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青
七月的大海
海 子
老鄉(xiāng)們 誰能在大海上見到你們真是幸福!
我們全都背叛我們自己的故鄉(xiāng)
我們會把幸福當成祖?zhèn)鞯穆殬I(yè)
放下手中痛苦的詩篇
今天的白浪真大! 老鄉(xiāng)們 他高過你們的糧倉
如果我中止訴說 如果我意外的忘卻了你
把我的故鄉(xiāng)拋在一邊
我連自己都放棄 更不會回到秋收 農民的家中
在七月我總能突然回到荒涼
趕上最后一次
我戴上帽子 穿上泳裝 安靜的死亡
在七月我總能突然回到荒涼
最近讀海子的詩歌,不能明白如此年輕的生命怎么會對世事有如此的徹悟。那個15歲的少年當年是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走進大學的?那個19歲的青年是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走上哲學講壇的?那個25歲的詩人又是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將他的人生最后定格的?
食指精神分裂、海子自殺、駱一禾突然死亡、顧城殺妻自縊,我所熟悉和喜歡的詩人們用這種獨特的方式到底想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意蘊?
《七月的大海》可以說是海子的死亡宣言。海子在“七月的大海”中看到的只有荒涼和背叛,他迷失在自己追求的精神家園中,曾經以為幸福的家已經不復存在,因為他離開那里太久了,走的太遠了。秋收的家在詩人其實是一種痛苦的回憶。對故鄉(xiāng)的背叛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一種不自覺的行為。1989年初,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海子回了趟安徽。這趟故鄉(xiāng)之行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荒涼之感,“有些你熟悉的東西再也找不到了”?!拔覀儠研腋.敵勺?zhèn)鞯穆殬I(yè)”,感覺幸福是那么遙遠?!胺畔率种型纯嗟脑娖?曾經膜拜的文字在經過無數(shù)次的敘述之后沒有了神秘的氣息,在這些文字中,海子看到了痛苦的深淵,看到了死亡的靈魂。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向往此時如夢幻般迷離?!袄相l(xiāng)們 誰能在大海上見到你們真是幸福!”海子希望能夠有同道者,但是,大海遇故知,那是多么奢望的事?!拔疫B自己都放棄 更不會回到秋收 農民的家中”,茫茫大海之中,海子不知道如何放置自己。沒有精神家園,也就失去自我,于是海子就只能回到荒涼,最后選擇死亡。
“今天的白浪真大! 老鄉(xiāng)們 他高過你們的糧倉”,年輕的海子還沒有準備好就獨自在外飄流。15歲,應該還是稚氣未脫的年齡,如此匆忙走上學術的殿堂難免孤傲。19歲,應該還是懵懂少年,又如何研究哲學命題?25年的歲月,其實還來不及看清現(xiàn)實的荒誕,讀懂歷史的復雜,思考哲學的命題。
“在七月我總能突然回到荒涼”,海子并沒有做好扮演偉大詩人的角色,生活卻將他推向了風口浪尖,所以他只能選擇退出舞臺。海子之死,還在于:
其一,“憤怒出詩人”,時代缺少詩歌應有的激情,難以成就真正的詩人。面對唐詩宋詞,后代文人選擇詩歌作為自己的表達方式,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巔峰過后,沒有經歷痛苦的裂變,如何成就新的輝煌。自我意識的過于關注,沒有了宏大的敘述背景,一味沉浸于個人憂傷的小資式的感傷情調,難以逃脫悲劇的命運。海子找不到新的出路,所以他選擇死亡。有人說他是用這種方式堅守靈魂的圣潔,我以為,25歲的靈魂是難以表達多少深刻的思想、完整的哲學思維的。當他將自己的痛苦訴說終結之后,他的悲劇在于沒有看到新的生活。
其二,詩歌是一種有意味的文字游戲,沒有耐心就難以深入也難以堅持閱讀。在80年代的經濟大潮中,或許海子感覺到了自己是在詩歌的荒原上獨自歌唱,面對幾百萬如一堆廢紙般的文字,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天才詩情。用19歲的年齡去面對深奧的哲學,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斷力。世俗的紛擾和欲望,更讓他無法解說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我們不能不承認海子的早熟,但我們也不能不承認他還沒有能力應對復雜的世界。于是他感覺很累。
其三,我們并不否認他出眾的才華、神奇的創(chuàng)造力、敏銳的直覺和廣博的知識,但是,他的生活又是極端貧困而單調的,他純粹憑借自己的才情創(chuàng)作了將近200萬字的詩歌、小說、戲劇、論文,沒有深厚的生活基礎,只是象牙塔之中的作品,他的創(chuàng)作方式讓他遠離現(xiàn)實生活,他對現(xiàn)實充滿迷惑和茫然,他只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最后必然將他引向死亡。海子生前的摯友西川也說:“要探究海子自殺的原因,不能不談到他的性格。他純潔,簡單,偏執(zhí),倔強,敏感,有時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朱大可在《先知之門》中認為海子的死“意味著海子從詩歌藝術向行動藝術的急速飛躍。經過精心的天才策劃,他在自殺中完成了其最純粹的生命言說和最后的偉大詩篇,或者說,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謠和死亡絕唱”。
這只是一種非??斩吹恼f辭,看似很精彩的一段話,其實是一段什么也沒有說的廢話。我們喜歡說海子是天才,我們也確實從他的詩作中看出他的才華橫溢,但是,天才往往夭折。海子只是在文學方面具有某種天賦,他沒有透過荒涼和死亡來看待人生的大智慧。
[作者單位:江蘇常熟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