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時岳:一個真正的學者

      2002-04-29 00:44:03郭世佑
      博覽群書 2002年4期
      關鍵詞:近代史

      郭世佑

      自從李時岳先生于1996年4月5日匆匆棄養(yǎng)以來,我都盡量控制自己不去想他,以免困坐書房發(fā)呆,什么書都不想看,什么事都不想做。問題在于,你想不去想他,卻未必能做到,至少無法阻止別人不去提他。一次赴會廣東中山,與李時岳的幾位關門弟子聚首,他們就情不自禁地談起他,談他的學品、才情,還有他生前對我的關照與獎飾,他們全都知道。隨后,赴會日本神戶,繼而弄斧東京,年過花甲的久保田文次先生屈尊約集年近八旬的野澤豐先生與古稀師長中村義先生、藤井升三先生,與我這個中國后學座談,也免不了談他們的朋友李時岳,談這位曾于1989年11月接受在座諸公盛情接待的中國史家。久保田文次先生還提醒我:中村義先生和藤井升三先生的手中都沒有《李時岳先生紀念文集》一書,他們都想收藏,我滿口應允,回國后就請時岳先生的開門弟子成關兄設法,不在話下。

      大凡留意中國近代史研究的讀者大概都對李時岳之名不太陌生。那是一位心胸開闊、才氣縱橫的史家,也是一位能開風氣必為師的史家。論才氣,著名史家章開沅先生在《憶時岳》一文中的一段話可以佐證:“幾十年來,我有幸結識眾多中外幾代著名學人,相較而言,時岳的天分、素養(yǎng)、才華都堪稱上乘。”論貢獻,不說別的,僅就中華書局出版的那本銷售已逾120萬冊的高校教材《中國近代史》而言,不尚喧嘩的李時岳不僅是該書的積極撰稿人與修訂者之一,而且還是鮮為人知的首倡者。他早年就讀于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前身),以農藝學始,以歷史學終。1952年秋步入未名湖畔,考取邵循正先生的研究生,主攻中國近代史。他的畢業(yè)論文《辛亥革命時期兩湖地區(qū)的革命運動》作為新中國第一部辛亥革命史專著,影響及于四海。日本學者中村哲夫教授稱:“這部著作對日本的中國革命史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兩湖即湖南、湖北兩省的社會經(jīng)濟背景入手,通過翔實的考證去把握武昌起義爆發(fā)的整個過程的研究方法,即是李教授影響的結果?!保ā兜磕罾顣r岳教授》,《李時岳先生紀念文集》)。李時岳離開北京大學后,任教吉林大學,將學術青春獻給東北的那個學術重鎮(zhèn)。在那大革文化命的時代,長白山麓的鄉(xiāng)村耕作也曾是他的必修功課,照樣出色。當“科學的春天”來臨時,一篇《從洋務、維新到資產階級革命》便是他率先突破革命史觀的束縛而扮演史學旗手的一個信號。不少從事思想史與現(xiàn)代化理論研究的學者認為,是現(xiàn)代化理論的引入,開啟了學術界對近代洋務運動的重新認識。殊不知,引進現(xiàn)代化理論不過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而在此五年前,作為史家的李時岳就已開始了獨立的思考。是他以洋務運動為突破口,率先發(fā)起關于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線索與中國近代史學科體系的討論,史壇有目共睹。汕頭大學創(chuàng)建期間,李時岳應邀南下,以副校長身份主持該校的文科建設,隨后調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頻繁的工作調動與兼職難免分散他的治學精力,使他的許多著述計劃都無法完成,加上晚年身體欠佳,過早謝世,良為憾事。

      我不是李時岳先生的入室弟子,不知什么原因,不少讀者常把我歸入時岳先生門下,去年,《學術批評網(wǎng)》上一篇批評我和時岳先生的文章就是如此。我既為之感動,也自覺慚愧,因為那畢竟是我此生未能實現(xiàn)的宿愿。

      國家高考制度恢復不久,我離開電影放映員的崗位,頗不情愿地走進湖南師范學院歷史系的課堂,一度自暴自棄,很少看專業(yè)書。及至二年二期時,經(jīng)中國近代史課程主講教師林增平教授提示,翻閱《從洋務、維新到資產階級革命》,方知時岳師之名。時值中華大地“撥亂反正”,不知是專業(yè)性質的局囿,還是研究素質有別,哲學界與文學界搶盡風頭,不乏才華橫溢的大手筆。相比之下,史學隊伍則以“馬后炮”或事后諸葛亮居多,以獨立見解開風氣者卻屈指可數(shù)。在我看來,李時岳就是那可數(shù)中人。無論是執(zhí)著求真的態(tài)度,還是放眼未來的豪情、才識與文采,他都在一流。

