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李時珍一直錯到中國藥典

      2007-05-30 10:48:04陳長青
      南風窗 2007年14期
      關鍵詞:歌訣本草綱目李時珍

      陳長青

      在用藥劑量與藥方配伍方面長期鮮有作為的藥典,與實踐脫節(jié)、自身前后矛盾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盡管現在的《中華本草》收載中藥8980味,但一個中醫(yī)師在臨床處方中常用到的藥物,一般不會超過兩三百味;而所治療的范圍,卻幾乎囊括內、外、婦、兒、皮膚等各科疾病。為什么?其秘密一個就是中藥的劑量不同,第+就是組方的配伍變化。

      所謂古中醫(yī)的復興,題中應有之義就包括厘清金元以來,中醫(yī)在用藥上積累的問題,重新認識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吨袊幍洹冯m幾經修訂,其中的部分內容卻因為與實踐脫離,而被中醫(yī)界視為掣肘,330多位全國中醫(yī)名家最常用的12種藥材的劑量,均高出藥典規(guī)定數倍。

      《本草綱目》的一語之失

      說到中醫(yī)藥,很多人自然會想到李時珍。

      《本草綱目》吸收了歷代本草著作的精華,盡可能地糾正了以前的錯誤,并有許多重要發(fā)現和突破。正是由于《本草綱目》的巨大成就,使其觀點對后世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李時珍在書中說:“今古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敝嗅t(yī)院校的中藥、方劑教科書也認為:自明清以來,我國普遍采取16進位制的“市制”計量方法,即1市斤=16兩=160錢。從1979年起,我國對中藥計量統(tǒng)一采取“公制”,即1公斤=2市斤=1000克。為了處方和配藥計算方便,又規(guī)定按照以下的近似值換算:1市兩(16進制)=30克;1錢=3克;1分=0.3克;1厘=0.03克。

      經過以上的演變,我們現在便把古代處方中的一兩,統(tǒng)統(tǒng)當作一錢,也就是3克。

      然而問題恰恰就出在李時珍這句被后世至今奉為圭臬的話。

      中醫(yī)四大經典之一的《傷寒論》,被稱為中醫(yī)治療危急重癥和疑難病的典范。書中所載的113個處方,都是具有奇效的經典配方,被后世稱為“經方”,其用藥量絕大多數都是按兩計算的。

      可惜的是,由于《傷寒論》成書于東漢末年(約公元200~210年),此后戰(zhàn)亂頻繁,該書流失民間800余年,其間各個朝代度量衡制迭經變化,使得這一極為寶貴的藥物劑量經驗未能流傳下來。

      但1981年的考古發(fā)現卻揭了謎底。當時考古出土的東漢大司農銅權,是漢代國家鑄造的法定衡器,現藏于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大司農銅權重2996克,按照當時一個銅權重為十二斤計算,每斤是2996÷12≈249.7(克)。按照這個重量來折合,一兩應該是249.7÷16≈15.6(克)!

      山西李可老中醫(yī)認為:這個換算標準經臨床驗證,真實可信。凡用經方治大癥,一定要掌握好經方的基礎有效劑量,一次用足,大劑頻投,日夜連服,方能阻斷病勢,解救危亡。對付急危重癥,低于此量則無效,或緩不濟急,貽誤病機,誤人性命。

      中藥不傳之秘在于量

      既然是東漢著作,那么它的用量理所當然地應該按東漢時的重量來折合??墒且徽酆希瑔栴}就弄大了。因為按《傷寒論》中炙甘草湯生地黃用1斤來折合生地黃可用約250克,這就大大超過了《中國藥典》所規(guī)定的用量。按東漢的劑量治好1000個人沒事,但只要有一個人出了問題,就吃不了兜著走,衛(wèi)生局就會處理。為什么呢?因為藥典不支持,沒有法律依據。許多中醫(yī)幾乎每天都面臨著這樣的選擇煎熬:到底采用對病人有效有益的劑量,還是遵守藥典的規(guī)定明哲保身?

