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彩娥
初中作文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歷來是個難題。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閱讀課的教學時間占了絕大多數(shù),作文課只有幾堂。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脫節(jié),只在每單元的綜合訓練時才想到要寫作文。作文缺乏必要的指導,使得學生作文時無從下筆,臨時東拼西湊、東抄西摘,作文內(nèi)容陳舊、老套、空洞,出現(xiàn)千篇一律、沒有個性、缺乏創(chuàng)意的現(xiàn)象。學生對作文談虎色變,興趣索然。作文批改不及時,往往要拖到后一單元的作文課到了才發(fā)給學生。批改時,有不少教師只打一個勾,圈出幾個錯別字,劃出幾個病句,打個分數(shù)了事,不給評語。也有少數(shù)教師把作文改得滿篇通紅,面目全非。而學生只是看一下分數(shù)就把自己的作文放到一邊去了。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學生差不多已經(jīng)忘記了上次的作文內(nèi)容了。有的教師評講也只是三言兩語,敷衍了事。因此,學生的作文水平很難提高。
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主動性,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作文教學的當務(wù)之急。筆者在近二十年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了初中作文教學“四步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要求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寫心中之有,抒心中之情,才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多多積累寫作素材。積累寫作素材的途徑有兩條:一是生活、實踐所得;二是閱讀所得。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生活是一個萬花筒,五彩繽紛,生活中的人、事、景、物都是觀察的對象。大至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至家庭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校園生活中的你言我語,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平時的實踐內(nèi)容也不例外。尤其是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學生,平時接觸社會較多,實踐生活也較豐富。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如觀察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要指導學生如何記錄,如寫觀察日記,以便更好地為日后的寫作服務(wù)。閱讀的范圍同樣很廣,總體上包括課內(nèi)外閱讀。課內(nèi)閱讀主要指課本等教材,它們文質(zhì)兼美,是經(jīng)典之作,是很好的寫作素材。課外閱讀應有所選擇。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期刊、報紙,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來看,每冊課后規(guī)定的名著也是很好的閱讀材料。還有,現(xiàn)在很多學校都有學生閱覽室,里面所放的報刊書籍都是適合學生閱覽的,學校圖書室里外借的圖書也是值得閱讀的。教師應該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多看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這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性情,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還能積累學生的寫作素材,更好地提高寫作水平。教師還可以每學期統(tǒng)一發(fā)給學生一本閱讀筆記,讓學生把閱讀時見到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摘下來,記一記,背一背,也可以評一評、析一析,寫一寫心得,以便在日后的寫作中派上用場。
二、指導學生撰寫文章
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素材,心中已有了寫作的內(nèi)容,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必備條件。接下去就是如何立意,如何選材,如何謀篇布局,如何過渡銜接,如何遣詞造句等問題了。關(guān)于它們的大道理老師肯定在平時的課堂上講過多次了,學生似乎也明白了,但落實到寫作一篇具體的文章時就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筆者認為以下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首先,教師在布置作文時,在講清楚作文的具體要求,確定寫作范圍后,讓學生講一講與本文有關(guān)的素材有哪些。學生一定會積極發(fā)言,各抒己見,把自己所知道的一股腦兒說出來。教師要及時予以肯定與表揚。通過課堂討論,教師點撥指導后,讓學生明確,他們所講的材料哪些可以寫,哪些不能寫;哪些應該詳寫,哪些應該略寫。其次,教師要尋找?guī)灼媳敬巫魑囊蟮姆段募右岳首x,并作必要的分析。要注意的是,要從不同角度去選擇范文,對其立意、取材、結(jié)構(gòu)安排等方面進行必要的分析,使學生從中得到借鑒。例如,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寫作訓練的范圍是“這就是我”,要求學生介紹自己。