      我曾口出狂言,畢業(yè)時就報考他或與他的學識、才情、風格相近者的研究生,圓一個“走出瀟湘”的少年之夢。孰料隨后不久,家中即遭變故:年近花甲的家父突然雙目失明,已經(jīng)分配到戶的兩畝“責任田”亟待承耕。我身為農家獨子,別無選擇,只盼早日打道回家,先把雙親接出再說。當時以為自己年齡不大,外語成績也不算差,將來至少還有資格考它十年八載。沒想到,一旦走上工作崗位,肩挑教員、兒子、丈夫、父親四位一體的責任,自己所能追求的就不完全是那么回事了。況且,由于有過兩次高考分數(shù)偏高而陰差陽錯連遭冷落的心酸經(jīng)歷,我還有點相信緣分,也許我原本就沒有立雪李門的緣分。至于后來借助于學術會議,得以走近時岳師,接受他那非同尋常的關懷與垂愛,補上一段師生情緣,那并非我敢夢想的。

      初見時岳師是在1985年,我作為益陽師專的青年教員,廁身于學長云集的全國第三屆洋務運動史學術討論會。開幕式那天,總算看到了坐在主席臺上不用講稿侃侃而談的他:一個身材瘦弱、干練利索的他,一個微笑有分寸而抽煙無節(jié)制的他,一個如雷貫耳的學術聲名與花白的頭發(fā)大致相稱卻與實際年齡不完全相稱的他,還有一個雖并不好“斗”,但仿佛只有在即興辯論時方可充分展示思辨強項與語言表達能力的他。

      分組討論的第一天下午,他從蘭州大學講學返回,主持小組討論。當他的老搭檔趙矢元教授簡短地通報上午的小組討論情況后,全組出現(xiàn)冷場。為了打破僵局,他突然提出:下午的發(fā)言以齒序,從最幼者開始。話音剛落,群起呼應,睽睽眾目齊射我這個沒見過世面和上不了臺盤的山野頑童。我期期艾艾,窘迫得連推辭一類話語也說不好,只能紅著脖子結結巴巴說幾句,交差而已。當人民大學的宮明老師向我提出一個并不很難的問題時,我也緊張得不知如何措辭。還是熱心的趙矢元先生主動替我解答。也許因為有了時岳師把我逼上“梁山”這一遭,才使我有可能在此后的學術研討會上不至于過分膽怯,“答記者問”之類,也不再吞吞吐吐。

      兩年之后,徐泰來先生在張家界主持中國近代史宏觀研究討論會,時岳先生姍姍來遲。在此會上,我針對他那山鳴谷應的“兩種趨向說”斗膽提出兩點質疑,言下之意是主張在他停止思維的地方繼續(xù)思索朝前走。當時我還為他的遲到而慶幸,因為他聽不到我的發(fā)言。其實,那不過是我自作聰明,他從提交會場的論文中就已看到來自無名小卒的批評。

      又過了兩年,即1989年,再次舉行同類研討會時,主席臺上傳來他的聲音:

      “有位青年學者對我的觀點提出批評,他的觀點是對的。我由于受民族感情的制約,沒有把問題闡述清楚,還自相矛盾……”

      他的一席話出乎我的意料,孟浪后學與一代宗師之間的心理距離由此消弭。我總算明白,我所面對的是一位真正的學者。他不僅可敬,而且可親。

      該會閉幕式剛結束,我在走廊上遇到一向滿面春風善待后學的張磊先生。張先生屈尊邀我到他的房間坐一坐。原來,他與時岳先生就住在同一個房間。當張先生把我介紹給時岳先生時,他輕輕地說一句“我知道”,遂示意我坐在他旁邊的椅子上。

      承顏接辭之后,便是賡續(xù)不絕的書信往來。數(shù)易寒暑,無從間斷。每當在研習過程中遇到難題時,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寄函向他求援。他不嫌棄我這個散兵游勇的淺陋與平庸,有求必應。每函一般是滿滿的一頁,個別時候是兩頁,字形不大,開門見山。話治學,評學風,品味世道人情,論說古今人物,幾乎無所不談。1991年10月武漢紀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國際研討會與1993年11月康梁研究國際研討會期間,他又耳提面命,要言不煩。無論是閱讀函示,還是面聆教誨,我都如坐春風。個中收獲與快意,豈能憑借語言表達清楚!因為每一句關問都源于一份愛心,每一次鞭策都蘊含一份力量。尤其令我感動的是,為了改善我的工作環(huán)境,他帶病接連替我設計過好幾個工作調動方案和報考博士生的方案,此類函件多達十余封,摯情充溢字里行間。1992年7月13日手諭就提醒我:

