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波伏瓦的人生選擇與自我拯救

      2009-02-25 06:32:26曹冬雪
      粵海風(fēng) 2009年1期
      關(guān)鍵詞:波伏瓦修女薩特

      曹冬雪

      波伏瓦在《第二性》中談及女性生育問題,她認(rèn)為生育應(yīng)該成為個人選擇而非社會強(qiáng)加的義務(wù)。我們都知道她本人終生未婚未育,但她究竟為何拒絕生育呢?在其回憶錄第二卷《年華的力量》中,她具體談到了這一點(diǎn)。她承認(rèn)在熱戀表哥雅克的時候,她幻想過擁有他的孩子。但與薩特在一起時,幸福那么完滿,她并不需要孩子來加深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她也并不覺得薩特與她需要依靠后代來延續(xù)他們倆的存在。另外,由于她少女時期與父母不和,她對家庭生活并無好感,當(dāng)她在想象中勾勒一個兒子或女兒的形象時,他們顯得那樣陌生??偠灾?,生育對她沒有吸引力。在她看來,生育甚至是一件無聊的事,因?yàn)檫@只是無謂地增加地球人口,她看不出這一行為的意義。

      在她十五歲時,好朋友扎扎對她說生孩子和寫作具有同等價值,她當(dāng)時吃了一驚,這怎么能比較呢!寫作對于她來說是使命,是將她從凡塵解救出來引向不朽的途徑,這簡直無從比較。她說:如果一個修女放棄生育個體,全心全意為整個人類祈禱,沒有人會覺得奇怪。我的使命也如此,它不應(yīng)該受到任何羈絆,在我心中不會產(chǎn)生任何遠(yuǎn)離這一使命的目標(biāo)[1]。這一比較在我看來相當(dāng)有趣。為了理解這一比較,讓我們回到波伏瓦的童年,回到她選擇寫作作為畢生事業(yè)的時刻。在《閨中淑女》中,她向我們講述了發(fā)生在童年階段一件決定性的大事:她喪失了天主教信仰。而這恰恰發(fā)生在立志成為作家之前。波伏瓦曾經(jīng)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小教徒,甚至可以說有著超乎常人的宗教狂熱。她會發(fā)明一些苦修術(shù),用浮石刮自己的皮膚直至出血,用掛在脖子上的小金鏈鞭打自己[2],她還會偶爾睡在地上,為的是體驗(yàn)圣潔[3]。她和別人一起去教堂,發(fā)現(xiàn)大家甫一出來便迅速投入到日常俗事當(dāng)中,她覺得這些人做得不夠徹底。俗世的短暫性比之天堂的永恒顯得那么卑微,為了達(dá)到永恒,她決定不走常人的道路,她說“我要成為修女[4]”。可以說,這是一個性格極端有點(diǎn)瘋狂的小女孩。但是,大約十五歲的時候,出于種種原因,她喪失了信仰,結(jié)果立刻陷入對死亡的恐懼當(dāng)中(這一恐懼波伏瓦終生都沒有擺脫)。

      沒有了上帝,她轉(zhuǎn)而求之于文學(xué)。盡管很早就對文學(xué)產(chǎn)生愛好,但卻是從那時起,文學(xué)對波伏瓦具有了某種神圣的意味。宗教賦予她對永恒的渴望,盡管宗教信仰不再,這一渴望并沒有消失。在這短暫的塵世當(dāng)中,如何才能實(shí)現(xiàn)永恒呢?她給出回答:用文字。在肉身消亡之后,作品依然能將她的思想留傳后世,在千千萬萬人心中燃燒,她也會因此不朽。她要在文字中體現(xiàn)自己的存在從而為其創(chuàng)造意義。波伏瓦的文學(xué)作品大多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比如《名士風(fēng)流》。小說的女主人公安娜和波伏瓦本人一樣在童年時喪失了宗教信仰,一樣對死亡懷有刻骨的恐懼,也一樣將寫作視為將個人引向不朽的途徑。安娜是一個精神分析師,丈夫迪布勒伊是著名作家,她特別看重丈夫的寫作,她說如果迪布勒伊的作品消亡,“那么我們倆都得重新面臨毀滅的命運(yùn)”,“未來只不過是一座墳?zāi)筟5]”。小說中的安娜本身不從事寫作,她將自己的不朽寄托在丈夫的寫作中。我們是否可以由此推斷,波伏瓦之所以傾盡畢生之力維系與薩特的伴侶關(guān)系,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即:如果她自己的作品不足以保證她的不朽,那么還有薩特的作品,因此需要薩特心無旁鶩地從事創(chuàng)作,不斷地寫出優(yōu)秀作品,需要她的名字始終和他的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她就給自己的不朽加了雙重保險。