      所以,上海的柯雪帆老中醫(yī)盡管也“知道”《傷寒論》的劑量就應該是東漢時的那個劑量。這個“知道”不但有前述考古的依據,而且還有臨床實際的依據。因為炙甘草湯按照現在1兩等于3克的常規(guī)用量來治療心臟病的房顫,房顫就是無法扭轉。而一旦用回東漢時的劑量,生地用到250克,劑量一變,火候就不同,房顫很快就轉復成正常的心律??墒?,柯老還是要強調一句:“應以中國藥典所規(guī)定的用量與中藥學教科書所規(guī)定的常用量為依據?!辈粡娬{這一句,出問題打官司,10個柯老也不濟事。

      難怪過去日本學者要感嘆:“漢方之不傳之秘,在劑量上!”

      自從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出“古之1兩,今用1錢可也”之說后,便把張仲景的1兩等于15.6克變成了1兩等于3克,縮小了5倍之多!并且數百年來,已成定律。

      不管你是有考古實物的證實,還是有臨床實踐的證明,我們的教科書和國家藥典雖然一版再版,直至2005年的最新版,就是不改,仍然頑固堅持“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

      這就造成如李可老中醫(yī)所說的結局:習用輕劑,固然可以四平八穩(wěn),但卻閹割了仲景學術的一大特色。沿襲至今,遂使中醫(yī)優(yōu)勢變?yōu)榱觿荩荒堋罢{理”身體,丟掉了危急重癥的陣地。

      “十八反”的歌訣之誤

      在中藥藥方配伍方面,問題也頗多。進過中藥店的人常常會在店內墻上看到“十八反”的歌訣:“本草言明十八反,半樓貝蘞芨攻烏,藻戟芫遂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p>

      自從金元時期醫(yī)學家張子和將中藥“十八反”編為歌訣以來,此后的《本草綱目》、《醫(yī)宗金鑒》等本草書廣為傳抄,高校教材、中藥專業(yè)書籍均將十八反列為中藥處方的配伍禁忌,沿襲至今,被寫進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

      對“十八反”歌訣,每一個學中醫(yī)的都會背得滾瓜爛熟,深恐處方時犯了配伍禁忌。筆者剛出校門做醫(yī)生時,也認為反藥同用,就會發(fā)生劇烈的毒性反應;會造成輕病轉重、重病轉危、危病即亡,因而對“十八反”戒心極重。

      這樣就造成了正如當代名醫(yī)何紹奇所說的局面:千百年來,此歌訣父以傳子,師以授徒,學校以教學生;藥房見有“反藥”,則拒絕配藥。致使許多有“反藥”的能治疑難重癥的奇效良方,被束之高閣!至于醫(yī)生因用“反藥”救人而負屈含冤者,更不知有多少!

      記得2000年最初拜李可老中醫(yī)為師學習的時候,每因白天所開處方中用了附子配半夏、海藻配甘草,而于睡夢中驚出一身冷汗,直到數日后患者又來復診,并告知病情明顯好轉,自己多日懸著的一顆心才落回肚子里。因為此事關乎病者生死,關乎醫(yī)者飯碗,哪能不慎?

      在理論上,“十八反”之說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

      首先,“十八反”是從傳統(tǒng)中藥理論上的性味歸經和功效上的相反?或是從配伍后產生新的毒性成分的現代化學成分意義上的相反?并沒有從理論上講明白。例如,半夏、貝母、瓜蔞、白蘞等同反烏頭,前四種藥是不同種屬的植物,其功能性味主治也各異,化學成分各不相同,豈都有反烏頭的道理!海藻與昆布的種屬和性味主治都相同,且二者常常同用,為何海藻反甘草,而昆布不反甘草?

