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與重點

      2009-01-27 08:25
      大學教育科學 2009年6期
      關鍵詞:改革方向音樂教育課程體系

      汪 靚

      [收稿日期]20090910

      [作者簡介]汪 靚(1980),女,湖南新化人,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生,湖南工業(yè)大學講師,主要從事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摘 要]以株洲市六所高職院校為例,通過調(diào)查與訪談得出,目前株洲市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存在學生偏好、課程設置、教材選編、師資建設、課程資源和機制保障等方面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須對現(xiàn)有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與設計。改革要有方向性,應該與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相對應、適應市場經(jīng)濟變化和發(fā)展的要求、與音樂教育的主要功能相對應以及從實際出發(fā)等。同時,改革也應該抓住重點,突出課程設置的科學性、教材選編的匹配性、師資建設的關鍵性、課程資源的多樣性以及強調(diào)機制保障的基礎性等。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方向;改革重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09)06002705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積極推進,培養(yǎng)目標的進一步明確,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生產(chǎn)、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實用性和技術性人才?!钡?我國高職院校普遍重視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缺少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特別是音樂教育在這些院校受到輕視,大多數(shù)學校根本沒有開設這門課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中更進一步明確地指出,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各級院校都非常重視藝術教育。

      音樂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但是目前眾多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相關課程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這種狀況特別是在非音樂專業(yè)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造成這種現(xiàn)狀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來自于一些因素的綜合影響,其中包括學生自身、課程設置不夠科學、教材不夠匹配、音樂教師、課程資源和機制保障等因素。近幾年,隨著人們對藝術教育作用的認識不斷深入,高職音樂教育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但是開設音樂教育課程的時間不長,目前音樂教育仍然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面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最根本的解決途徑就是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進行改革,考慮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綜合因素,從社會、家庭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構建一個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yè)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高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應該跟上國際大環(huán)境的步伐、跟上國內(nèi)音樂基礎教育改革的速度、適應市場經(jīng)濟的變化和發(fā)展、跟上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以及當前高等教育全面擴招的步伐。但是,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應該有其獨特性,應該從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實踐出發(fā),抓住改革的方向和重點[1]。

      一、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雖然現(xiàn)在音樂教育在某些高職院校受到了一定的重視,并以良好的姿態(tài)發(fā)展著,但是對于非音樂專業(yè)的音樂教育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經(jīng)過對株洲市六所高職院校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調(diào)查中,一般的學生都很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這其中存在著諸多原因:有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參與實踐活動不積極的原因;有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有教學條件的原因(有些學校的音樂設備就是只有一臺錄音機,而有些學生家里竟連音樂欣賞設備也沒有);也有來自社會影響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是,在職業(yè)教育就業(yè)的壓力下,來自學校、“主課”教師及家長的阻礙。這些都是造成學生對音樂欲愛而不能的重要原因,這種狀況普遍在于一些高年級學生中。 調(diào)查中大一、大二的學生談到:“我們被繁重的學習與就業(yè)壓力壓得喘不過氣,許多興趣愛好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說是做了。”雖然也有不少學校開設了音樂欣賞課,但許多學校里大三的音樂欣賞課被迫讓路或停┥狹?。?

      (2)課程設置上存在的問題。目前音樂教育課程的設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大部分音樂教育工作者都明白音樂教育應與音樂實踐緊密聯(lián)系,強調(diào)開設第二課堂,但往往因為客觀條件等因素忽略了音樂教育實踐。音樂教育課程的設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保持課程設置的開放性,加強音樂教育的實踐課程。此外,調(diào)研中還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校音樂教育課程課時安排偏少,可供選擇的課程類型非常單一,開設的主要課程是基礎音樂課程。

      (3)教材選用與編制上存在的問題。

      在筆者所在城市的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多是通過教師的口傳心授、學生耳濡目染的教學方式來進行,音樂教師對教材的滿意度低,并且認為使用的教材與使用對象缺乏匹配性,使用教材不是用中學的教材,就是搬用本科音樂教育的教材,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的教材進行教學,大大影響音樂教育在高職院校的實施效果。在教材的制定過程中,一線老師是最了解學生對教材的需求的,但是在教材制定中音樂教師的參與度普遍比較低。

