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上道理有多少,恐怕誰都說不清楚,但大道理管小道理,是我們一貫強調(diào)的。
那么,什么是大道理呢?要說也許并不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想必沒有什么異議。難說的反倒是那些原本尋常的小道理。比如說“不管白貓還是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比如說“摸著石頭過河”,這兩個先前尋常的說法,經(jīng)小平同志一點化,居然成了大道理,成了“貓論”和“摸論”。
對于“貓論”和“摸論”,經(jīng)過多次集中學習,雖不敢說心領神會,略知一二也是必然。但,鄧小平使我難忘的還有下面兩點感受。
一是他能以三七開評價毛澤東。這一個“三七開”像一陣清風,撥開了兩個“凡是”的浮云,說出了偉大領袖也有不偉大的地方,英明領袖也有不英明的地方。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皆如此。
二是他說了“資本主義可以搞市場經(jīng)濟,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jīng)濟”。這一個“也”字給了我們一條思路:資本主義可以搞……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凡是人家的好東西,盡管意識形態(tài)不同,我們都可以拿來以借用。事情并不像從前那樣: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我們沒有必要畫地為牢。
當然,如果細究起來,這兩點原本也很尋常,并無特別高深的地方,但為什么旁人就無法認識而且無法說出來呢?
記得《書屋》創(chuàng)刊不久,曾經(jīng)發(fā)過一篇文章,文章具體如何寫的,三言兩語難以盡意,但那題目卻如烙印深深烙在我的心上——“勝過真理的是我們的常識”!(羅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