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感受荷葉的可愛、夏日的樂趣,積累詞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3.讓學生體驗夏日的生機,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感受荷葉的可愛,感悟夏日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鞏固 激情導入
1.讀詞語:(課件出示詞語)荷葉小水珠 搖籃 亮晶晶 停機坪透明 翅膀 蹲下笑嘻嘻
2.讀歌謠:生字寶寶搬家了,你還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歌謠)
夏天到,夏天到,圓圓荷葉長得好。
小水珠,亮晶晶,搖籃里面搖一搖。
小蜻蜓,翅膀大,停機坪上跑呀跑。
小魚兒,笑嘻嘻,青蛙蹲著呱呱叫。
3.導入:小朋友們,春天邁著輕盈的步子走遠了,夏天又笑盈盈地走來了?,F(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小伙伴們再次走進大荷塘吧!
?。c評:教師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資源,將第一課時學過的詞語以多種形式復(fù)現(xiàn),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接著,以動情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將學生帶入荷花池這一優(yōu)美的情境中。在揭示課題的同時,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繼續(xù)探究的欲望。)
二、品讀課文感悟文本
1.感知全文:課件出示,讀全文。
2.學習第一自然段。
?、賻煟耗怯执笥謭A的荷葉不僅是夏天里一首清涼的小詩,還是我們小伙伴們最好的朋友呢!(板畫荷葉)
?、诳窗瀹?,說說荷葉是什么樣子的?
?、圻@么美的荷葉,你一定非常喜歡吧。讓我們笑著讀讀第一自然段。(生齊讀)
3.師:許多小伙伴也都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你們想知道它們都是誰嗎?快來讀讀2、3、4、5自然段,找到答案吧?。ㄉ杂勺x文并回答,師隨回答板書: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4.小朋友們,你們最喜歡和誰交朋友呢?把你最喜歡的那段話讀給同桌聽,互相評一評,看誰讀得好(同桌互相讀文并評價)。
?。c評: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yīng)培養(yǎng)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讀通課文,整體感知的教學設(shè)計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的。另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5.學習第二自然段。
?、賻煟赫l愿意讀讀第二自然段,讓大家來分享你的快樂?(指名讀)
?、谡n件出示:小水珠。師:小水珠長得什么樣?你在生活中還看到什么東西是亮晶晶的?說句話好嗎?
③師:小朋友們,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我們就是一顆顆小水珠,躺在圓圓的荷葉上,風婆婆輕輕一吹,我們就飄呀,搖呀,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xiāng)。什么感覺?(板書:躺)
?、茏x一讀,讓別人也感到舒服。(試讀后指名讀并評價)
?。c評:教師把握課文情感基調(diào),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習得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再通過朗讀,把這種情感體驗表達出來。)
6.學習第三自然段。
?、賻煟盒◎唑岩埠芟矚g大荷葉,現(xiàn)在你們都是小蜻蜓,哪只小蜻蜓先來讀一讀課文?(指名讀)
?、谛∨笥褌?,讓我們一起來把大荷葉當做停機坪,立在這上面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吧。(生齊讀,師適時板書:立)
7.學習第四自然段。
?、賻煟嚎鞓返男∏嗤苷自诤扇~上放聲歌唱,這時它的心情怎樣?(板書:蹲)那就帶著高興的心情讀讀課文吧!
?、谏杂删氉x課文。
8.學習第五自然段。
?、傩◆~兒怎么游來的?你也做個這樣的動作。這樣的詞語你還會說嗎?
?、谛◆~兒把大荷葉當做它的涼傘,在它的下面游來游去(板書:游),你還能說這樣的詞語嗎?(課件出示:( )來( )去)
?、蹘煟豪蠋熞蔡貏e喜歡這一段,給我一個機會讀課文,好嗎?(師范讀)
?、軒煟盒◆~兒們,讓我們帶著動作讀讀吧!(練習朗讀)
?。c評:問出來的答案是干澀的,而讀出來的感悟卻是滋潤的。這一設(shè)計,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讀中,讓學生感受文本的美,盡情地享受語言的美,進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9.分角色讀文。
師:小伙伴們這么可愛,你們想不想演一演,在動作中找到快樂?(學生小組合作,分角色練讀課文后指名讀)
10.指導背誦。
師:這么美的荷葉你想不想把它記在心里,印在腦海中?那就請同學們背一背課文,把它留在你的心里吧!(學生自由背誦)
?。c評: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鼓勵學生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表演,讓學生進入角色,按自己的方式對課文進行個性化的詮釋。同時,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
三、拓展訓練 實踐感知
師:小朋友們,你們記住大荷葉了嗎?小伙伴們也這么喜愛荷葉,聽,它們說:(課件出示)
荷葉是小水珠的( )。
荷葉是小蜻蜓的( )。
荷葉是小青蛙的( )。
荷葉是小魚兒的( )。
荷葉是我的( )。
荷葉是( )。
?。c評: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得到了許多啟示,教師及時地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從現(xiàn)實中、從與同伴的交流中,生發(fā)出形形色色的設(shè)想。這樣的話題,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他們綜合應(yīng)用的能力。)
四、總結(jié)課文 回味欣賞
圓圓的荷葉帶著我們走進了一個清涼的夏日,也給我們帶來了歡樂與笑聲。老師突然想起了前幾天學過的古詩《小池》。現(xiàn)在,就讓我們以這首古詩來結(jié)束今天的課吧。(師生齊讀古詩)
總評
從整體上看,這節(jié)教學設(shè)計較好地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以學生主動探索、體驗、活動為主要形式的新的課程教學理念。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1.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學習之外,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本教學設(shè)計努力遵循這一理念,在學生創(chuàng)編、表演課文時,既有個性的展示,又是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
2.尊重學生的意愿,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多次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當學生自由讀2-5自然段時,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鼓勵他們進行探究性學習。這充分表達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留給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堂上開辟了學生展示自己的大地。有意識的自主學習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從一年級起教師有意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自主的、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對學生將來的發(fā)展非常有意義。
3.個性化的多元閱讀,為課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有些詩文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北窘虒W設(shè)計十分重視讀的訓練,始終以讀為主。朗讀的形式多樣,并在讀后給予鼓勵性評價,逐步引導學生由讀通到讀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落實了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的行為。在瑯瑯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激發(fā)起對美、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語言的美,真正做到美從讀中來,讀中再現(xiàn)美。
4.擴展思維,激發(fā)想象,培養(yǎng)學生綜臺應(yīng)用能力
在本教學設(shè)計中,教師設(shè)計了對課文的拓展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的啟迪下,學生紛紛打開了思維的窗口,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不僅使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能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他們綜合應(yīng)用能力。(責任編輯: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