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 夫
日裔美國人清畸寫了一本名為《富爸爸,窮爸爸》的書,隨著該書的熱銷,與之相關(guān)的家庭教育方面的話題也多了起來。有人說:“學好數(shù)理化,不如有個‘富爸爸?!边€有人說:“只有懂得掙錢的‘富爸爸才能培養(yǎng)出幸福富裕的孩子?!惫嫒绱藛?
幾年前讀過的一則關(guān)于小獅子的寓言,至今仍記憶猶新:獅子媽媽生下了兩只小獅子。一只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大樹問懶獅子:“你不練功,以后怎么生活呢?”懶獅子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本領(lǐng)和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這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她對懶獅子說:“孩子,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靠誰呢?你也應該刻苦練功,學會生活的本領(lǐng),才能成為真正的獅子!”我們教育孩子何嘗不是這樣!關(guān)鍵是要教給他們生活的本領(lǐng)。
財富,并不是只指洋房、轎車、金錢之類的商品化的物質(zhì),自信、勇敢、熱情、正直、經(jīng)驗、挫折等精神因素也是財富的范疇。因此,有錢有勢的“富爸爸”未必就是精神上的富翁,“窮爸爸”不一定精神上也貧困。
我生在農(nóng)村,有一個弟弟和妹妹。記得小時候,幾乎天天喝稀粥,連大麥糝子飯燉咸菜,一個月也只能吃上一兩頓。父親確實是個“窮爸爸”。但是,他孝敬長輩、愛護身體不好的母親、視我們?nèi)缟?、救濟鄉(xiāng)親,每天總是第一個起床,最后一個吃飯、睡覺。從父親身上,我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感,什么叫堅強,什么是關(guān)懷和奉獻。父親送我們到縣城上學,讓我們寄宿在別人家里,我們很小就學會了獨立生活;離開父母的日子,我們相互照應、彼此勉勵,倍感同胞情深;暑假里,炎炎烈日下,我們到建筑工地做小工,為居民運送煤球,手臂和肩膀都要脫層皮,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同時我們幾個因是農(nóng)村戶口,也常遭城里孩子白眼,在這種情況下,在那種逆境中,我們發(fā)誓要用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貧窮的父親,來證明我們的價值,來換回自己的尊嚴……
后來,我們兄妹相繼跨入了大學校園。我畢業(yè)后,來到一家頗有名氣的國有中型企業(yè),在三年后的一次職代會上,90%多的代表選舉我任董事長、總經(jīng)理。弟弟成了博士,又娶了位博士太太,有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妹妹也過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
由此看來,“窮爸爸”其實并不“窮”,某種程度上他比“富爸爸”更能教會孩子生活的本領(lǐng),因為財富并不僅僅意味著物質(zhì)上的擁有,憑著我們兄妹的成長經(jīng)歷,我說“窮爸爸”一樣能培育出優(yōu)秀的、有出患的孩子!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