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洧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位于祁連山北麓,東連天祝、武威,南與青海三縣相鄰,西接肅北,北鄰玉門、嘉峪關等十縣市,東西長達650公里,為全國縣界之最。全縣面積2.5萬平方公里,居住著裕固、藏、蒙、漢等十幾個民族,其中裕固族為全國獨有民族。
位于肅南東端的皇城草原,曾是元代永昌王只必鐵木兒牧馬和避暑的地方。這里南依巍峨的祁連,北傍清澈的河流,三面是水草繁茂的牧場,是甘肅省草質(zhì)最好的牧場。
馬蹄寺風光旅游區(qū)在張掖市南65公里的祁連山中。群山環(huán)抱,林深似海,瀑布飛懸,洞窟遍布,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渾然一體。
馬蹄寺石窟群有北魏、隋、唐、宋(西夏)、元、明、清不同時期的洞窟30余個,保存有珍貴佛像500余身,壁畫1 200多平方米,分布綿延在數(shù)十里峻拔的懸崖峭壁間,極為恢弘壯觀。
普光寺又名馬蹄北寺,為藏傳佛教寺院。清康熙皇帝御賜“青蓮筏”紅底金字匾額,金鑲紫檀塔一座。乾隆皇帝御賜黃龍袍一件,馬鞍一副,皇后用過的被褥一套,漢、藏、蒙三種文字的經(jīng)卷一包。三世達賴喇嘛曾來此寺朝覲,為河西佛教圣地。
蘭花坪上的劍劈石,天造地設,中間只能容一人鉆過,據(jù)說,凡鉆得過的人必交好運。
隱藏在深山林草中的試劍石,相傳是藏族英雄格薩爾王與阿育王、單于王試劍留下的遺跡,巨石裂縫,悄然中開。
金塔寺是馬蹄寺重要石窟之一,坐落在馬蹄寺南20公里處。這里奇峰凌空,松柏蔭翳。石窟開鑿在距地面60多米的峭壁上,從溝底攀登需經(jīng)210個臺階。東西二窟并排而立,保存有自十六國北涼以來的彩壁260余身,壁畫600余平方米。東窟內(nèi)的高肉雕飛天造型美,質(zhì)感強,圓雕和浮雕完美結(jié)合,懸空于壁間,精美絕倫,為驚世之作。
馬蹄寺自然風景如畫。蘭花坪,青草碧綠,馬蘭盛開。富有濃郁裕固族風格的演藝廳內(nèi)展示著熱情奔放的裕固歌舞。入夜,篝火陣陣,長袖旋舞,清音婉轉(zhuǎn)。遠處,一條瀑布飛流直下,白練懸天,聲震松林,銀珠濺落,水霧四散。深山飛瀑是絲綢古道上少見的景致。蓮花峰如五朵盛開的花瓣嬌嫩欲滴,分外迷人。一條長龍橫空而臥,臥龍回首叫人浮想聯(lián)翩。賽馬場上赤兔嘶風、烏騅掣電,射箭場上弓滿弦長、利箭如飛,民族體育項目表演生動活潑、詼諧生趣。
康樂草原紅石窩鄉(xiāng)境內(nèi)的康隆寺國際狩獵場,場區(qū)2 400平方公里,為甘肅省內(nèi)三大國際狩獵場之一。獵區(qū)內(nèi)飛禽走獸縱橫馳騁,氣候適宜,易于捕獵。海拔3 700米的“七一”冰川,距嘉峪關市區(qū)116公里,是世界上距城市最近的冰川,也是最理想的觀賞冰川世界的觀景點。遠望銀河倒掛,白練垂懸,冰清玉潔,晶瑩閃爍;近觀冰舌斜伸,冰墻矗立,冰簾長吊,冰斗深陷。驚、險、奇、美形成了“七一”冰川的天然景觀。攀、爬、滑、溜又是“七一”冰川的娛樂項目。
祁連山中的文殊寺,相傳是文殊菩薩顯圣的地方。這里峰巒疊嶂,林木茂盛,涌泉突噴,景色宜人。文殊山石窟和寺院依山勢建造在前后山兩個區(qū)域。石窟最早開鑿于魏晉時期,寺廟建于唐貞觀盛世之際,前山和后山有大小寺院廟觀360多處,石窟70余座,依山走勢,錯落有致,雕梁畫棟,塑繪精巧;后山洞窟星羅棋布,百孔有余,壯麗非凡。觀、寺、院比比皆是,殿、亭、閣前后遍布,民間稱之為“小西天”。
大漠邊緣的明海古城,始建于漢唐時期。明灣湖,裕固人稱為“海子”,水面碧綠,水草豐茂,水鳥翱翔,是蒼天鑲嵌在大漠中的一顆碧綠的寶石。
縣城南邊東柳溝風光旅游區(qū)內(nèi),雪峰晶瑩耀眼,森林茂密蒼郁,山溪歡騰不息。帳篷點點,歌聲陣陣,飲酒品歌,吃肉賞舞,宛入仙境。夾心灘上的西路軍烈士紀念碑高聳入云,巍峨壯觀,記錄著1937年紅軍西路軍將士鏖戰(zhàn)肅南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歷程??禈芳t石窩,是西路軍最后一次軍政會議召開的地方,這里山石聳立,山峰挺拔,象征著紅軍英勇頑強的精神不倒!
綿亙于祁連山北麓,海拔2 000米~3 800米的肅南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是一道絢麗燦爛的風景線。南北寬約5~10公里,東西長約40公里,總面積約300多平方公里,被權威專家認定為全國最大的干旱地區(qū)丹霞地貌。
千里祁連接佳客,遼闊草原候貴賓,裕固兒女情意長,搭起彩門迎親人。壯麗山河景色秀,狂歌勁舞揮彩綢,青稞美酒手抓肉,遠方的客人請你們看個夠、賞個夠、玩?zhèn)€夠、聽個夠、吃個夠、喝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