      你這次能評上副教授,則是否再考博士生,似可再斟酌。為了離開湘潭,還可以有其他的辦法。

      正當他四處托人替我落實接收單位時,陳旭麓先生的大弟子鄭云山教授也在西子湖畔為我爭取調入,而且辦事速度頗快。次年春,杭州的商調函即將抵潭,我因雙親不愿意離湘隨遷而有些猶豫,輒就此情向他函稟,不意他于一周之內專函裁點——

      世佑:

      來書奉悉。你談的情況,似乎比我想的還糟。既如此,那么,還有什么可猶豫的?不管怎么說,杭州總要比湘潭好得多。所說的“距湖南太遠”,根本不成為理由。為什么非在家鄉(xiāng)老死不可呢?這種“家鄉(xiāng)觀念”,實質上也是封建觀念,是一種不開化、不文明的表現(xiàn),所謂“故土難離”、“安土重遷”之類。凡有所成就者,有幾個是在家鄉(xiāng)干事業(yè)的?

      杭大的情況我也不甚了了。曾有一位吉大的同事調到杭大去,但沒有深談過。不過,作為省城的大學總不至于比你們學校差吧!杭州的氣候也不太好,夏天太熱,但我想也不會比湘潭壞到哪里去,至于其他自然條件是湘潭所不可比擬的。

      我覺得,你應該取積極態(tài)度,而不是消極地等待,即使家屬的工作一時難以安排,也在所不計。去了再說。此復。祝順遂。

      時岳

      4月6日

      手捧此函,五尺男兒有感于大匠塑人的顏范與神力,熱淚不招自引。我于1993年11月攜妻小遷居錢塘后,他又及時函囑:

      到一個新單位,要有一段熟悉情況、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切忌妄發(fā)議論。因為新來乍到,可能言不中的,也可能招人側目,先做好本職工作,站穩(wěn)腳跟,然后圖改善環(huán)境。

      遷杭之后,我的耳邊經(jīng)常回響起時岳師的這番教誨。當我以在職形式攻讀博士學位課程后,他又牽念著我的學位論文選題。他的論文集《近代史新論》出版后,我想從學術史的角度寫一個長篇評論,他也希望如此。文中有四分之一的篇幅在毫無顧忌地抖出商榷性的意見,而且徑直寄呈《近代史研究》編輯部,他也未提要先過目。拙稿發(fā)表后,我的心里還是不夠塌實,批評長者畢竟與國情不符。不意他在來信中稱:“寫得很好”,我如釋重負。這就是李時岳——一個真正的學者。

      1996年元旦前夕,我寄呈一函恭賀新年,順便稟告拙著《晚清政治革命新論》的撰寫進度,請他于脫稿后與李文海先生一同賜序遮羞。一周之后就收到他的回信。他欣然應允寫序,“盼早日脫稿”,還建議增設“太平天國”一章,說煛敖年來年輕人往往繞過重大選題而選擇冷門,雖有創(chuàng)獲,但對傳統(tǒng)舊說沖擊不大。這種‘攻堅戰(zhàn),太少人去做,也是當前近代史研究中的一個缺憾。”

      我心里明白,他又在動員和鼓勵我加盟這樣的“攻堅戰(zhàn)”。其實,他不知道,我總覺得“高處不勝寒”,而且自量功力與才識等個人素質不足以廁身其間。拙著就試圖盡可能回避某些勞而無功的煩惱。多說些平淡無奇的話,也許更符合如今做教員的職業(yè)特征。我倒有點納悶:既然他謀開風氣的念頭并無減少,銳氣不遜當年,《歷史研究》編輯部約他撰文評述目前的近代史研究狀況時,他又何必婉辭謝絕?其一以貫之的邏輯思路安在?我當時來不及細想,只把準備回函的信封寫好,就埋頭趕寫書稿和應付博士課程中的兩門外語去了。我哪能知道,就在三個月之后,他卻匆匆空懸絳帳,從此天上人間!

