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珠
親愛的同學們,令全世界矚目、令中國驕傲的奧運會落下帷幕,也許大家還沉浸在喜悅與激動當中,但是開學的號角已經響起,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有理數及其運算”吧.
2008年5月12日,四川發(fā)生了大地震,而且當地某條河的水位也是不穩(wěn)定的.為了保護人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四川省政府時刻監(jiān)視著水位的變化情況.周一至周日的變化量(單位:米)分別為:+0.1,+0.4,-0.25,-0.1,+0.05,+0.25,-0.1.其中,正數表示當天水位比前一天上升了,且上周日水位是50米.
請大家解決以下兩個問題:(1)水位哪天最高?哪天最低?分別是多少米?(2)與上周相比,本周日水位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上升(下降)了多少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表示?
同學們,要想知道最高與最低的水位分別在哪天,必須先把每天的水位求出才可以,再用求出的本周日的水位與上周日的相比較,就可知道水位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由題意可知本周每天的水位,見下表.
(1)周二水位最高,為50.5米;周一水位最低,為50.1米.
(2)∵50.35-50=0.35(米),
∴本周日比上周日水位上升了0.35米.
同學們也可用下式求出答案:0.1+0.4-0.25-0.1+0.05+0.25-0.1=0.35(米).
因為表格中的數據反映了水位的變化情況,其中各數據的正負性反映了該水位在上升或下降,各數據的絕對值反映了水位的變化幅度,因此,把本周水位變化數據求和,和為正數表示本周日的水位上升了;反之,則下降了;如果是0,則水位不變.利用折線統(tǒng)計圖,也能比較直觀地解決問題.
同學們,抗擊自然災害是需要大家用心用力的事情,解決上述問題一定耗費了你們不少的精力,就讓我?guī)е蠹倚菹⒁幌?,去品嘗一下著名的“蘭州拉面”吧.瞧,拉面師傅來了.只見他把一根很粗的面條對折,讓兩頭重合在一起,再用力一捏,然后拉伸,接著再對折,再捏,再拉伸,這樣反復幾次,就把這根很粗的面條拉成許多根細細的面條,真的是好神奇呀.現在,我有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這位師傅至少對折幾次就能拉出100多根面條來?
細心的同學不難發(fā)現,拉面師傅每對折一次,面條的根數都是捏合前的2倍,也就是說它的根數是沿著2→2×2→2×2×2→2×2×2×2→…→變化的.這樣的記法復雜不清晰,所以數學家引用冪的形式來表達幾個相同因數的積,即2n,這樣由于27=128,所以只需要對折7次就能得到128根細面條.同學們,怎么樣,連吃拉面都能用到數學呢.
剛才說到吃拉面用到了“乘方”的知識,這讓我也想起一個我學習“冪”的故事.記得有一天,我伸手拿起桌上的紙,開始折起飛機來.有人問道:“一張紙究竟最多可以對折多少次?”我順口說20次,馬上開始折起來.可無論怎樣努力,也不能折到第8次.我很不服氣,心想:我用一張大的報紙可以折的次數更多,雖然可能不到20次,但也差不多吧!結果我用大報紙折時再一次失望了,我只能勉強折上第8次.
后來我分析了一下,折1次:厚度為開始的2倍,即21倍,面積為開始的;折2次:厚度為開始的2×2倍,即22倍,面積為開始的×=2=;折3次:厚度為開始的2×2×2倍,即23倍,面積為開始的××=3=;……折到第9次:厚度為開始的29=512倍,面積為開始的9=.
哈哈,同學們,看來學習數學僅靠猜想是不夠的,隨著對折次數的增加,報紙的厚度增加非???,報紙的面積減小非??欤偌由霞垙埍旧淼睦?,把報紙第9次對折時,比一次對折256張報紙更困難呢!怎么樣,不簡單吧!我還想告訴大家一個驚人的秘密:把一張打印紙(平均厚度0.1 mm)對折27次,就能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你們相信嗎?不信就自己試著算一下吧.
同學們,有理數的學習是有規(guī)律的,只要大家上課用心聽講,相信你們一定會學好七年級數學,為初中三年打下堅實的基礎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