      (4)師資建設存在的問題。教師素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水平。目前高職公共音樂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還比較滯后,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都不合理,工作狀態(tài)不佳,師資數(shù)量不足,疲于應付講課和指導演出活動,缺少參加學術活動和進修提高的機會;其次專業(yè)結構不合理,教師大部分以聲樂或某一器樂方向為主,難以滿足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多方面的需求;教師的學歷層次和職稱普遍偏低,缺乏學科建設的領軍人物,相關的學科很難發(fā)展起來。

      (5)課程資源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場所、設備以及經(jīng)費嚴重不足,甚至是缺失,嚴重制約了音樂素質(zhì)教育的正常開展。目前公共音樂教育基本上是采用大班教學方式,這不利于教師對課堂的把握和氣氛的調(diào)節(jié),更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同時由于缺乏鋼琴、音響等教學實踐條件,學生沒有實際演練的機會,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除了校內(nèi)課程資源缺乏外,多數(shù)學校還缺乏科技館、博物館、網(wǎng)絡、社區(qū)、家庭等校外課程┳試礎*

      (6)機制保障存在的問題。高職音樂教育缺乏強有力的保障機制,高職音樂教育課程開設都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xiàn),基本上沒有專門設立音樂教研室或管理機構,筆者所在城市的幾所高職院校的音樂課開設基本由團委、學生會等機構進行管理,使高職音樂教育難以統(tǒng)一教學目標,難以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學校對音樂教師的待遇以及對音樂教育的實施沒有制度與政策上的規(guī)范與支持;擔任音樂素養(yǎng)教學的教師都屬于兼職,授課知識基本上都是本科所學的一些皮毛,沒有外出學習和深造的機會,專業(yè)知識不能及時得以充實和更新,教學內(nèi)容保守,教學方法單一,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導致高校音樂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停滯不前。

      二、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

      音樂是一個充滿各種色彩的王國,當你面臨煩惱與壓力時,音樂可以使你變得輕松和從容,增加你的自信和勇氣;當你處于熱戀的時候,音樂可以增添浪漫的氣氛,使得你的愛情得到升華;當你孤獨無助時,聽一首好聽的音樂或者看一場著名的交響樂演奏,會使你心潮澎湃……總之音樂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國外,許多大學和學院甚至還要求學生熟悉傳統(tǒng)西方藝術音樂和非西方音樂王國的音樂,從音樂視角了解各個國家的文化特色,減少學生就業(yè)后對其他國家文化的偏見[2]。鑒于音樂在學校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顯出來,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應該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有效地開展。

      (1)與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相對應。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普遍重視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忽視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特別是音樂教育在這些院校受到輕視,大多數(shù)學校根本沒有開設這門課程。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應該兼顧培養(yǎng)目標和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既要關注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的,生產(chǎn)、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實用性和技術性人才”),又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zhì)。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應該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2)適應市場經(jīng)濟變化和發(fā)展要求。中國自從實施門戶開放政策以來,外來文化不斷地與本地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使得現(xiàn)代社會趨于多元化,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下我們必然要面對的重大挑戰(zhàn)。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學生要能在日后服務于社會或是被社會所接受,必然要應對這種多元化和快節(jié)奏的市場經(jīng)濟帶來的壓力,因此,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術和技能,還要注重學生其他方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如音樂欣賞能力、良好的體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等,使學生走入社會后能輕松應對各種挑戰(zhàn)。

      (3)與音樂教育的主要功能相對應。音樂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寓教于樂、啟迪智慧和強健體質(zhì)等功能,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應該與這些功能相呼應,應營造良好的學生學習氛圍,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置,有針對性地選擇和編制教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經(jīng)費投入,并爭取到具有可持續(xù)性的機制保障。如此,方能全方面、多角度地保證音樂教育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使學生在音樂教育中享受到應有的樂趣,提高其心理素質(zhì),使其創(chuàng)造力得到良好開發(fā)。