      說來奇怪,就在他溘然棄世的前天晚上,我在回函辭謝華中理工大學“人文講壇”之約時,就建議對方多邀請像他這樣既敏捷思維、口才絕佳又秉宗師風采的師長去開啟那些大學生。我還自作主張,把他的住址連同郵編詳告對方。也是在這天晚上,我回函他所關注的《曾國藩學刊》編輯部的負責人,請在載有拙稿《曾國藩研究三題》的該刊第三輯出版后,代我寄呈他一份。同樣是在這天晚上,我同拙著的責任編輯通電話時,也介紹了他對拙著的再三指點與垂念。我永遠無法知道,在他即將乘鶴而去時,究竟是哪只看不見的手頻頻操縱和暗示我集中做些與他有關的事。

      時岳先生的如海師恩,我自量此生無以為報。記得我曾經(jīng)與成關教授協(xié)商,擬在時岳師七十華誕時,加盟于他的入室弟子成關、雷頤、書源諸兄中,或直抵南國羊城,或聚首長白山下,參與謝師慶典,聊報師恩于萬一??蓢@我連這點小小的心愿竟都無從實現(xiàn)。

      作為宮墻外望者,我自量受惠于李時岳先生頗多,卻不曾為他做點什么。1998年8月,戊戌變法一百周年國際研討會在他的母校北京大學召開?!独顣r岳先生紀念文集》編委會與到會的李門弟子擬于21日晚召開一個小型座談會,聊寄哀思,事先商擬撰一篇報道,《人民日報》理論部李炳清先生頗有刊發(fā)之美意。編委會負責人徐徹先生建議由我執(zhí)筆,我本面有難色,略示推卻之意,因為李門弟子中頗多俊彥,還輪不到我來獻丑。這時,徐思彥半真半假地發(fā)話:“李老師生前那么喜歡你,你卻不愿意為他做點事,當心你下次去他那里報到時,他不收你了?!奔嚷劥搜?,我只好不再推托。為了專心寫就那篇千字文,我在會后遠離鬧市,而且在冷靜三天之后才動筆,盡量不把個人之于時岳師的情感帶進來。結果,一寫就是三千字,我不想壓縮,也很難壓縮,只好拆成兩篇,一篇交《人民日報》,另一篇則帶回杭州,交《浙江社會科學》,這能算是我為他身后所做的一件事么?

      我原本不易動感情,但當我接到他忽發(fā)心臟病逝世的那份訃告時,淚水不禁奪眶而出?!懊糠赈x示南來,教誨諄諄,先生視我如弟子;一望錢江東去,哀思縷縷,蒼天何處納尊師!”這份挽詞就是用淚水泡出的。一年暑假與某生聚首溫州,促膝傾談自己的經(jīng)歷,也談到時岳師生前對我的關愛,結果泣不成聲。如今“學者”、“教授”何其多,像時岳師那樣的學者、教授卻何其少!盡管時岳師空懸絳帳已近六年光景,盡管他晚年堅守杏壇的那個家早已人去樓空,連師母也已攜哀他遷,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不僅不曾離去,而且南國羊城的天河北路375號303房將是一個永不消失的空間。

      十三年前,我在悼念陳旭麓先生一文結尾時寫道:“陳先生拋離了人世間的紛紛攘攘,從此換得一份在生難得的安靜,這是后學于痛悼之余惟一感到欣慰的?!边@段話其實也適合于時岳師。真正的學者都是這樣。不是嗎?

      猜你喜歡
      近代史
      “十七年”共和國史研究的起步與初創(chuàng)
      ——以近代史所為中心的考察
      破解中國近代史的密碼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7:22
      近代史詩傳奇巨制《紅高粱》
      中國近代史上的科學救國思潮
      卷宗(2017年25期)2017-10-17 00:31:49
      品讀《中國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歷史選擇了中共,中共改寫了歷史
      近代史上的幾個問題(三)
      近代史上的幾個問題(二)
      近代史上的幾個問題
      與時俱進的中國近代史史料學——《中國近代史史料學》述評
      简阳市| 承德市| 汕头市| 清镇市| 辽阳市| 绥阳县| 南木林县| 通州区| 武邑县| 利川市| 光山县| 乃东县| 汉源县| 池州市| 元氏县| 介休市| 成武县| 龙山县| 福贡县| 富民县| 沁水县| 松潘县| 滕州市| 通海县| 泽普县| 清镇市| 老河口市| 富民县| 遂平县| 汪清县| 河曲县| 屏南县| 安阳市| 洱源县| 尼勒克县| 南昌市| 弋阳县| 华阴市| 双牌县| 睢宁县|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