學生最了解的人就是自己了,對于自己,他們有很多感性認識,有很多內(nèi)容想寫,只是不知如何下筆。這時,就有必要選擇范文來借鑒了。筆者選擇了三篇從不同角度介紹自己的學生習作:《介紹我自己》,作者善于自察自省,發(fā)掘那些與眾不同的東西來寫,較好地表現(xiàn)出了一個獨特的“我”;《粗心的我》,之所以選擇“粗心”來寫,是因為它的軼事太多,給自己的感受太深了,同時,寫出來對自己、對他人都有警戒作用。作者還善于運用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手法,使人感到真切自然;《怪僻——善感——真誠》,全文采用“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從怪僻、善感、真誠三個方面分別敘述,并且緣事生議。在朗讀、簡析了這幾篇文章之后,學生們豁然開朗,都說已經(jīng)知道該怎么寫了。他們有的側(cè)重介紹自己的某一方面;有的全方位介紹自己。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富有個性的人物躍然紙上,真所謂千人千面,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有很多佳作。范文教學,使學生從中受到啟迪,大大開闊寫作思路,能放開手腳篩選素材,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寫出一篇篇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信心。當然,該單元的幾篇閱讀文章,也是很好的范文。如:《在山的那邊》這首詩敘述了一個山區(qū)孩子童年的幻想;《走一步,再走一步》寫的是作者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jīng)歷;《童趣》寫作者童年時代的“物外之趣”等,都可成為這次作文的借鑒。也就是說,學生平時閱讀所看到的優(yōu)秀作品,都是寫好作文的范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鞏固學生的雙基能力和形成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而且要讓他們在掌握閱讀方法的同時,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教師要注意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緊密聯(lián)系起來。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同等重要,不可偏頗。要確保寫作課時的有效利用,以讀促寫,以寫勵讀。另外,教師也可以寫下水文作為范文,學生會備感親切,更好地激發(fā)寫作興趣,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三、培養(yǎng)學生修改文章的習慣
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把作文寫到作文本上就算完成任務(wù)了。這樣可不行。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修改文章的習慣。怎么修改呢?首先,要求學生自己修改。先把文章的草稿寫好,在草稿紙上修改。可以邊瀏覽邊修改;也可以邊朗讀邊修改??梢詮腻e別字、病句、段落結(jié)構(gòu)的安排等多方面同時進行修改,整體把握;也可以分層次進行,一方面一方面逐一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要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修改,直到自己認為這篇文章已經(jīng)無懈可擊的時候,再抄到作文本上去。其次,要重視學生的互批互改?;ヅジ?就是把學生分成若干作文小組,每個小組按學生作文水平的好、中、差組成,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修改幾篇作文?;ヅジ?能找出學生自己修改文章時不能發(fā)現(xiàn)的許多毛病來,相互切磋,學習優(yōu)點,共同提高寫作水平。等作文本發(fā)下來后,再根據(jù)老師或同學的批改要求繼續(xù)修改。養(yǎng)成每篇文章都修改的習慣,逐步提高修改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來,才能在修改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四、及時講評
教師批改作文一定要及時,趁學生還沒有忘記該篇作文時就把它們批改完。批改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或精批;或眉批;或面批;也可以指導學生互批互改。應該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不管哪種方式的批改,都要求教師把學生的每篇作文看一看,一定要準確、中肯地評價他們的作文,捕捉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要多鼓勵少批評,并毫不吝嗇地給學生一個有實效、有實際幫助作用的評語。講評時,對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定要提出來,在課堂上認真分析。典型的片段可以用多媒體放一放,由集體共同評講。每次作文訓練后,要選擇班級中優(yōu)秀的文章進行佳作欣賞,也可以是精彩的句子或段落:朗讀、分析、展示(將優(yōu)秀作文貼在墻上)。這種做法對學生的促動很大。被選到的學生越寫越有勁頭,沒選上的學生深受身旁同學的影響而“眼紅”,會向優(yōu)秀者看齊,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和信心,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任編輯: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