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枝
我三十五歲,是一個高職畢業(yè)、面貌平庸、沒有長才的已婚婦女,在求職市場上顯然已不受歡迎。但經(jīng)濟的壓力卻讓我沒有退縮的空間,無數(shù)次的應征,散發(fā)的履歷表總是石沉大海。
幾次等候面試時,看到排排坐的年輕求職小姐們,感覺坐在她們之間的我是如此另類,好幾次就此落荒而逃,所有的心理建設也跟著瓦解了。
屢戰(zhàn)屢敗賞我筆試的才幾會?
這一天,我沮喪地趴在報紙求才欄上發(fā)呆。瞥見一個篇幅很大的求才廣告:“征會計一名,具經(jīng)驗,備機車?!蔽蚁霊撌且婚g很大的公司吧?反正沒我的份,就擱在桌旁出門買菜去了。
當我忙完家務收拾書桌時,又看到了這張報紙,也想起了這段時間以來受挫的求職經(jīng)驗。突然,我心里浮起了一個念頭,再試一次吧!反正只是郵票的損失而已。
于是從電腦里叫出了我那張千第一律的履歷表,但這次我把那篇有點夸大的自傳做了改變,我坦言述說著自己在求職路上的失意與弱勢,再強調(diào)自己雖然已婚但已沒有婚假、產(chǎn)假的困擾,雖沒專長,但有著Y世代少有的責任感、向心力及絕對的操守。
一個星期后,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電話彼端傳來一個甜美但專業(yè)的聲音,要我次日去筆試。掛下電話,苦想著我隔天要拿什么考啊,離開商職十多年了,卻沒做過一天會計,什么分錄過賬結算編表早就模糊了。但再想想,去看看人家考什么也好。
隔天,簡單地整理了儀容就赴“考場”了。果然是一家大公司,辦公大樓的玻璃帷幕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
一進門又看到了熟悉的畫面——排排坐的應試小姐們。當我正考慮要如何逃跑時已來不及了,一位職員已把我們?nèi)珟肓藭h室,桌上也早已擺好了一份份試卷。
不抱希望試卷當前霧煞煞!
硬著頭皮坐下時才發(fā)現(xiàn),試卷居然有十多張。既來之則安之。第一張是有關工作方面的性向測驗的選擇題,也是這疊試卷中我惟一會寫的。
譬如,對工作的期許,我沒有選擇“有偉大的抱負”,而是“能給我長期穩(wěn)定的工作機會”;對工作的性質(zhì),我沒有選擇“能不斷地提升自己”,而選“能一成不變固定的工作”……寫的都是我的真心話,認定上不了,所以就不想做違心論了。
接下來的智力測驗,我就有點技窮了,只能半猜半空白。最后的四張才是會計本科的試題,在我努力地搜尋記憶下,只完成一小部分,大部分仍是連猜都很困難,尤其到最后要我編資產(chǎn)負債表及損益表時,連科目性質(zhì)都已搞不清楚了,何況編表。
思索一下,還是提起筆,但這一次我不再猜了,在編表的位置上,我寫了幾句話:
“感謝貴公司給我這個筆試的機會,讓我知道自己的會計業(yè)務需要加強,如果有學習的機會,我一定會緊緊把握。謝謝!”
交出了試卷,騎車奔回家,當然再也不抱任何的希望了。
但是,五天后,更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電話那端又傳來那位小姐的聲音,要我隔天去口試。掛下電話后,腦中一片空白,怎么可能呢?
這次,我的儀容慎重了些,也略施了脂粉,雖然知道還是掩不住早出的歲月痕跡,但只求在排排坐時不至于那么突兀。
一到那家公司我怔住了,到場口試的居然只有我一個,真的令人難以理解。更奇怪的是,居然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親自對我面試。
我找到了幸遇伯樂解困境!
一進董事長室,發(fā)現(xiàn)位子上坐著一位年輕的女性,想必是年輕有為吧!經(jīng)過禮貌招呼坐下后,她劈頭第一句話就問我:“你對會計到底有沒有興趣?”奇怪,她問的是有無興趣而不是能力?我告訴她:“我非常有興趣。”
“但你的筆試成績卻是參試者中最低的。”多直接的一句話,卻引出了我的疑惑。
“那次的成績我心里有數(shù),所以當我接到貴公司找我口試的電話,我也覺得非常奇怪啊!”
“其實我用人,考量的角度很多,專業(yè)能力并不是絕對的,你的自傳寫得很實在也很誠懇,而你的性向測驗也顯示你是一個穩(wěn)定性高、配合度強、耐性佳的人,我要的是會計,須深入公司的業(yè)務,我需要這樣的人來做。你什么時候可以來上班?”
天啊!有人在問我什么時候可以來上班哪!按捺住心中的狂喜,我得體地回答:“很感謝董事長給我這個機會,如果可以,我星期一到職?!?/p>
如今服。務這家公司已一年多了,從陌生到熟悉,從生澀到干練。這個工作不但讓我緩解經(jīng)濟的緊迫,而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找到了失去已久的自信。當然,最要感謝的是我“識貨”的老板!
在這里,我要告訴還在求職路上奮斗的人們:只要有心,一定可以遇到伯樂,不要躲在家里懷憂喪志,要積極踏出腳步,因為機會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連我這個“歐巴桑”都能找到理想工作,何況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