      其次,對于“十八反”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相反”毒性甚至死亡事故,前人并沒有留下具體記載,留下的只是一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歌訣警句。所以,很有可能是前人在實踐中把偶然發(fā)生的毒性事件當作了必然。

      還有一些有大毒的峻藥,即使不與其他藥配伍,本身都會因用量過大,或煎服法不當,或患者體弱,而出現中毒,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十八反”之說,也可能是在上述情況下的錯誤判斷。

      尷尬的藥典

      從臨床實踐來看,歷代就有許多尊重科學,敢于實踐,具有臨床經驗的醫(yī)家對“十八反”廣泛應用,已使之成為一支攻克疑難頑癥的利器。

      古代處方中用反藥者,首推“醫(yī)圣”張仲景,他在甘遂半夏湯和赤丸兩張?zhí)幏街芯透仕炫涓什荨躅^配半夏。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其所著《千金方》中用反藥的處方多達數十方。明代的《普濟方》收載了248個反藥方子,可以說是對公元15世紀以前反藥方劑的總結。

      正所謂用反藥者,“古人立方,每每有之”。

      現代有四川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林通國教授,一輩子從事相反、相畏藥物的研究,并由此創(chuàng)立了中醫(yī)拮抗療法。他將十八反所有藥物熔于一爐,研制出拮抗丸,可治咳嗽、肺癆、胸痹多發(fā)性硬化癥等。并且以身試藥,通過自己和全家人試服;同時通過動物實驗,證實該藥對動物內臟亦無損害。

      山西名醫(yī)李可所創(chuàng)的攻癌奪命湯,其配方就以海藻、甘草為主藥,臨床運用40年。

      江蘇名醫(yī)朱良春亦從來都是有斯癥用斯藥,當用則用,不受“十八反”、“十九畏”之類成說的約束。

      如果拘于“十八反”之說,一方面,許多古方包括張仲景的名方都得不到運用,勢必使許多好的經驗被廢棄、失傳,使中醫(yī)臨床失去一支攻克疑難頑癥的利器;另一方面,中藥配伍中很可能存在真正相反的藥,它們被誤用后會有中毒、甚至死亡的危險,由于拘泥“十八反”會讓我們忽略它的存在,反而會阻礙對那些可能存在的、真正相反藥物的進一步認識和探索。

      僵化的認識與教條的思維,如果以科學、法律的面目出現,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大。讓廣大的中醫(yī)藥工作者盡快擺脫尷尬的兩難處境,是對人民的健康真正負責的表現。

      (作者為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博士)

      猜你喜歡
      歌訣本草綱目李時珍
      愛上《本草綱目》 不只因為健身操
      少先隊活動(2022年9期)2022-11-23 06:56:32
      解碼李時珍
      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 and Medicated Serum on Castrated Dry Eye Animal and Cell Models
      Silkworm Extract Ameliorat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otects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s in Rats
      Fabrication of A Folic Acid-Modified Arsenic Trioxide Prodrug Liposome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tivity
      中國藥神李時珍
      少林拳法二十講
      少林與太極(2018年6期)2018-11-27 01:50:37
      歌訣作伴助寫字
      到底誰騙誰
      小小藝術家(2016年4期)2016-07-23 03:10:44
      “歌訣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高教學刊(2016年20期)2016-03-18 06:38:51
      江安县| 建始县| 古交市| 文水县| 新丰县| 宜川县| 宾川县| 绥江县| 博野县| 宜川县| 汉阴县| 内乡县| 车险| 兴化市| 宜兰县| 天等县| 启东市| 乌鲁木齐市| 邵阳市| 汉中市| 江陵县| 灵武市| 扬中市| 方城县| 宁强县| 朝阳市| 寿光市| 那坡县| 淳化县| 忻州市| 固镇县| 蕲春县| 顺义区| 县级市| 康乐县| 探索| 阿克陶县| 汉沽区| 连城县| 明溪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