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珣
不吵架的不是夫妻,不折騰的不叫戀愛。
有多少愛就有多少折騰。所謂為情所困,為情所苦,都是被愛情中的折騰給鬧的,賈母一言以蔽之:“不是冤家不聚頭。”
從前看古裝戲,扮青衣的對著扮小生的,唱一句“冤家——”,悠長婉轉(zhuǎn),真?zhèn)€是又愛又怨,又嗔又恨,百轉(zhuǎn)千回,蕩氣回腸。千般折騰,萬種柔情,都含在這兩個字里。
賈寶玉和林黛玉,郝思嘉和白瑞德,簡·愛和羅切斯特……沒一對不是傳說中的“冤家”。事實上,他們的愛情能流傳,也全因著他們折騰的過程,深深打動了一代代重復(fù)著他們的心路、身歷著情感的折騰的人們。
曹雪芹對男女之愛中的折騰,有過鞭辟入里的論述。他的基本觀點叫作“情重愈斟情”,用情越重,越是琢磨,有情人之間,“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
寶、黛兩個,“每用假情試探”,“你也將真心真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我也將真心真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兩顆心成天在“我心里一時一刻白有你,你竟心里沒我”和“心里時時有‘金玉”間起起伏伏、憂憂喜喜。這樣“瑣瑣碎碎,難保不有口角之爭”,一時好了,一時惱了。拌了嘴,吵了架,翻完臉,落完淚,多半是心中十分后悔,再相互哄,賠小心。接著,又是新一輪的試探、較勁和折騰。
折騰,是因為用了心,動了情。戀愛中的折騰,有猜度,有試探,有不安,有誤會,有不踏實,都是因為有“求近之心”。因為自己有認真的付出,才特別在意對方能給多少。折騰是愛不可分離的一部分,折騰的過程,其實也是求證自己是不是被愛和被愛深淺的過程。
這種折騰,是雙向的、交互的。一般來說,一場愛情中,會有一方折騰得更厲害些,黛玉就比寶玉更能折騰,這是因為她更弱勢,對這段感情的未來更缺乏掌控的能力,更多一些不放心。那些金鎖、金麒麟,讓她時時感到金玉良緣的威脅,越是不能確信,越要在折騰中求證寶玉的真心。
這種折騰,是折騰對方,更是折騰自己。每次拌嘴,黛玉都是又咳又吐,“一行是淚,一行是汗”。寶玉深知黛玉,“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寶玉自己也折騰出一身的病,“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為伊消得人憔悴,說的就是這回事。
這種折騰,是痛楚中有甜蜜,越折騰越靠近。因為愛你,才折騰你。所以再怎么折騰,或者酸或者疼或者苦,都抵擋不住、割合不下相互靠攏的欲念。戀愛中很大一部分幸福感,是折騰出來的。戀人們總是在每一次的慪氣、爭吵中,在內(nèi)心的一緊又一緊里,情不自禁地走近。折騰,讓愛的能量積聚和釋放。
折騰大了,能量積聚到一定程度,爆發(fā)力會相當(dāng)驚人。尤三姐和柳湘蓮就折騰到一個橫劍自刎,一個遁入空門。寶玉和寶釵,從不折騰,他們之間也就缺乏這種能量的一點一滴的添加,不會有以死相報的癡情。
編輯/石用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