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和 曹 瀅 龐 ?!∏瘛∶?/p>
【摘要】 目的 探求貯藏黨參藥材的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酒精封存法、石灰封存法、低溫干燥貯存法、常溫貯存法觀察中藥黨參的貯存效果。結論 酒精封存法和低溫干燥法是保證黨參品質的良好貯存方法。
【關鍵詞】 黨參;貯存方法;觀察
黨參為桔??浦参稂h參、素花黨參或川黨參的干燥根,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主含糖類有果糖、菊糖、黨參多糖和雜多糖;苷類、甾醇、揮發(fā)油和生物堿等。本品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治療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癥狀[1]。在貯存過程中,特別是霉雨季節(jié)常出現霉變、蟲蛀、變色而影響藥材的品質。過去用暴曬后貯存法,也未能杜絕此類現象,為藥材貯存保管的一個難點。針對這一情況,作者通過幾種方法的研究觀察,以探求貯藏黨參藥材的最佳方法。
1 觀察方法
1.1 選材 選取新購進色澤純正、表面光潔、充分干燥、大小均勻的黨參,經鑒定為中藥黨參。
1.2 方法 六月中旬分別稱取10 kg,備有四個能貯存15 kg黨參的大壇,編為1、2、3、4號,分別為:1號先在壇內放入裝有95%酒精500 ml的瓷缸,瓷缸口用紗布蒙上扎緊,后放入黨參,蓋好壇口,放于室內,常溫;2號先在壇內放入裝有2 kg石灰的紗布包,后放入黨參,蓋好壇口,放于室內,常溫;3號將黨參直接裝入壇內,蓋好壇口,放于室內,常溫;4號將黨參直接裝入壇內,蓋好壇口,放于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8℃)。
2 觀察結果
經存放30 d后作第一次檢查,1號酒精揮發(fā)160 ml(室內溫度15~20℃)。45 d后作第二次檢查,酒精揮發(fā)190 ml(室內溫度20~25℃)。兩次檢查黨參均無霉變和蟲蛀現象,色澤光潤,質量良好;2號在30 d后第一次檢查時(室內溫度15~20℃),無明顯霉變和蟲蛀現象,45 d后第二次檢查時(室內溫度20~25℃),表面已出現明顯霉變現象,下部霉變較輕,并發(fā)現有小圓皮殼蟲;3號在30 d后第一次檢查時(室內溫度15~20℃),表面已出現明顯霉變現象,并有小圓皮殼蟲,45 d后第二次檢查時(室內溫度20~25℃),靠近壇底部的黨參出現霉爛現象,上部霉變較輕,但已產生米蟲及較多谷蛾,色澤變深變暗;4號(溫度0~8℃)兩次檢查黨參均無霉變和蟲蛀現象,色澤光潤,質量良好。
3 討論
影響中藥品質變異的因素有藥物自身的因素和貯存環(huán)境的因素等。中藥自身因素包括化學成分及其性質、含水量、細菌污染情況等。中藥含水量及污染情況是發(fā)霉、蟲蛀、變色的重要因素,含淀粉、糖類、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較多的中藥,易生蟲、發(fā)霉、遭鼠害,含揮發(fā)油多的中藥易散失氣味,含鹽分較多的中藥易潮解。貯存環(huán)境的因素包括溫度、濕度、空氣和日光等。溫度和濕度對中藥的貯存影響最大,一般中藥對溫度有一定的適應范圍,15~20℃的藥材成份基本穩(wěn)定,利于貯藏,當溫度升高到34℃以上時,含脂肪油較多的中藥,就導致油質分解外溢,形成走油。溫度在30℃時,有利于害蟲、霉菌的生長、繁殖,致使中藥霉變、蟲蛀。而溫度在0℃以下時,某些鮮活中藥如鮮姜,所含水份會結冰,引起局部細胞壞死。濕度一般為含水量10%~15%左右,如果因貯藏條件不當,逐漸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會使含水量增加。若空氣相對濕度在70%以上時,中藥的含水量會隨時增加。含糖多的就會吸潮、發(fā)霉、乃至蟲蛀。中藥在貯藏過程中,空氣中的氧和臭氧能引起藥材變質。長時間的日光照射會促使中藥成分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反應[2]。
在低溫干燥條件下,應是最能保證中藥質量的。充分干燥是貯存好黨參的前提條件。但在常溫狀態(tài)下,特別是雨季來臨之時,隨著溫度和濕度的增加,富含糖類的黨參最易發(fā)生蟲蛀和霉變,應采取有效措施。觀察結果表明:如果沒有低溫冷藏條件,常溫貯存黨參不使用酒精封存是會發(fā)生霉變和蟲蛀的。因此,認為用酒精封存法貯存黨參是確實可行的,是一種簡便而有效的方法,特別適合在醫(yī)院藥房中使用。
我國很多地區(qū)夏秋季節(jié)炎熱潮濕,室溫可達30℃以上,相對濕度可達80%以上,是藥材貯藏中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季節(jié)。黨參含糖量高,吸濕性強,我們更應當注意在夏秋季節(jié)做好黨參藥材的干燥貯藏工作。
參考文獻
1 鄭漢臣,蔡少青.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第四版),2003:417.
2 關艷娟,馮艷梅,高勵聰.中藥貯存過程中品質變異的原因.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3,12(2):188.
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