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陽
炎炎夏日,冰淇淋、棒冰和雪糕是讓人難以抗拒的“冰涼誘惑”,但各地有關冷飲質量問題的報道卻不時傳來。市場調查后發(fā)現,如今的冷飲口味繁多、成分復雜,卻大都名不副實,誘人口味和顏色大都由添加劑勾兌而成。專家指出,越復雜的成分越沒有天然健康可言,所以夏季解暑不要過度依賴冰淇淋、雪糕。
調查篇
細菌超標危害健康
據了解,冰淇淋、雪糕和冰棒是最主要的三種固形冷飲,在夏季最為熱銷,但幾乎每個夏天,各地都有冷飲質量不合格的消息傳出。
河南省近期抽查結果顯示,63家冷飲生產企業(yè)的92個批次樣品中有19批次樣品不合格,主要體現在菌落總數超標、大腸菌群超標或成分標簽不合格。而據記者了解,冷飲的問題通常還有營養(yǎng)成分不達標,如脂肪、總糖和蛋白質含量不合格等。
中國農業(yè)大學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介紹,菌落總數超標或大腸桿菌超標,消費者食用后會引起腹瀉等腸道疾病。目前一些企業(yè)在運輸和儲存上也存在問題,例如運輸過程中冷鏈系統(tǒng)沒有達到要求、在銷售網點的儲存溫度不合規(guī)范,甚至存在隱性污染,導致了冷飲中的細菌一直處于活躍狀態(tài)。
酸奶口味雪糕不含酸奶
酸奶口味雪糕中不含酸奶、香草口味冰淇淋中也不見香草……除了細菌問題,冷飲中的食品添加劑越來越多,卻越來越名不副實,早已遠離了過去“綠豆棒冰等于綠豆沙加水”的天然與實在。
7月23日,記者在某大超市看到,熱銷的伊利蒙古酸奶口味雪糕的配料有飲用水、白砂糖、全脂乳粉、食用植物油、飴糖、雞蛋、食品添加劑(增稠劑、乳化劑、酸度調節(jié)劑、食用香精、甜蜜素),惟獨不見蒙古酸奶的身影。記者就此隨機詢問了一位帶孩子來買雪糕的中年女士和一位老人,他們都說:“一直以為蒙古酸奶口味雪糕是酸奶為原料做的,因為吃起來完全是酸奶的味道!”中年女士表示,現在很想知道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做出了完全與蒙古酸奶一致的味道。記者隨即以消費者身份撥打了伊利的客服熱線詢問,客服表示將詢問公司技術人員后答復。7月24日,伊利的客服人員回復道,該雪糕中確實完全不含酸奶,也并非全脂乳粉在生產中加工為酸奶后制成,其酸奶口味是通過添加劑的工藝處理后達到,但出于商業(yè)原因考慮,不能告知是哪種成分做出了蒙古酸奶的口味。
記者還發(fā)現,某些大品牌的香草口味冰淇淋,也不含香草,口味完全由食用香精或添加劑來達成。其他諸如草莓、巧克力等口味的冰淇淋,很多廠家添加的也只是草莓香精或代可可脂,并非天然草莓和純巧克力。
反式脂肪酸讓人疑慮
讓消費者更加犯暈的還有冰淇淋、雪糕中添加的各種復雜成分和甜味劑,而很多以植物油脂為主料的產品,其中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因廠家未標注而讓人心中存疑。
7月23日,記者在易初蓮花朝陽路店看到,雀巢綠茶口味慕斯冰淇淋的配料有近20種,例如葡萄糖漿、植物油、乳清粉、綠茶粉、綠茶提取物、麥芽糊精等。而和路雪迷你可愛多香草口味配料更多達22種。一位顧客表示,小時候的棒冰就是水和糖組成,成分單一卻解渴,而現在各種添加了復雜成分的冰淇淋不僅看不懂成分,而且感覺吃進去不僅不解渴,反而很膩。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常務理事李淑媛介紹,如今的冰淇淋在滿足了各種各樣復雜口感的同時,卻也逐漸失去了天然和健康,如果想靠冷飲解暑,最好的選擇是簡單的冰棍,其含水量最高,而冰淇淋和雪糕中加入了太多的固形成分,很多成分并不天然,而且還增加了熱量。
記者還發(fā)現,在主料的標注上,各廠家也并不規(guī)范,以大部分產品都會添加的植物油為例,都是籠統(tǒng)地寫著植物油或食用植物油。何計國介紹,植物油有很多種,如大豆油、花生油、麻油、菜子油,但普通液態(tài)植物油并不容易達到冰淇淋的形態(tài)和口感,所以有的廠家會對植物油進行部分氫化變成半固態(tài)的植物油,但氫化植物油中含有對健康不利的反式脂肪酸,所以建議廠家進行更細致的標注。
誘人冰淇淋變成“調色板”
為了使冷飲有美麗顏色,很多產品中添加了不少色素,少則兩種,多的達到6種。
