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捷
做事認真,做人天真。張華東覺得這是他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
在張華東的辦公室,靠墻邊的桌子上,工工整整地擺放著一摞一摞的打印稿,這是張華東尚未完稿的最新一本書《走過十年》,主要是對他在南京證券責任有限公司就職10年的一個總結(jié)。加上之前的《海防線上》、《我的大學》、《而已集》、《未名集》,事無巨細,張華東喜歡用這種文字的形式來回顧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細細想來也未嘗不是人生的一種幸福。
張華東感慨,努力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一定是努力的。從那個動蕩的年代開始到現(xiàn)在,張華東一直堅持自己的信條,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工作工作再工作。為了把被迫中斷的學業(yè)繼續(xù)起來,他下了很大的功夫。求學的過程也因此成了他的履歷中很特別的地方:從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到東南大學到澳門亞洲國際公開大學到美國馬里蘭大學再到南京大學商學院EMBA,他一步一步地朝著自己既定的方向努力學習著。與此相呼應(yīng)的是他的事業(yè),由最初的軍旅生涯到高速齒輪箱廠到南京機械工業(yè)局辦公室到東風汽車工業(yè)集團公司再到南京證券。
看似簡單的敘述,對于張華東來說,卻是相當不易。
做事認真,做人天真
如果沒有那場突如其來的時代風暴,小學生張華東會一直繼續(xù)著他的好成績,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標。然而天不遂人愿,本來是讀中學的時候卻進了軍營。當然,對于身處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也已經(jīng)是一個很不錯的前程了。8個年頭的舟山群島軍旅生涯練就了張華東非常能吃苦的性格。雖然現(xiàn)在看起來溫文爾雅,但是感覺很堅毅果斷。張華東形容自己就是柔中有剛、綿里藏針。有鋒芒但是不外露。這是他做人的一種境界,也是業(yè)內(nèi)對他的評價。
張華東這樣形容自己的另外一種境界:做事認真,做人天真。這是一個善于總結(jié)和梳理的人,一針見血地暴露了自己的性情及本質(zhì)。做學生的時候,就認真做學生,小時候是三好學生,現(xiàn)在的雙休日,張華東都會按時去南京大學商學院認真地聽課寫論文;工作亦是如此,在高速齒輪箱廠當辦公室主任的張華東本可踏踏實實地做辦公室,但他還要利用晚上的時間到車間學習車鉗銑刨磨技術(shù),在常人看來可能是比較難以理解的事,但是張華東卻樂在其中,他認為既然在工廠工作,就要學習掌握這些最基本的“手藝”。直到現(xiàn)在,張華東說起自己學到手的那些技術(shù)都是津津樂道。
有時候,不夠順暢的個人經(jīng)歷也會成為一個催人奮發(fā)的興奮劑。在那段艱苦的日子里,憑借激情與對理想的渴望,張華東努力把命運當使命來對待。并且在機遇到來的時候,努力地抓住了。所以,有時候,其實命運不僅僅只是會開一些惡劣的玩笑。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張華東對此深信不疑。
1996年,張華東做了南京東風汽車工業(yè)集團公司一把手,那一年他42歲,在風華正茂的年紀,管理著一個上萬人的集團公司,對于一個干事業(yè)的人來說,可謂是春風得意。11年的時間過去,張華東又開始了人生的又一次轉(zhuǎn)型。從東汽到了南京證券,張華東的心里一下子產(chǎn)生了很大的不適應(yīng)。對于他來說,面對的員工也一下子銳減到250人,而證券更是一個跟他以往的工作經(jīng)驗完全不相干的行業(yè),像是上天開的一個玩笑,張華東繼續(xù)實踐著他學習學習再學習的信條。
如今回想起來,張華東覺得多年海島軍旅生涯歷練了他能夠艱苦奮斗的精神。對于物質(zhì)的需求也很淡漠。好也可以,不好也能接受。張華東現(xiàn)在使用的辦公室,就是他10年前到南京證券時的辦公室。從來沒有換過。對此,張華東半開玩笑說,中午累了就在沙發(fā)上睡一會兒,現(xiàn)在棕色的沙發(fā)都有點黑了。
從剩者為王到勝者為王
張華東寫的厚厚的幾本書,很難想象全部都是用筆寫在紙上的。他堅持認為這樣寫在紙上思路會來得快,不會被電腦的機械性所打斷。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張華東的生活中確實有著被別人所認為的保守的一面。所以,直到現(xiàn)在,他也還是選擇用手寫稿解決。但是,用張華東自己的話說,別人看來的保守,他自己卻是覺得這也是自己穩(wěn)健的一個方面,對于一個身處證券這種高風險行業(yè)的掌舵人來說,穩(wěn)健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智慧。一方面,在他的穩(wěn)健作風的帶領(lǐng)下,南京證券竟然保持了18年連續(xù)盈利的記錄,但是與此同時,他也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壓力。所以,在平時能夠有閑暇的時候,他幾乎很少應(yīng)酬,都是安靜下來看書以放松自己緊繃的精神。
作為南京證券董事長,張華東了解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他深諳領(lǐng)導藝術(shù)。對于董事會會議,張華東把它看作是履行程序,但絕不是走形式。很多時候要做的是開會前的準備工作,多做準備工作總是不會錯的,充分醞釀并聽取董事們的意見,在不達成共識的情況下盡量不開會,是張華東的一個原則。
在形容自己的執(zhí)政風格時,張華東再一次提到了審慎穩(wěn)健。他覺得審時度勢才是一個善謀大事之人所要做的。除此之外,他認為自己在大度、容忍、妥協(xié)三者之間,也做了很好的權(quán)衡。
提起當前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張華東說南京證券早在去年10月就已經(jīng)開始穿著棉襖過冬了。厲行節(jié)約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南京證券會把所面臨的困難想到最壞,這種最壞到什么程度都不為過;把應(yīng)對措施想得更細,把工作做到最好,這種努力細到什么程度也不為過。要使公司能夠安然過冬,爭取活下來。張華東很形象地比喻“剩者為王”,能夠活下來就是好樣的。
在一邊御寒過冬的同時,張華東還一邊做著上市的準備。說到底,上市就是要壯大企業(yè)的規(guī)模,能夠更好地發(fā)展。但是,從外部環(huán)境來看,目前未必就是上市的一個好時機,對此,張華東表示,南京證券眼下要做的就是改制,將有限責任公司改制為股份公司,在改制成功之后再進行上市的材料準備。張華東希望這個上市的過程在2009年能夠完成。由此實現(xiàn)他從剩者為王到勝者為王的那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