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生
以前,我們江海平原上的農(nóng)家有幾戶沒有石磨?我忘不了那圓圓的沉甸甸的石磨,轉啊轉啊,磨縫里就轉出了一圈圈碎碎的粉粉的糝兒,也轉出了長輩們一聲聲無奈的嘆息。糝兒價格低廉,所以是窮人的忠實伙伴,糝兒粥碗里盛的,是一代代的清貧生活!
糝,歷來不登大雅之堂,難怪很多人對這個“糝”字感到陌生,誤以為“糝”就是“麥犧”;其實,“糝”比“麥粞”更碎更粉。“糝”方言讀“彩”,權威的《辭海》、《漢語大字典》注音為“sǎn”,但二書注釋為“飯?!眲t有些不妥。
大麥可以磨糝,元麥可以磨糝,但人們普遍食用的還是價廉物美的玉米糝,特別是剛上場的玉米糝分外受歡迎,夏天吃新玉米糝兒粥就是吃時鮮。白玉米糝兒晶瑩、粘稠,而黃玉米糝兒噴香、爽口,最受人們青睞。夏天的傍晚,毒熱的太陽下山了,涼風習習吹過來,捧一碗涼透的玉米糝兒粥慢慢吃,絕對是一種享受;金黃的糝兒粥面上氤氳著縷縷新糧香實在吊人胃口,有一只咸鴨蛋在旁佐餐更是錦上添花。
自從2002年我們江蘇如皋舉辦了中國長壽文化節(jié),糝兒粥和健康長壽掛上了鉤,就人氣飆升,八面風光了?!凹R兒粥,米打底,一喝喝到九十幾”,“糝兒粥灌灌,養(yǎng)得像判官”,這些鄉(xiāng)諺如流行歌曲一般搖搖滾滾進了千家萬戶。長壽研究所的專家們不厭其煩地介紹說:玉米含蛋白質、淀粉、葡萄糖、煙酸、泛酸、生物素、胡蘿卜素、維生素B族類、維生素E和鈣、鎂、鋅、硒等微量元素。玉米中的賴氨酸、維生素C、胡蘿卜素、泛酸、生物素都有明顯的防癌、抗癌作用;玉米中富含硒,其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500倍,可以防止致癌物質在人體內形成。百歲老人血液中硒的含量是
一般人的3倍!老實說,這素那素的是科學家的干活,這酸那酸的老百姓也弄不很清楚,但是只要一說到能防癌抗癌,老百姓就一千個擁護,一萬個支持。享譽海內外的齊國力教授做講座時說得更有聲有色:美國醫(yī)學會做了個普查,發(fā)現(xiàn)原始的美國人、印第安人沒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發(fā)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在美國我堅持6年了,每天喝玉米粥。我今年70多歲了,體力充沛,精神飽滿,嗓音洪亮,底氣十足,而且臉上沒有皺紋。什么原因?喝玉米粥喝的,信不信由你。你喝你的牛奶,我喝我的玉米粥,咱們看誰活得長!——我們老百姓就巴望個延年益壽,好好過過改革開放帶來的舒心日子。
陜西商洛的友人跟我幽了一默,說玉米糝兒粥的眾多本家兄弟插隊在他那里。他那里的糊湯系列就是“以玉米糝為主料,佐以其他”,佐以什么就叫什么糊湯,如蠶豆糊湯,豇豆糊湯、花生米糊湯、紅薯糊湯、菜糊湯、麥仁糊湯,林林總總。友人還眉飛色舞地說,當年李白成兵敗南原,屯兵商洛,休養(yǎng)生息,就是靠這糊湯。義軍雖面帶菜色,但個個身瘦骨硬,肚癟力雄,偏堿性的糊湯什么的,使他們攻城如猛虎,所向披靡,直取北京。他儼然以營養(yǎng)學家的口吻解釋說,大魚大肉系酸性,五谷雜糧呈堿性;酸性食物吃多了,人便發(fā)悶、發(fā)胖,肌體死板,沒有力氣;而略呈堿性食物營衛(wèi)的堿性體質,胖瘦適中,肌肉活泛,精力旺盛,思維機敏,耐力、暴發(fā)力、抵抗力、耐熱御寒力、抵擋紫外線輻射力、應變力都見優(yōu)顯長。原來闖王進京的秘密在這里。
但有一則鄉(xiāng)諺說:糝兒粥養(yǎng)了人一世,卻落不到個好名聲。我以為,要說這是指桑罵槐的牢騷話,那另當別論;要說這是指沒有人夸獎過糝兒粥,那不是事實。歷史上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說“炊糝佐以粳米為餐,補精益氣”。唐代醫(y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上亦曾談到糝兒粥在食療和養(yǎng)生方面的積極作用?,F(xiàn)代科學家更是眾口一辭,稱贊糝兒粥在營養(yǎng)和保健方面的杰出功能。最近訪問廣西巴馬的記者說,巴馬69名百歲老人一日三餐終生以玉米粥為主,同時搭配雜糧、飯豆、綠豆交替食用,那里的老人就是離不開玉米粥。還說日本科學家對粥做了一個氧化還原能的檢測,同是大米加水在東京測得45,香港測得37,上海測得28,廣州測得31,南寧測得49,巴馬縣城測得129,長壽老人家的大米粥測得250,玉米粥則是480。這一現(xiàn)代科學實驗更權威地證明,巴馬水好,玉米粥棒!又說,國際自然醫(yī)學會近年來跟蹤調查中國的兩個世界級長壽鄉(xiāng)后認為,正是長期不變的以自產(chǎn)雜谷類為主的低熱量、低蛋白飲食方式,使這些長壽鄉(xiāng)繼續(xù)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至于鄙夷糝兒粥,那是舊社會達官貴人的愚昧和無知偏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糝兒粥的確是窮苦人的貧寒寫照,但如今中國人喜笑顏開地捧起糝兒粥,那已是現(xiàn)代科學生活方式和合理飲食結構的世紀見證了!
(編輯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