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王美琴
目前,學校的統(tǒng)一考試多,定量分析多;編制試卷憑經驗的多,靠剪輯的多;商業(yè)性的單元練習多,舊題多。這在相當程度上助長了“題海訓練”,很多教師已經不會編擬試卷了,這會大大制約教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提高教師鉆研作業(yè)與試題的編制能力顯得特別重要。于是,我們組織了一次小學語文教師命題競賽活動。
一、活動的過程。
1.試卷征集??h教研室發(fā)出通知,對命題范圍、命題要求、文本格式以及活動組織方式,提出明確要求。由各鄉(xiāng)鎮(zhèn)中心校組織相應的評選活動,推薦代表本鄉(xiāng)鎮(zhèn)水平的試卷。要求每份試卷附命題意圖說明。
2.專家初評。一個月后,縣教研室組織專家組對各鄉(xiāng)鎮(zhèn)推薦上來的試卷進行初評。評價主要看試卷結構、命題意圖說明、評分解析與反饋三方面??傮w上要求命題能“體現先進教學理念,能從基礎知識的鞏固、現有能力水平和學生發(fā)展?jié)摿Φ慕嵌?,全面關注學生的學習”。通過初評確定7份試卷作為一等獎備選,擬通過現場“說卷”與答辯后,再差額確定一等獎。
3.現場陳述與答辯。兩天后,縣教研室將全體命題者、部分鄉(xiāng)鎮(zhèn)教研組長與骨干教師集中起來,組織現場“說卷”與答辯活動。
這一環(huán)節(ji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命題意圖與試卷結構特點的總體闡述,使大家對試卷有大體的了解;典型試題例說,即對卷內較有個性的題目進行介紹展示;試題缺陷的分析與改進設想,即在命題到現場陳述期間,命題者肯定還有改進的思考,可在此時提出來;場內質疑,即現場教師針對命題者的陳述提出問題,場內人員、命題者共同討論析疑。
4.群眾評點。在陳述和答辯后,請三方面人員發(fā)表評論意見。小學語文學科專家從學科課程標準出發(fā)分析評價思路;教育研究專家重在挖掘這種評價研究方式的價值與導向;而一線教師代表從學科教學與考試評價如何結合的角度進行剖析。
5.試卷改進。研討會后,我們要求命題者對照質疑評點過程中形成的共識,對試卷進行修正、潤色。由縣教研室將改進后的試卷復制交流,并要求命題者寫一則活動感受,為后續(xù)研究提供素材與思路。
二、活動的啟示。
1.實用性。當前,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強烈愿望與一般教研活動的吸引力逐漸減弱之間已形成矛盾。本次教研活動則力求解決這種矛盾。從組織者的角度來看,本次教研活動從教師和教學的需要來設計和展開;從教師的角度看,活動具有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活動的內容看,涉及考試評價這一熱點,而且緊密聯系教師的工作實際,因此對一線教師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通常,教研活動的內容選擇往往有兩種傾向,一是強調理論的前瞻性,教師難以準確地理解與把握,難以轉化成教學行為;二是關注某種教學模式的模仿,缺少創(chuàng)新。這次基于命題競賽來組織的教研活動,避免了兩種傾向,又兼顧了教師的興趣,滿足了教師的需要。
2.競賽性。競賽性的教研活動能有效地激發(fā)參與者的熱情。傳統(tǒng)教研活動的主角是臺上的表現者,臺下人更多的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參與活動。而在競賽性的活動中,每個人都是競爭者,參與者自始至終都在主動地思考,大家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試卷。特別是在現場陳述的過程中,許多命題者把自己的試卷與陳述者的試卷進行比較,多角度提出問題,教研組長與骨干教師對比平常的命題考試問題,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這種互動,促進了全體參與者命題水平的提高,就一些爭論性問題形成了初步的共識。
3.延伸性。通常,教研活動的主角是“現場表演者”,演員少,觀眾多,而本次活動是觀眾與演員一樣多,所有參與者都是主角。
如果說現場陳述環(huán)節(jié)是一個主體工程,那么,此前的命題,所有參與者就已經介入了活動。陳述活動結束后,命題者還要繼續(xù)修改試卷,其他命題者還要寫反思體會,使活動效果保持一種延伸。不因現場活動的結束而結束,這也正是群眾性教研活動的真正價值所在。在參與人員眾多的情況下,把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相結合,是一種靈活有效的教研活動組織策略。
4.生成性。傳統(tǒng)教研活動在活動前過度的“充分準備”往往會掩蓋研究的主要問題,容易導致教研活動現場情景與實際教學情景相去甚遠,有的還有“作秀”之嫌。而本次活動把生成性問題當作資源,始終尊重研討活動中生成的問題。
三、關于后續(xù)改進的思考。
這次嘗試,確有成功之處,但還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1.在學科命題競賽結果評出后,若能邀請其他學科的骨干教師一起參與評點,跳出學科來討論評價,互相之間會有更大的啟發(fā)。
2.增加“說卷”的人員。選擇參賽者中15%的優(yōu)秀者來介紹自己的命題設計,還不夠多。許多命題中的常見問題還難以暴露出來。
3.在命題前應先組織命題方面的專題講座。我們發(fā)現許多教師不了解一次規(guī)范命題的基本程序,這是在設計活動時未曾預料到的問題,導致試卷規(guī)范問題十分突出。
4.在教師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提供相關材料,組織現場命題比賽,可能更有競爭性和真實性。
(作者單位分別系浙江省仙居縣教科所、仙居縣城關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