锨卣頄|西時,發(fā)現(xiàn)戶口本不見了,問大兒子,大兒子毫不掩飾地說被他藏起來了,并說存折也由他“保管”,因為那些錢他也有份,不能白送給別人。
我氣得手腳冰涼,難道一個老年婦女追求晚年幸福,就是“老花癡”、“ 野女人”嗎?
法能容情
老邱:
俗話說,法不容情,但是喪偶老人對感情、對婚姻的追求,卻是受法律保護的。在我國,喪偶老人再婚受到子女阻撓并非個別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一是錯誤性觀念的影響,另外就是因為法律觀念淡薄。
長期以來,很多人認為進入中年以后,人們應該逐漸厭倦、減少性生活,而老年人應該根除性欲。有的人甚至認為,老年男女之間的性活動是鄙卑下流的行為。年過半百的喪偶男女要是想再婚,子女們首先會認為很不光彩。
實際上,老人仍需要性愛,不僅需要異性的精神慰藉,也需要適度的性生活。大約70%的男人,在68歲時仍規(guī)律地進行性活動;一些恩愛的老夫妻,性生活可保持到70歲,甚至80歲。這種夫妻之愛,是親子之愛無法替代的。晚年保持適度的性生活,還有助于健康長壽。
但是,老秦子女的所作所為,包括辱罵、威脅,以及藏匿戶口本和存折等暴力干涉,已不單是觀念問題,而是觸犯國家法律的違法行為?!吨腥A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quán)益保障法》規(guī)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或其他親屬不能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法律還規(guī)定:暴力干涉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情節(jié)嚴重構(gòu)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過,這種事總以“和平”解決為好,硬來的話,你們的婚后生活恐怕會有陰影。你們可以用時間和行動,向老秦子女證明你們之間的淳樸感情和互相需要。同時,請老秦原工作單位工會的同志,或所屬街道民政方面的同志出面,向老秦子女宣傳《老年人權(quán)益保障法》,曉之以利害,讓他們歸還戶口本和存折(如老秦已故老伴遺產(chǎn)尚未分割,則按《繼承法》規(guī)定妥善處理)。如果他們還是不停止阻撓你們再婚的行為,你們再考慮向法院遞訴狀,請法院依法判決。
華東政法學院性法學研究中心
談大正
大眾醫(yī)學200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