      (4)從學校、家庭和學生實際出發(fā)。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除了要滿足社會的變化與發(fā)展的需求之外,還應考慮學校、家庭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首先,應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師資投入、音樂器材和設施、教材選編和多元化課程資源開發(fā)、教學實踐、課堂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兼顧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3];其次,家庭應該響應學校的改革號召,解放思想、轉變傳統(tǒng)觀念和偏見,支持學校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這同時需要學校做好宣傳,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最后,學生應該積極面對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支持學校的課程體系改革,同時改變以往對課程的忽視態(tài)度,消除對音樂課堂的錯誤理解,主動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并利用課堂與課外的各種有利時機,努力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

      三、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重點

      (1)突出課程設置的科學性。通過對株洲市六所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師的訪談,筆者發(fā)現(xiàn)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關于課程設置,國外的很多音樂教師認為,課程任務應該解釋學習目標,教師應該提供一些課程教學的例子。課程目標和任務描述應該與課程定位相聯(lián)系[4]。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設置的調(diào)整與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宏觀層面,教學改革部門應該對現(xiàn)有的課程和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使課程設置調(diào)整與課程內(nèi)容改革同步進行,對有些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的進行重新認識、解釋和設計[5]。高職院校藝術教育課程的科學原則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有力保證,音樂教育應該變知識傳授系統(tǒng)為素質(zhì)教育系統(tǒng),把握專業(yè)培養(yǎng)與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內(nèi)在區(qū)別,把握審美與非審美兩個層面,使教學內(nèi)容和方式相匹配[6]。

      (2)突出教材選編的匹配性。一本與授課對象相匹配的教材是課堂質(zhì)量的有效保障。在訪談調(diào)研中,筆者發(fā)現(xiàn),目前株洲市的六所高職院校還沒有任何一所學校擁有自己編制的音樂教育教材,目前選擇的教材普遍存在與教學對象不匹配的現(xiàn)象,有的學校用高中或者大學本科教材,均沒有專門的高職院校使用的音樂教材。因此,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應該突出教材選編的匹配性。教材內(nèi)容選編應該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教材應該以傳授知識技能、開闊眼界、拓寬思路、認識世界為主導,兼顧教學對象的特定性[7]。同時,教材選編應該適當、內(nèi)容要新[8],這從一定程度上也說明教材的選編應該與授課對象相匹配。

      (3)突出師資建設的關鍵性。 課程質(zhì)量高低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它的“軟件”上,而師資建設是“軟件”的最重要體現(xiàn),在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中處于關鍵性地位,改革應該在師資建設上多下功夫。在高職院校中的音樂教師應該具有以下角色特征:一是刺激者,如教師應該表現(xiàn)出強烈的幽默和喜劇感,具有興奮和情感的流露[9];二是開發(fā)者,音樂教師應該花費很多時間和學生在一起,從學生的成長中獲得滿足[9];三是指揮者,音樂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駕馭能力,充滿自信、活力和效率[10]?;谝魳方處熢诟呗氃盒V械慕巧ㄎ?學校在師資建設方面應該加大投入力度。

      (4)突出課程資源的多樣性。課程資源“是課程設計、實施、評價等整個課程編制過程中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包括教材以及學校、家庭、社會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各種資源”[11]。因此,音樂教育課程應充分發(fā)揮學校演出廳、圖書館、實驗室、音樂專用教室及各類音樂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要在時間、方式和使用效率上不斷地調(diào)整和完善,以適應學生日益?zhèn)€性化的學習需要[12]。

      目前高職院校的音樂課程資源僅僅局限于課堂教育和少量的實踐形式,形式非常單一,這種課程資源遠遠不能滿足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需求。學校應加大投入,鼓勵開發(fā)多樣化的課程資源,特別是加大力度開發(fā)校外課程資源。多樣化的課程資源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比如民族民間[13]、網(wǎng)絡、嘉賓進課堂[14],與兄弟院校合作等課程資源,都是課程資源多樣化的體現(xiàn)。

      (5)強調(diào)機制保障的基礎性。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與否,會體現(xiàn)在一系列機制與保障上面,如師資建設的政策、科研要求,教學質(zhì)量保障辦法等。學校提供的機制與政策保障在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中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再好的教材、再好的音樂教師以及再多樣化的課程資源,如果沒有有力的政策和機制作為保障,那么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也是一句空話,因此,課程體系改革應該突出機制保障的基礎地位。

