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吉首大學苗族教師龍興武認為,陶淵明千古名篇《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原型是湖南湘西武陵苗族古代村落。
《桃花源記》中說桃花源居民是"先世避秦時亂"的隱民,這些隱民是楚亡后被迫從洞庭湖流域遷徙而來的苗族先民。文中說在桃花源村"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就衣著而言,三苗時代,苗族就有以麻摻頭盤髻扎于頭頂,即所謂"椎髻"的習俗。陶淵明筆下的"見漁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風俗,現(xiàn)在武陵苗寨遺風猶存。
陶淵明是東晉大司馬陶侃的曾孫,陶侃祖上可能是武陵溪族人。追念祖宗以顯門庭是當時的社會時尚,所以他以武陵苗寨作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