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汝運
在人的一生中,20歲以前骨骼生長逐漸完成,大量的鈣積聚在骨骼內。在其后15年,骨骼會更加強化。這樣,在中年以前,骨骼最為強壯。到了中年以后,骨的新陳代謝逐漸發(fā)生變化,骨對鈣的吸收逐漸減少,造成排泄多于吸收,亦即負鈣平衡,于是骨的再建和新骨的形成逐漸減少,或速度減慢。骨的溶解破壞相對增加,骨量便逐漸流失,這種現象稱為骨質疏松。
治療要訣
骨質疏松癥是由于骨內鈣流失而形成,因而補充鈣是本癥的基本治療方法。對骨質疏松癥患者給予比正常人攝入量更高的鈣劑,因為腸道鈣的吸收隨著攝入鈣量的增加而增加??墒牵}劑的服用也不可過量,因為鈣攝入太多了,可能會造成腎結石,或使關節(jié)鈣化。停經后骨質疏松癥的主要成因是雌激素不足,單用鈣劑還不足以治療。
停經后婦女雌激素的分泌已經銳減,補充雌激素比服用鈣劑對防治骨質疏松癥更有效果。常用的雌激素有雌二醇、乙炔雌二醇、乙烯雌酚等。與鈣劑合用,更能發(fā)揮效用。在歐美各國,雌激素已成為預防和治療停經后骨質疏松癥的首選藥物。不過,雌激素久用有誘發(fā)乳腺癌或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而現在與孕激素聯合使用,可減少雌激素用量,從而減少致癌的風險;即使這樣,患者仍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免發(fā)生意外。
降鈣素抑制溶骨細胞作用,可阻止骨內鈣溶解?;颊呙刻熳⑸湟淮谓碘}素,可預防停經前小梁骨流失鈣,也可治療停經后和增齡性骨質疏松,并減少骨折的發(fā)生,還有鎮(zhèn)痛作用。對于糖皮質激素引起的繼發(fā)性骨質疏松,也有滿意的療效。但降鈣素可產生皮疹、惡心、嘔吐、發(fā)熱、頭痛等副作用。如在臨睡前吃藥,可減少副作用。
沉積在骨內的鈣鹽主要是磷酸鈣,因而鈣與磷要以一定比例同時吸收。除了補充鈣以外,補充磷對防治骨質疏松也很重要。雙磷酸鹽是焦磷酸鹽的活性類似物,可明顯減少停經后和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的骨鈣流失,增高椎骨密度,避免其骨折;可是,過量使用,反會導致衰老骨的堆積,從而引起骨折。
氟化合物可促進骨的形成,使小梁骨大量增加,促使成骨細胞增殖。氟化合物多用后,副作用發(fā)生率較高,可發(fā)生惡心、腹瀉、貧血、關節(jié)痛、滑膜炎等。開始服用時先用小劑量,可減少副作用。
維生素D也是治療骨質疏松用藥,能增進鈣的吸收與在骨組織的沉積,有效地阻止骨質流失。如果患者的肝功能或腎功能不健全,不能將這維生素轉化為活性產物,就只能使用1,25-二羥基維生素D,但其價格遠高于維生素D。
甲狀旁腺激素雖將骨鈣溶解,轉化為血鈣,從而減低骨密度;但另一方面又作用于腎小管,使排出的鈣重新吸收,還能刺激腎臟產生1,25-二羥基維生素D,然后增高腸道對鈣的吸收。鈣吸收增加,有利于避免骨鈣流失。
中醫(yī)認為骨質疏松源于腎虛,因而采用補腎益精、補骨益肝、健脾補腎、補腎活血、強筋壯骨、補腎壯骨等療法。常用的藥方包括六味地黃丸、十全大補湯等。
預防之道
隨著高齡社會的到來,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率會日益升高,為了避免病患的痛苦與麻煩,及早預防骨質疏松癥是合宜的。
長期缺乏蛋白質,骨基質的合成會不足,新骨形成將趨緩慢,如果同時缺鈣,將加速出現骨質疏松。保持足夠的營養(yǎng),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等,是增強體質,預防骨質疏松的首要。
青年女性為了追求苗條的身材,在減肥時往往矯枉過正,攝入蛋白質不足,導致中年后易患骨質疏松癥。不過也不要大吃大喝,進食過多蛋白質,因為蛋白過量,會產生酸性代謝產物,攜帶鈣、鎂等元素自尿中排泄。高糖與高脂肪的飲食減少血內鈣離子,于是從骨中抽取鈣,加速了骨質疏松的出現。
鈣是增強骨骼的主要因素。預防發(fā)生骨質疏松,要經常在飲食中增加鈣的供給。增加鈣的攝入。要從年輕時就注意,因為青少年在膳食中缺鈣,就會影響青春期骨的生長發(fā)育,使峰值骨量減低。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而且易為人體所吸收,臨睡前喝牛奶,有利于糾正晚間空腹時血中鈣含量過低,而過低會刺激甲狀旁腺激素釋出骨中的鈣。膳食合理搭配,多食富含鈣的食物,例如蝦皮、豆制品、雞蛋、肉骨、田螺、海帶、卷心菜、蘿卜、山楂、紅棗等。
一些食用菌富含鈣與維生素D、B1、B2,并含有磷。鈣與磷要以一定比例吸收入骨,而維生素則會加速鈣的吸收,這些成分共存在食用菌中相得益彰,有利于預防骨質疏松。食用菌中還含有高蛋白,有利于骨基質的生成。這類食用菌包括香菇、金針菇、鳳尾菇、銀耳、猴頭菇等。
骨質疏松引起的骨折常發(fā)生在久坐后頓然起立,或夜間自臥床起來時。為了預防骨質疏松,在氣候條件適合時,要增加戶外活動。體育鍛練能促進骨骼發(fā)育,使骨量增加,延遲骨骼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