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中有一種特殊的引用,它既不是擷取主要意思,書面上卻不加引號的“暗引”,也不同于那種直錄式的“明引”。其特征有二:1.引用的文字融于篇章之中,上下渾然天成,無斧鑿之痕;2.明引此言,暗取彼言之意,極具含蓄美。如周恩來的《大江歌罷掉頭東》中,“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其中“大江”即是明引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中的“大江”,暗取全詞“借遙想古代英雄表現(xiàn)自己渴望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宏偉志向”之意。由此可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唱罷渴望為國家建立偉大事業(yè)的悲壯之歌,滿懷激情前往日本深入、細密地研究各種科學(xué)來拯救祖國危亡。這足見其“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遠大志向。這種特殊的引用大致有三種情況:
一、明引此句,暗取彼句之意
如: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逼渲小扒嗲唷眱删涿饕对娊?jīng)·鄭風(fēng)·子矜》中“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之句,暗取其下“縱我不住,子寧不嗣音”之意,表達了作者求賢若渴之心和“責(zé)其忘己”之情。四句詩可理解為:我心中的賢才啊,縱然我沒有去請,你們怎么就不給我通個音訊呢?只是因為你們的緣故,我沉吟憂思到今天。
二、明引篇名,暗取全篇之意
陸游《書憤》中“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其中“出師一表”,陸游明引諸葛亮《出師表》的篇名,暗取全篇堅決北伐、興復(fù)漢室、統(tǒng)一全國之意。從而表達了詩人力主抗金、收復(fù)失地的愛國熱情。這兩句可理解為:《出師表》中諸葛亮那種北定中原、統(tǒng)一中國的大志真是聞名于世,千百年來,誰能與諸葛亮相比呢?
再如王維《渭川田家》中“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中的“式微”,王維明引《詩經(jīng)·邶風(fēng)·式微》的篇名,暗取篇中“胡不歸”之意。這兩句即可理解為:置身于這農(nóng)家樂中,我真羨慕田園的閑逸生活,帳然高吟“何不歸田呢”?
三、斷引此詞,暗取彼詞之意
李白在《秋登宣城謝眺北樓》中寫道:“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詩中“散發(fā)”是詩人斷引《后漢書·袁閎傳》“延熹末,黨事將作,閎遂散發(fā)絕世?!卑等∑湎碌摹敖^世”之意,即離開塵世歸隱。這兩句可譯為:人活在世上不能適合自己的心意,明天就乘一葉扁舟,歸隱江湖而去。
(楊同秀,山東濟寧任城區(qū)許莊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