      我國目前的藝術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借鑒和學習歐美大學的,但是研究表明其保障機制滯后于整體教學目標,學校應該在思想觀念、藝術教育管理機構、師資配備、教學設備等方面加強音樂教育的保障工作[15]。音樂教育應該根據(jù)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和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的途徑,制定嚴謹?shù)膫€性化培養(yǎng)方案,突出教學對象的規(guī)律和特點,注重音樂理論知識與實踐學習的融合[16]。同時,高職院校在音樂教育中應該建立一種音樂教學的激勵機制,它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師資緊張的壓力,又能有效地調(diào)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主要包括對學生的激勵機制和對教師的激勵機制[17]。改革中強調(diào)機制保障的基礎地位,可以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個性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的矛盾,使教學關系得到改善,教學資源得到最優(yōu)化配置,教學潛力得到有效挖掘,充分調(diào)動教學雙方積極性。這種有效的教學改革,對促進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將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雄旻.改革需要與時俱進——論高校音樂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問題[J].藝術教育,2005,(6):54-55.

      [2] Darrow, A. A., Haack, P. & F. Kuribayashi. Descriptors and Preferences for Eastern and Western Musics by Japanese and American Nonmusic Majors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987, (4): 237-248.

      [3] Conway, C. M. An Examination of District-Sponsored Beginning Music Teacher Mentor Practices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2003, (1): 6-23.

      [4] Strand, K. Survey of Indiana Music Teachers on Using Composition in the Classroom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2006, (2): 154-167.

      [5] 劉偉冬.關于高等教育藝術教育課程設置和課程內(nèi)容改革的幾點思考[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0,(2):19-21.

      [6] 孟抗美.關于高校藝術教育課程設置的思考[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3,(1):99-100.

      [7] 章方.企業(yè)外語培訓教材選編探討[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3):32-36.

      [8] 吳月新.試論日本報刊選讀課的教材選編及教學特點[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8,(7):25-26.

      [9]Smialek, T. & R. R. Boburka. 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 Listening Exercises on the Critical Listening Skills of College Music-Appreciation Students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2006, (1): 57-72.

      [10]Bergee, M. J., & J. W. Grashel. Psychosocial profiles of music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Based upon Erikson's principles of epigenetic development [J]. Quarterly Journal of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1995,(6): 5-15.

      [11]許冰.新課標指導下校外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7,(5):124-127.

      [12]張玉春.如何挖掘音樂課程資源[J].中國音樂教育,2004,(11):43-43.

      [13]李曉燕.民族民間音樂課程資源[J].中國音樂教育,2004,(8):39-39.

      [14]湯紅霞.音樂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1):16-18.

      [15]張又丹.普通大學音樂教育的機遇與保障機制——對大學排名前100強的調(diào)查解讀[J].人民音樂,2006,(11):58-59.

      [16]楊孜孜.荷蘭高等音樂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啟迪——構建音樂藝術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機制[J].人民音樂,2008,(2):62-64.

      [17]張勝良.建立高師音樂課教學激勵機制的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08,(1):174-181.

      (責任編輯 黃建新)

      猜你喜歡
      改革方向音樂教育課程體系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藝養(yǎng)教育”凝練與藝美課程體系建設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探析新時期下公證工作發(fā)展改革
      技工學校服裝專業(yè)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方向研究
      政府轉型時期的工商管理改革方向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探討
      曲靖市| 新津县| 玛曲县| 札达县| 云南省| 库尔勒市| 博白县| 嫩江县| 洛阳市| 师宗县| 大英县| 哈巴河县| 屯留县| 上思县| 商洛市| 务川| 卓尼县| 报价| 临江市| 延寿县| 遵化市| 扎兰屯市| 襄垣县| 马尔康县| 博湖县| 大渡口区| 商河县| 岑溪市| 房产| 阆中市| 厦门市| 河间市| 芷江| 永福县| 和平区| 巴南区| 杨浦区| 阿坝| 沅陵县| 阿拉善左旗|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