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坤靜
“西部歌王”王洛賓畢生搜集、整理、改編、譯配的1000余首大西北民歌中,反映男女情愛的歌曲占了相當一部分,除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jīng)典”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和《半個月亮爬上來》之外,尚有《曼麗》和《達板城的姑娘》等。
《曼麗》以其纏綿緋惻、哀婉動人的藝術(shù)風格而贏得了人們的喜愛,為世人所廣為傳唱。但它的來歷及其相關(guān)的趣聞故事卻少有人知道。
1937年10月,象許多愛國知識青年一樣,新婚燕爾的王洛賓、洛珊(即杜明遠)夫婦輾轉(zhuǎn)投奔山西抗日前線,參加了由丁玲領(lǐng)導(dǎo)的八路軍西北戰(zhàn)地服務(wù)團。不久,為抗日大后方新疆的火熱局面所吸引,他們又與青年作家蕭軍等人結(jié)伴西行,卻被阻于蘭州,加入了那里的西北抗戰(zhàn)劇團。
在隨團開展抗日救亡演出的過程中,王洛賓初步接觸、搜集并改編了一些諸如《馬車夫之歌》(即《達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阿拉木汗》和《喀什噶爾舞曲》等大西北民歌,并深為其藝術(shù)魅力所陶醉。
在赴西寧演出時,他結(jié)識了國民黨青海省主席馬步芳,受到賞識和邀請。這樣,當蘭州的西北抗戰(zhàn)劇團于1939年秋被國民黨甘肅省當局強行解散后,王洛賓就帶著洛珊去了西寧。
由于馬步芳的關(guān)照,王洛賓先后任西寧一所回民中學(xué)的音樂教師、青海干部訓(xùn)練團的音樂教官和國民黨西北行政長官公署政工處的上校文化高參等職,同時受聘于青??箲?zhàn)劇團。
從此,他開始不斷地深入青海各地采集民歌,先后編創(chuàng)了《在那遙遠的地方》、《瑪依拉》、《半個月亮爬上來》、《送郎出征》和《我們是抗日遠征軍》等大量歌曲,其中有很多發(fā)表在甘肅省教育廳出版的歌曲集《西北歌聲》上,隨之流傳四方。
王洛賓經(jīng)常奔波在外,在西寧的一所女子師范任美術(shù)教師的洛珊常常獨守空房,倍感寂寞。封閉落后的西寧當時連電燈都沒有,文化生活相當貧乏,這種日子讓洛珊很不習慣。她時常使性子,鬧情緒,執(zhí)意要請假到蘭州去看病,王洛賓只得陪同前往。但到了蘭州后,她便樂不思返,怎么也勸不動。王洛賓無奈之下,常是獨自返回西寧。
有一天,青海抗戰(zhàn)劇團的同事來王洛賓家里玩,因不見洛珊,就隨意問起,不料王洛賓卻氣惱地說:“你再不要提她了,她是她,我是我?!焙髞頉]多久,就傳來有關(guān)洛珊的流言蜚語。遠在青海的王洛賓無論如何也不相信,然而他的內(nèi)心卻無法平靜。
適值青??箲?zhàn)劇團正在排演一部名為《蒙古青年抗戰(zhàn)進行曲》的歌舞劇,王洛賓負責其音樂部分,套用蒙古族民歌的曲調(diào),將它改編成插曲《曼麗》。
這部歌舞劇的故事講的是抗戰(zhàn)時期,一對熱戀中的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故鄉(xiāng)淪陷后,男青年參加抗日義勇軍上了前線,女子加入了抗日救亡宣傳隊。不久,傳來男子不幸為國捐軀的噩耗,女子抑郁悲痛而死。由于王洛賓在寫歌曲《曼麗》時,正值他與洛珊的感情初現(xiàn)裂痕之時,故而他感同身受,便寫得特別投入,其中自然融匯了他對洛珊那種刻骨銘心、難以釋懷的愛。
《蒙古青年抗戰(zhàn)進行曲》因故未能上演,但《曼麗》這首歌卻不脛而走,流傳至今,以至于還引發(fā)了下面一個有趣的故事。
1976年,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jié)束,5年前從烏魯木齊市插隊,來到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新湖農(nóng)場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的下鄉(xiāng)知青、王洛賓的三兒子王海成可以經(jīng)?;丶伊恕?/p>
有一次從烏市返回新湖農(nóng)場后,王海成興奮地告訴他的一個回族朋友馬俊,說是當年隨王震部挺進新疆,在新疆軍區(qū)文工團擔任過音樂教員和創(chuàng)作員的父親,后在“反右傾”運動中,因為曾在馬步芳手下供職的所謂“歷史問題”,而背上了“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反革命分子”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現(xiàn)已刑滿釋放。
馬俊誠摯地說:“聽老輩子說,你父親在馬步芳的部隊里是很出名的,讓他一起來,我們青海過來的回民很多人都知道他,叫他來見個面嘛。”
這樣,王海成便抽空與尚未平反和恢復(fù)工作的父親一道,在一個星期天里去了馬俊家。
馬家對此很重視,像迎接貴賓似的,預(yù)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席間,馬俊非常尊重王洛賓,一口一個王叔叔地叫著,給他敬酒,說些贊美、祝福他的話,令他萬分高興。
馬俊對王洛賓的傳奇人生經(jīng)歷,特別是他在青海工作的那些情況尤感興趣,不斷地問著,催著他講。王洛賓喝了不少酒,漸漸地也就敞開心扉講了起來。
隨后,為了活躍氣氛,按照馬家人的提議,王洛賓父子唱起歌來。王洛賓率先唱了《在那遙遠的地方》和《達板城的姑娘》。繼之,王海成唱了父親早先教給他的那首歌《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以及當時非常流行的一首“黃歌”——《曼麗》:
我倆的過去,我倆的情意我怎能忘記
曼麗怎能這樣任性離我就走去
從今以后我是多么傷心,何時才能見到你
只有留下的往事我時常在回憶,曼麗
…………
在大家熱烈鼓掌的鼓舞下,王海成便又繪聲繪色地講起了有關(guān)《曼麗》的故事。不料,卻引得父親哈哈大笑。
當大家詫異的目光都掃向王洛賓時,只見他說道:“小三,你知不知道,你唱的這個歌是誰寫的?”
王海成眨巴著眼睛說:“不知道,好像是過去的一支老歌吧?!?/p>
端起一杯酒仰脖而盡后,王洛賓吐著酒氣說:“今天可真有意思,兒子唱了老子的歌,還不知道是老子寫的?!?/p>
王海成驚喜地說:“爸,這首歌也是你寫的?”
王洛賓重重地點著頭,然后就陷入遙遠的回憶,饒有興味地講起這首歌的編創(chuàng)經(jīng)過來。末了,他捋著那有點花白了的胡須,神情凝重地說:“寫這首歌時,洛珊已經(jīng)回了蘭州。我們還沒有解除婚約,我一直很懷念與她在一起的那段難忘時光。這首歌也可以算是對那段日子的紀念吧!”
(責編 張靜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