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靜莊
數(shù)九寒冬是感冒易發(fā)的季節(jié),通過自我按摩可有效地防治。
1. 按揉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緣處。先將兩手搓熱,用掌心貼臉頰,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地搓面三十余次,然后用兩食指指端按揉鼻翼兩側(cè),順時針和逆時針各64次,以感覺酸脹為度。按揉迎香穴不僅可以預防感冒,而且可促使鼻塞的鼻子氣息通暢、頭腦清醒。
2. 按揉風池穴風池穴位于頸后兩側(cè)凹陷處。以兩手的中指指腹按揉風池穴,順時針和逆時針各64次,以酸脹為度。能減輕感冒引起的頭痛、眩暈。
3. 按揉合谷穴合谷穴位于兩手虎口凹陷處。合谷是手陽明大腸經(jīng)的要穴。俗話說:“頭面合谷收”,左手拇指按揉右合谷,右手拇指按揉左合谷,順時針和逆時針各64次。對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有減輕作用。
4. 按摩涌泉穴俗話說:“人老先老腳,寒從腳下起”,足部位于身體的最下部,離心臟較遠,所以腳部的血液循環(huán)較差,腳部的皮下脂肪十分薄,保溫功能較差,使腳部的溫度比身體其他部位低。所以,在寒冷的冬季尤其需要注意護腳。人的足底有一重要的穴位——涌泉穴,位于腳心前1/3處,屈趾時有一凹陷處即是。此穴被中醫(yī)稱為腎之要穴,經(jīng)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填精益髓、補腎壯陽的功效。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臨睡前用50℃左右的熱水泡腳20分鐘,最好浸至腳踝,如果水溫感覺冷了,再換熱水。然后用左手大拇指按摩右涌泉穴,右手大拇指按摩左涌泉穴,順時針和逆時針各180次。按摩力度達到酸脹為好。它能促進氣血運行、通經(jīng)活絡、溫煦臟腑和加快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足部血液循環(huán),可預防感冒。這一簡便的養(yǎng)生方法不僅讓人很快地消除疲勞,就寢前使用還有安神助眠的效果。俗話說“睡前泡泡腳,勝似吃補藥”,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深諳養(yǎng)生之道,他活到85歲高齡仍耳聰目明,這與他多年來養(yǎng)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不無關系。這種養(yǎng)生方法對中老年人特別適合,尤其是在氣溫驟降的冬令時節(jié)里。難怪宋人蘇東坡的贊美詩流傳至今:“主人勸我洗足睡,倒床不復聞鐘鼓。”足見足浴對御寒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作者每周一上午在上海中醫(yī)醫(yī)院有專家門診,每周一下午在上海市中醫(yī)文獻館有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