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初
天鵝蛋,學名“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tus),煙臺人稱“大蛤”,為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科、石房蛤屬海棲貝類,貝殼大型,殼質極為厚重。老的個體十分膨脹,大者重可達500 g,二齡貝重123 g。貝殼高6.5~8.5 cm,長8.9-10.4 cm,寬4.5-5.8 cm,殼長大于殼高。兩殼大小相等,但兩側不相等。殼表面灰至深灰色,頂端略帶鐵銹色,表面無放射肋,具粗糙生長輪脈,無光澤,殼內面呈紫色。閉殼時,前端有狹縫狀的足伸出孔,后端有寬短的水管孔。鉸合部寬大,左殼有主齒4棵,右殼3棵。鉸合齒質脆弱,極易脫落。閉殼肌的橫向纖維發(fā)達,受激惹時劇烈收縮可使左右貝殼互相壓碎。足位于軟體部腹側的外套腔中,呈斧刃狀,末端有色素沉著,呈黑褐色。
天鵝蛋僅分布于大連長海縣的海洋島、蘇縣的大耗子島、煙臺的芝罘島、崆峒島及長山八島,為溫帶冷水種,生長適溫16 ℃~24 ℃,常營群集埋棲生活,只露出進出水管的黑色端部,因此較難發(fā)現(xiàn)。生活海區(qū)要求潮流暢通、水質清澈、底棲硅藻餌料豐富的泥沙海底,水深在4~20 m。若遇有觸動,水管便迅速縮入殼內,在底質上留有一個橢圓形的小孔,其深埋度為10~25 cm,并隨季節(jié)及個體大小變化而異。繁殖期6~9月,足的上部非常膨脹,充滿了生殖腺。充分成熟時,生殖腺幾乎占內臟團的70 %~80 %,此時最為肥滿。
在貝類中,一般認為文蛤是“天下第一鮮”?!侗静菥V目拾遺》說:“介類之美,莫過于西施舌。”而天鵝蛋,鮮可與文蛤媲美,形遠比西施舌大。若論肥嫩,天鵝蛋堪稱雙殼綱貝類的佼佼者,入饌早在宋時即有記載,沈括《夢溪筆談》載油烹制蛤方法,即指煙臺所產的大蛤——天鵝蛋?!度R州府志·特產》:“考宋以前萊州有大蛤、牛黃之貢?!闭f明宋以前,大蛤就已成為宮廷貢品。由于分布范圍窄,產量低,物以稀為貴。斧足肉質細嫩,且多滋汁,成菜后爽脆清鮮,可爆、可炒,亦可汆湯,現(xiàn)舉數(shù)款:
油爆天鵝蛋
原料:鮮天鵝蛋肉350 g,鮮辣椒50 g,水發(fā)玉蘭片10 g,料酒5 g,清湯50 g,鹽3 g,濕淀粉25 g,蔥、姜、蒜片各5 g,熟豬油30 g,香油5 g,雞精5 g。
制法:①鮮天鵝蛋肉洗凈,批成薄片;玉蘭片洗凈切薄片;鮮辣椒洗凈,去蒂、去籽,切3.5 cm長段。②天鵝蛋入60 ℃水略汆,立即撈出控凈水,放入五成熱油鍋走一下油,一過即起。③將清湯、鹽、料酒、雞精、濕淀粉共入碗,兌成芡汁備用;油鍋燒成五成熱,入蔥、姜、蒜片和辣椒段煸炒,即放玉蘭片、天鵝蛋,倒入兌汁芡,旺火顛翻成包芡,淋上香油,出鍋裝盤即成。
特點:清鮮爽嫩,咸鮮微辣。
注意:此菜成敗在于火候,稍過即老韌。因成菜裝盤后還有后熟過程,宜留有余地,做到恰到好處。
炒天鵝蛋
原料:鮮天鵝蛋肉350 g,凈冬筍15 g,水發(fā)香菇15 g,蔥白2 g,蒜末2 g,濕淀粉20 g,料酒20 g、白糖5 g,白醬油15 g,雞精5 g,清湯50 g,香油5 g,熟豬油40 g。
制法:①將鮮天鵝蛋肉洗凈,批成薄片;香菇每朵切成3片;冬筍切2 cm長、1.3 cm薄片,蔥白切馬蹄片;白醬油、雞精、白糖、料酒、香油、清湯、濕淀粉兌成芡汁。②將天鵝蛋肉片投入60 ℃的熱水略汆,撈出瀝水;油鍋燒至七成熱,下蔥、蒜煸香,加冬筍、香菇翻炒,烹入料酒,添入清湯燒沸,隨即倒入兌汁芡燒黏,放入汆好的天鵝蛋片,顛翻幾下裝盤即成。
特點:天鵝蛋潔白,冬筍嫩黃,香菇黝黑,相映成趣;天鵝蛋脆嫩鮮爽,風味宜人。
雞湯汆天鵝蛋
原料:鮮天鵝蛋肉400 g,白糖10 g,雞精5 g,白醬油25 g,雞湯1 000 g。
制法:①鮮天鵝蛋肉洗凈,批成薄片,放入60 ℃熱水略汆撈出,用涼雞湯浸泡入味后,撈出置湯碗內。②將雞湯下鍋燒開,加入白糖、白醬油、雞精調勻,濾去雜質,澆在湯碗中的天鵝蛋片上即成。
特點:色澤潔白透明,天鵝蛋肉清鮮脆嫩。
注意:①為求成菜湯色潔白透明,一定要用白色醬油,忌用帶色的調味料。②雞湯的原料除主料雞肉外,還有牛肉、豬里脊、骨架等,其目的為求雞湯味美鮮醇。目前使用的雞多是人工飼養(yǎng)的,鮮味遠不及天然放養(yǎng)的雞,故多加入雞精、I+G等鮮味劑以提鮮。
大連人食用天鵝蛋方法更簡單,將吐凈泥沙的鮮天鵝蛋,洗刷干凈外殼,帶殼入水略汆,待殼微張后迅速撈出瀝水裝盤,蘸調味汁食用;原汁原味,味道好極了;汆天鵝蛋余下的湯,溶有滋汁,用它下面條,鮮美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