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讀者”時代
《讀者》無疑是一座難以跨越的高峰!他所締造的成就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中國歷史的一個寫照。在那個年代,各行各業(yè)都在創(chuàng)造著奇跡。從這個意義上說,出版界、期刊界的奇跡顯得是那樣的單薄,是那樣的遲滯。
21世紀之初,《讀者》還有類似《讀者》的一族開始凝結自己的思想傳奇,從那一刻起,意味著后“讀者”的時代已經(jīng)悄然來臨。
一方面,《讀者》的傳奇不可能只靠他自己孤單地演義下去。再精彩的演講總要有能欣賞并為之喝彩的聽眾;再精彩的演講總是在落幕后被奔走傳誦。《讀者》不論是被其追隨者還是被其“反叛”者視為心目中的目標,期刊界全方位的超越、跨越都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讀者已不是上世紀80年代的讀者。讀者是21世紀充分享受視聽盛宴的讀者,是充分行使閱讀自主權的讀者,是喜歡挑剔、熱衷發(fā)言的讀者。他們可能在還沒有掌握話語權之前,就已學會了怎樣表達話語。媒體自以為是的時代過去了。
后“讀者”時代意味著在尊重讀者的同時,發(fā)現(xiàn)并尊重自己!長期以來,傳媒在直面事實客體的時候,忘記了自己是直面市場的主體。渾然忘我的狀態(tài)即便被個別理論研究者發(fā)現(xiàn),那也是被解釋為融入了生活,并被大加贊賞。
確認自己是一個主體,是必須直面一切的主體,需要意識的自覺,也需要行業(yè)的自覺,公共環(huán)境的自覺。這就是為什么第二屆報業(yè)競爭力年會由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主辦的背景。
本期配合競爭力年會的召開,我們組織了一個專題,涵蓋了政府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的權威解讀,專家學者就競爭力問題的理性思索。同時,還有鮮活的事例解析。京城報業(yè)生境其實早已在業(yè)內(nèi)外過高的期待值中,過早地“風干”、“沙化”了。
《特別關注》是否是一個例外?湖北的報業(yè)生態(tài)是否是一個例外?《“現(xiàn)實主義”的勝利》一文做出了有力的回答。今日傳媒界的競爭,絕不會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更不必愴然淚下,英雄遲暮。競爭的哲學是只看競爭,不看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