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先生:
您好!半月前因為工作上的事去作協(xié)找楊先生,聽楊先生說您就在他對面辦公,便不假思索地請為引見。您辦公室的簡樸出我意料。印象更深的是,交談幾句您就起身繞過寫字臺走到窗前,從窗臺上摸出一把鑰匙出了門;片刻回來,將兩期新出的《山西文學》給了我。您如此珍愛自己主編的刊物,卻舍得送給一個貿然登門的客人,自然令我感動。
兩期刊物從頭到尾都看了,喜歡的每期有一篇:11期侯建臣的《大炸》,12期朱金順的《〈新文學史料〉刊徐志摩日記質疑》。朱文發(fā)在“文壇劍戟”欄目,但通篇未聞戟聲劍影,我偏愛這樣的文字,有一份證據(jù)說一分話,多商討,少責難,平實嚴謹,氣度雍容。我還想,在今天這樣的情勢下,一份刊物能有一篇讓自己喜歡的文章,就值得為她掏腰包;倘若每期都有一篇讓自己喜歡的文章,就值得訂全年的。我相信您有這個本事,所以已通過郵局給編輯部匯了明年的征訂費。祝新年快樂!
衛(wèi)洪平2005年12月23日
洪平先生:
你太客氣了。你是建民的弟弟,見了就格外親切。又是在大單位工作的人,我也愿意讓我們的刊物擴大一點影響。去年的印數(shù)七千多點,今年第一期的印數(shù)達到八千四百份,就是這么一點一點攀升上去的呀。你看,你不是就上當了嗎?祝文祺!
韓石山2005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