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首屆四川旅游形象大使評選活動組委會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候選人——趙華,這個身材單薄的小伙子用了4年時間,單車騎行大半個中國,尋訪43個民族,收集了200余雙形態(tài)各異的鞋子!而且,他計劃還用5年時間騎遍中國,實現(xiàn)收集56個民族鞋子的夢想。
趙華出生在四川綿竹市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就喜歡收藏。上中學時,酷愛足球的趙華準備自己設計制作一雙球鞋。隨后,他開始翻書查找資料。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趙華發(fā)現(xiàn)中國的鞋子有著很久遠的歷史,各民族也有各自不同民族特征的鞋子。好奇心極強的他因此產生了收集鞋子、鉆研鞋子的興趣。
1995年,趙華高中畢業(yè)后進入了綿竹一家國營企業(yè)工作。兩點一線的生活很快讓他感到人生的乏味。他想,如果不趁年輕實現(xiàn)自己多年以來的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一輩子就白活了。
趙華隨后收集與鞋子有關的文獻資料,他發(fā)現(xiàn)對鞋子的介紹都是提而不詳。而隨著幾千年來少數(shù)民族的漢化,很多民族都穿上了皮鞋,真正還在穿民族鞋的主要是比較高齡的老人。1997年10月,趙華去了北京市博物館,然而他并沒有看到幾個民族的鞋子,要出去收集56個民族鞋子的打算在他心中產生了。1999年底,趙華毅然向單位遞交了辭職報告,開始了他的尋鞋之旅。
考慮到方便和經濟,趙華改裝了自己的自行車。他在車的頂部釘了一塊木板,用帆布制成形似三寸金蓮形狀的“鞋車”,一來表示自己的決心,二來可以在帆布做成的棚子下面遮風擋雨。
2000年大年初六,天很冷,24歲的趙華只穿了件棉衣,帶著中國地圖和一些米、鹽、咸菜,便上路了。
經過10多天的騎行,到達了四川的涼山州。此時已經是漫山的大雪,自行車在厚厚的冰面上根本無法騎行。趙華于是推著自行車一步一滑地往前走。每走幾步,他就會跌上一跤。水壺里的水喝光了,他便伸手摘樹枝上的冰塊,涼著下肚。餓了,他就抓塊干面包吃。
經過20多天的長途跋涉,趙華終于到了云南。趙華來到布依族居住的地方。但看到布依族人腳上穿的皮鞋,趙華有些失望。這時,一個年過六旬的老太太告訴趙華,自己的老母親穿的是布依族的鞋子。在老太太的帶領下,趙華看到了一個滿臉皺紋但身體健碩的老人?!袄夏棠?,您可以把您這雙鞋子賣給我嗎﹖”“不賣,我就只這兩雙了牎薄拔腋您出高價行嗎﹖”趙華磨了半天嘴皮才把鞋子買到。那一刻,趙華的心里涌起一陣喜悅。
一天夜晚,在荒無人煙的山地上,趙華遇到了打劫的,他拔腿便跑,自行車被拋到了山下。第二天在山腳下,趙華找到了嚴重變形的自行車。水袋、錢包已被洗劫一空,趙華向當?shù)嘏沙鏊鶊罅税?。派出所為趙華出錢修理了自行車,之后,趙華又騎著自行車上路了。
在云南,趙華共收集到20多雙不同民族的鞋子。
2003年4月,趙華又踏上了去西藏的征途。在西藏阿里文化局,趙華與一個叫扎西頓珠的畫家結識了。在扎西頓珠的幫助下,趙華尋到了許多代表藏族風情的鞋子。
隨后,趙華又騎著自行車到了西藏拉薩。三寸金蓮的“鞋車”很快吸引了眾多行人駐足觀望。其中一位大酒店老板,對趙華收集鞋子很有興趣,立即邀請他去酒店免費食宿。酒店員工也被趙華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自發(fā)地為趙華捐起款來。
在途中,一次騎車下坡時,趙華跌了一跤,昏了過去。當清早小鳥的叫聲把趙華驚醒時,他用手拍了兩下臉,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還活著。
離開西藏,趙華騎到新疆,收集到了柯爾克孜族的高筒靴。他每到一個地方,就拜訪當?shù)氐奈幕?、文管所,了解少?shù)民族的生活習慣,鞋子的特點及傳說,并仔細記錄下來。如今,趙華已花了4年時間騎著自行車全國尋鞋,歷經12個省。
趙華說,他就像一雙鞋,希望能在通往各民族崎嶇的道路上,留下串串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