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友 白恨水
一提到品牌,中小企業(yè)羨慕得不得了??梢坏┱f要自己創(chuàng)個品牌,老板紛紛搖頭:太奢侈,那是大企業(yè)才能搞的,我哪兒有那么多錢?其實,建設品牌是漸進的、與企業(yè)是自始至終相伴而生的。沒有哪個企業(yè)做大后才說:“現(xiàn)在開始建品牌吧!”當年,在產量不高、名氣尚無的時候,海爾掄大錘砸不合格冰箱時就已經開始做品牌了。大品牌都是從小品牌發(fā)展而來的,所以,中小企業(yè)也可以做品牌。中小企業(yè)如何才能有效地建起強勢品牌呢?
一、必須走出打造品牌的兩個誤區(qū):
誤區(qū)1:以銷量代替品牌。品牌太虛,看不見摸不著,做銷量才最實惠、最有效。占領市場無疑是重要的,但這不夠,更重要的是要占領消費者的心。只有讓你的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擁有地位,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產品相似,只有品牌使它變得不一樣,否則,過不了多久模仿者來了,怎么辦?到那時再想做品牌就晚了。
如果做品牌不是為了銷售,品牌能當飯吃嗎?其實做品牌也是為賣產品打工。品牌高雅,其他銷售手段也不能低俗,況且現(xiàn)在的競爭環(huán)境只有靠品牌才可以拉動銷售!事實上在其他營銷手段漸漸失效的情況下,加上品牌才行!
建設品牌是理性的、科學的過程。一個品牌的塑造過程,就是一個企業(yè)的提升過程。一個品牌被市場、被消費者認可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企業(y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過程。正確認識,走出誤區(qū),樹立正確的品牌觀念,再小的企業(yè),都會走向成功!
誤區(qū)2:打造品牌是漫長的。錯了!有價值的品牌甚至是百年品牌,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這些品牌當年是緩慢成長的,更沒有人否認新興品牌,如“三星”、“微軟”不是品牌。我國搞市場經濟不足三十年,難道能夠說“海爾”、“聯(lián)想”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不是做品牌,百年之后他們才有資格稱做品牌嗎?品牌之路不是成長的漫長、人們接受的漫長,而是方法不盡正確而走了許多彎路導致的漫長,品牌樹立起來之后堅持和維護的漫長。相反,大多數(shù)情況是,如今的大品牌如果當年不是快速建立起品牌,早被對手打死了。
品牌是完全可以比較快地建立起來的。做品牌,是在做與消費者的關系,是給產品塑造一個靈魂,這個靈魂是用歷史、用情感、用文化塑造出來。比起討論塑造品牌的時間長短來說,討論如果做品牌的內容更重要。
二、中小企業(yè)做品牌需要的四個條件
1.好產品。消費者是通過產品感知品牌、接受品牌的,在每一種消費需求面前,都有無數(shù)的產品等候著“上帝”的垂青,所以,產品必須經得起消費者挑剔,這是做品牌的基礎。中小企業(yè)做品牌一定要植根于產品這個基礎,品牌源自產品,高于產品,消費者最初的品牌體驗就是從產品中得到的。海爾的品牌美譽,就是從當初叫利渤海爾時始終如一的高質量和超前的優(yōu)質服務中得來的。如果沒有一流的、可信賴的產品或服務,再好的品牌也無所依托,無從建造。
俗語說,打鐵必須自身硬。中小企業(yè),在沒有條件全方位整合多種資源大規(guī)模投入做品牌的時候,那么在產品的方方面面就必須做得過硬、到位,最根本的是要比現(xiàn)有同類產品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好產品有兩個秘訣:第一,創(chuàng)新性的產品,能滿足消費者從未滿足過的需求。比如,前些年出現(xiàn)的一種產品——晾衣架,這個產品是為了方便樓房住院戶在陽臺上晾衣服用的,升降自如,風刮不掉,這個產品優(yōu)點和用法一看就能接受?!皯僖隆迸屏酪录苤豢壳篮徒K端鋪貨就打開了銷路,品牌也在經銷商和消費者中不知不覺地樹立了起來。做這種產品品牌要注意的要點是,市場動作要快,要盡可能地快跑,跑得遠一點,因為模仿總是難免的,關鍵是要與模仿者拉開距離。第二,日常常用、價值不高、反復購買性強的產品。比如“恰恰”瓜子,就因為好吃,好吃就再買,好吃就讓別人也吃,沒做廣告就火遍全國。有限的一點廣告是后來做的,是火上澆油——更火了。別看瓜子不起眼,但是做的是大市場大品牌!
