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生
Q:本單元出現(xiàn)了好幾種交通方式表達法,有的用介詞表示,有的用動詞表示,讓人覺得有些雜亂,請老師為我們講解一下它們用法的異同好嗎?
A:好的,本單元出現(xiàn)的幾種交通方式為:
1. 用“介詞by + 表交通工具的單數(shù)名詞”表示“乘 / 坐 ……(交通工具)”,注意這種表達法中的交通工具名詞前不能添加任何其它的詞。例如:
My father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oat.我爸爸通常乘船去上班。
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us.我通常坐公共汽車去上學。
2. 用“ride / take + 修飾語 + 表交通工具的名詞(單詞或復數(shù))”表示“乘 / 坐 ……(交通工具)”,這種表示法中的修飾語可以是冠詞、形容詞性物主代詞或名詞所有格,且不能省略。例如:
Lin Fei rides his bicycle to the station. 林飛騎自行車去車站。
In Japan, most students take trains to school.在日本,大部分的學生坐火車去上學。
You can take a train to Lhasa from July 1, 2006. 自2006年7月1日起你可以坐火車去拉薩了。
Q:教材第4單元有一個句子I need to see my friend. Shes ill in the hospital. 其中的詞組 in the hospital 和我在課外書上看到的in hospital 很相像,請問它們有區(qū)別嗎?
A:有區(qū)別。英語中有些表地點的名詞之前加與不加冠詞意義大不相同:不加冠詞時,表示與地點有關的抽象意義;加上冠詞則表示具體的地點。下列這一類詞組你可以作比較。
Q:教材第5單元出現(xiàn)的句子I have to go to the doctor. 中的詞組have to與以前學的must都有“必須”的意思,它們用法有區(qū)別嗎?
A:有區(qū)別。must 無人稱、數(shù)和時態(tài)的變化,用來表明主觀看法,認為“必須”做某事;
have to有人稱、數(shù)和時態(tài)的變化(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為has to, 過去式為had to),強調(diào)客觀條件迫使某人“不得不”做某事。例如:
Its raining hard outside. I have to stay at home. 外面正下著大雨,我不得不呆在家里。
His uncle has to go to see the doctor because he has a bad cold.他的叔叔得去看醫(yī)生,因為他得了重感冒。
I think I must tell my little sister the news.我想我必須把這個消息告訴我妹妹。
注意:在否定句中,dont have to的意思為“不必要”;mustnt的意思為“不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