記者在超市看到,和路雪的香草口味迷你可愛多添加了焦糖色和胭脂樹橙,蒙牛巧脆茲添加了“著色劑005和006”,雀巢的綠茶味慕斯冰淇淋含焦糖色、檸檬黃、亮藍三種色素,最令人驚訝的是蒙牛蒂蘭圣雪巧克力脆筒冰淇淋竟添加了6種著色劑。此外,對于消費者最為關心的營養(yǎng)成分表,只有少數企業(yè)做得比較細致,例如和路雪的幾乎所有冰淇淋產品都有營養(yǎng)成分表,而雀巢的慕斯冰淇淋、伊利特品牛奶口味冰淇淋、蒙牛隨變奶酪雪糕杯等很多產品都沒有任何營養(yǎng)成分的提示,讓不少消費者尤其是愛好苗條的女性感到心里沒底。
服務篇
挑選冷飲首選天然成分
面對琳瑯滿目的冷飲類別和各種復雜的成分,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專家建議,可以從產品類型、所用主料等幾個大的方面去選擇,而總體原則是,使用純牛奶、天然黃油的產品,要比主料是人造黃油、人造植物油脂的產品更值得選擇。
選冷飲分清類別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常務理事李淑媛介紹,在外包裝上標明冷飲所屬的具體類型,是引導消費者選擇和購買的重要依據,消費者在購買前也應加以留意,以便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
宏寶萊技術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冰淇淋分為全乳脂冰淇淋(清型全乳脂、組合型全乳脂)、半乳脂冰淇淋(清型半乳脂、組合型半乳脂)、植脂冰淇淋(清型植脂、組合型植脂)。雪糕和冰棍分別有清型和組合型之分。
記者發(fā)現,例如蒙牛奶酪雪糕杯和巧脆茲雪糕就是“組合型雪糕”,伊利蒙古酸奶口味雪糕就是“清型雪糕”,主料為全脂乳粉和食用植物油。八喜牛奶冰淇淋就是組合型全乳脂冰淇淋,主料為稀奶油、鮮牛奶。
天然奶油優(yōu)于人工奶油
記者查閱國家標準SB/T 10007-2008《冷凍飲品分類》后發(fā)現,冰淇淋的總固形物、蛋白質、脂肪通常都比雪糕要高,這主要是由于使用了牛奶、奶油或植物油脂。專家指出,乳脂冰淇淋是以飲用水、牛奶、奶油、食糖等為主料,而植脂冰淇淋以水、植物油脂或人造奶油為主料,一般說來,主料為牛奶和天然奶油的產品在口感上和健康程度上都優(yōu)于用植物油脂或人造奶油的產品。
此外,冰淇淋中還有很多看不懂的成分,平時可以多加學習了解。何計國介紹,加入碳酸氫鈉是作為膨松劑、大豆磷脂是作為乳化劑,加入的乳清粉則是一種高質量的蛋白質營養(yǎng)源,其高溶解性有利于產品的外觀和組織,并可增加風味,而有的廠家還會添加一些卵磷脂、蔗糖酯之類的乳化劑。
學習分辨甜味成分好壞
記者發(fā)現,很多產品都有兩種以上的甜味來源,如夢龍是白砂糖加玉米糖漿、八喜牛奶冰淇淋和雀巢慕斯綠茶冰淇淋是白砂糖加葡萄糖漿。
此外,還有很多復雜的甜味成分,究竟哪些更好呢?
宏寶萊技術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冷飲的甜味除了靠白砂糖和玉米糖漿、葡萄糖漿,還有果葡糖漿、甜蜜素、飴糖,以及糖醇類和蜂蜜,面對這么多種甜味來源,消費者要學會分辨各種甜味劑的營養(yǎng)和好壞。例如白砂糖熱量較高,蜂蜜、糖醇類較為健康,而果葡糖漿、玉米糖漿和葡萄糖漿較有營養(yǎng),甜蜜素雖然熱量最低,卻毫無營養(yǎng)。業(yè)內人士介紹,冰淇淋、雪糕總含糖量通常都在14%以上,這一含糖量比大部分甜飲料都要高,所以建議不要過多食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
挑選更易保存的品種
有的人一次性購買大量冷飲后放在冰箱的冷凍室里,認為冰淇淋存放時間較長,不會變質。但專家指出,冷飲買回來最好盡快食用,并且要挑選保存條件寬松的品種。記者看到,伊利和蒙牛的雪糕和冰淇淋產品大多都是保質期18個月,要求在-22℃以下貯存;而和路雪和雀巢的冰淇淋大多是保質期24個月,保存條件略微寬松,僅要求在-18℃以下貯存。中國農業(yè)大學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介紹,不論是-22℃還是-18℃,家用冰箱都難以恒久地達到。
冰淇淋在專業(yè)的冷凍保存下活菌總數一般不會增加,但冷凍并不能徹底殺菌,而且家庭用的冰箱最低溫度通常只能達到-18℃,加上經常開關冰箱門,所以根本達不到廠家嚴格的貯存要求,會影響冰淇淋的口感,使蛋白質發(fā)生變性,質量受到影響,所以冰箱里的冷飲最好一周內食用完。尤其要注意的是,冰淇淋融化后容易孳生細菌,所以融化后不可再放回冰箱。(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