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根
數學是我們身邊的科學,我們要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去解決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我們應用數學的意識.讓我們通過下面兩例感受一下數學的魅力吧.
例1聽說過商品的“身份證”嗎?現在很多商品如食品、飲料、書籍、彩電、冰箱等,包裝上都印有商品條形碼,商品條形碼可以說就是商品的“身份證”.它是由“條”、“空”及對應數字字符“碼”組成的,可以表示商品的生產國、制造廠家、商品名稱等信息.
圖1是我們所用數學書的條形碼,下面那排數字中的前8位數是廠商識別代碼,接著的4位數是商品項目代碼,是各個廠家給不同產品的編號,最后1位是校驗碼.其中前12位數是按一定公式計算得出的.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事物都在向我們傳遞著數學信息,你知道我國的居民身份證號碼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嗎?
我們可以通過咨詢、上網等方式查找居民身份證號碼的有關信息,切忌憑直覺、憑經驗、憑想象來猜想,這不是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
我國的居民身份證號碼是由18位數字組成的,如某人的身份證號碼為:**0582198107148861,則** 、05、82是此人所屬的?。ㄊ?、自治區(qū))、市、縣(市、區(qū))的編碼,1981、07、14是此人的出生年、月、日,886是順序碼,1 是校驗碼.
通過例1你有什么感想呢?生活中,我們確實離不開數學,數學已成為我們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例2表1是某商場電腦產品的進貨單,其中僅進價一欄被墨汁污染,請根據進貨單求出這臺電腦的進價.
根據商品的標價及商品的折扣,可以算出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為5 850×0.8=4 680(元).
商品的利潤是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與商品的進價之間的差價,所以商品的進價=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商品的利潤,即4 680-210= 4 470(元).
例2涉及現實生活中常遇到的商品利潤及商品打折的問題.關注生活,積累生活經驗,你會發(fā)現許多生活中的問題都能用數學知識解決.
數學如同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一樣,只要我們樹立起學好它的信心,養(yǎng)成樂學、善思、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刻苦研究的學習習慣,就會發(fā)現,原來學習數學是奧妙無窮、妙趣橫生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