2.好理念。好產品是品牌的依托,好的經營理念則是建設好品牌的思想源泉、文化源泉。急功近利者做不長品牌,一個企業(yè)如果過分追求短期利益,就會導致只重視品牌知名度,忽視品牌美譽度,銷售換來了金錢,卻沒有換來消費者滿意和忠誠。許多貌似強大的企業(yè)和品牌,像流行歌曲,火一陣兒就再無人問津了;缺少商德的企業(yè)做不了品牌,像藍田,他們壓根兒就沒打算好好做市場,什么品牌呀、產品呀,只不過是在股市套錢的道具;還有的即使有好品牌也會被毀于一旦,像南京的冠生園。
3.善借力。對于大多數(shù)中小企業(yè)來說,建設品牌還是一項新工作。市場調研、市場分析與評估、品牌定位、品牌營銷與傳播……這是一般企業(yè)難以自己完成的,所以借外力是條捷徑。品牌建設是一門研究消費者與產品關系的學問,需要從外向內看品牌,局外人往往能夠更客觀、更科學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借”是省錢又有效的辦法。
毛線這種商品很特殊,一是季節(jié)性強,進原料和資金周轉周期長,數(shù)額大。二是到消費手中的是毛線,不是最終產品衣服,在品牌認知上經銷商和零售商的作用比消費者更重要。新利公司資金不足,沒有渠道和終端,硬是靠“借”的辦法做成一個名牌。新利公司為了借渠道終端,每年初夏召開一次經銷商訂貨會,300多人全部由新利包專機飛昆明,白天游玩,晚上研討工作。營銷戰(zhàn)術請經銷商暢所欲言,產品定價由經銷商說了算,為此專門成立了由經銷商代表組成的新利毛線定價委員會。大家彼此開誠布公,定好價格,然后新利公司請經銷商訂貨,凡現(xiàn)金訂貨者都有返利,多訂多返。由于新利公司敞開心扉把經銷商當作一家人的做法,經銷商每年都會放心地訂貨。到了秋季,貨到了,這可是現(xiàn)金進貨,利潤空間又大,所以經銷商就會賣力地推銷新利毛線。新利公司在看不到硝煙的戰(zhàn)場上把新利品牌打了出去,借渠道擠進了原來靠高投入才能擠進的只有大品牌參與競爭的平臺。
看好掌上電腦的市場前景后,恒基偉業(yè)公司整合了一批生產掌上電腦的中小企業(yè),利用自己的渠道和網絡,推出“商務通”這個品牌,一舉成為國內掌上電腦老大。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耐克公司自己從未生產過一雙鞋,卻大把大把地從運動鞋上賺鈔票的事早已盡人皆知。
4.可以先做貼牌。格蘭仕微波爐就是在強手如林的中外品牌的夾縫中兢兢業(yè)業(yè),由小到大成長起來的,當初,他的微波爐也許不算最好,但是中國老百姓能用得起。廣東格蘭仕企業(yè)(集團)公司從1993年試產微波爐,給歐洲的一些企業(yè)做貼牌生產,現(xiàn)在格蘭仕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爐生產基地。2000年初,國家權威部門評估,格蘭仕的無形資產達101億元,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最有價值的品牌之一。
對于這種策略,有人認為這是“替他人做嫁衣裳”,油水都被別人撈去了,自己只能喝到“刷碗水”。這樣會走不出其他品牌的陰影,永遠也創(chuàng)不出自己的品牌。持這種觀點的人忘了這樣一個基本的事實,對中小企業(yè)來說,在產品無法打入市場,生存都有困難的情況下,采用“非品牌化”策略或“放棄品牌所有權”策略,雖然有喝他人“刷碗水”的味道,但是能使企業(yè)得到生存和發(fā)展,這是硬道理,暫時喝喝“刷碗水”又何妨。格蘭仕的發(fā)展模式對國內企業(yè)有很好的借鑒意義,貼牌做多了也就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爐生產基地。人們都知道有個格蘭仕,也知道很多品牌的微波爐其實就是格蘭仕生產的,到這時候,格蘭仕不需要花費多大的力氣去就打響了自己的品牌,更重要的是,在做貼牌時,不僅可以賺到自己原先賺不到的錢,還可以學到知名企業(yè)的經營方法和經驗。放棄品牌本身就是一種品牌策略,它不是要永遠地拋開品牌,更不是對品牌的否定,而是要中小企業(yè)先把遠大的夢想暫時放在一邊,踏踏實實把自己做大做強,以積蓄可以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力量,暫時放棄是為了來日更好的擁有。在品牌的困惑面前,中小企業(yè)需要的不僅僅是執(zhí)著,還要有側面迂回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