      讓我們回頭再看這句話:“如果一個修女放棄生育個體,全心全意為整個人類祈禱,沒有人會覺得奇怪。我的使命也如此,它不應(yīng)該受到任何羈絆,在我心中不會產(chǎn)生任何遠(yuǎn)離這一使命的目標(biāo)?!爆F(xiàn)在我們可以理解她為什么會把自己與修女,把寫作與祈禱做比較:小時候,她夢想成為修女;長大后,可以說她“實(shí)現(xiàn)”了這一目標(biāo),只不過是以另一種方式,即寫作,但目標(biāo)卻是同一個:不朽。波伏瓦回憶錄第一卷《閨中淑女》講述的是她從出生到初識薩特這段生活,整本書的語氣相當(dāng)客觀和含蓄,但我們在閱讀時會發(fā)現(xiàn),她在描述童年時期在鄉(xiāng)下自然風(fēng)光中感受上帝時,使用的完全是另一種筆調(diào):

      我還是我,一直消隱,消隱在無窮中。普照眾生的陽光,此刻,此地,只撫慰我一人,我感到眼瞼上光的溫?zé)?。風(fēng)圍著楊樹起舞,那是遠(yuǎn)方來的風(fēng),處處都有它的身影,它擾亂空間,而我一動不動地旋風(fēng)般前進(jìn),直至地平線。月亮升起來了,我與遠(yuǎn)方的城池、沙漠、大海、村莊默默交流,我們一同沐浴著融融月色。我不再是空幻的意識、空洞的眼神,而是黑麥馥郁的芬芳,歐石南的暗香,是正午的熾熱,是黃昏微微的戰(zhàn)栗。我沉重的肉身蒸發(fā)在蔚藍(lán)色的天空中。我,就是無窮[6]。

      如此田園牧歌,那是她的失樂園嗎?也許,波伏瓦內(nèi)心一直保留著一份童年時的宗教情懷。是信仰給她帶來平靜與希望,然而,她的寫作信仰如同天主教信仰一樣,最終泡沫般幻滅:什么都無法拯救個人存在。她在剛遇到薩特之時,便發(fā)現(xiàn)盡管他不喜歡她的唯靈論用語,“他在文學(xué)中尋求的也正是一種拯救”。[7]薩特在其自傳《詞語》中將他對文學(xué)的熱情比作“一場悠長、苦澀而甜蜜的瘋癲”,而在1964年《詞語》出版時所接受的一次采訪中,他更是直言“我為了給自己的存在賦予意義,將文學(xué)視為一種絕對,我用了三十年才擺脫這種心態(tài)[8]”。無獨(dú)有偶,波伏瓦在1963年出版的《時勢的力量》卷末不無感傷地說:“向那位輕信的少女投去懷疑的一瞥,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多大程度上我被欺騙了。”被什么欺騙了?生活?寫作?雖然實(shí)現(xiàn)了少女時期對自己許下的諾言,成為了知名作家,完成了一些作品,但她真的留下了什么嗎?“要是至少她豐富了世界,要是她曾經(jīng)孕育了點(diǎn)什么,一座山丘?一座火箭?沒有,什么都沒有[9]”,她這樣說。我們不由得設(shè)想,如果波伏瓦有孩子,她還會說同樣的話,說“什么都沒有”留下嗎?

      1929年春末的一天下午,少女波伏瓦坐在盧森堡公園的草地上讀美國舞蹈家鄧肯的自傳《我的生活》,她開始幻想自己未來的生活,她說她的生活“不要轟轟烈烈,甚至都不要引人注目,我只求擁有愛情、寫幾本好書、養(yǎng)育幾個孩子,擁有一些朋友可以將自己的書題獻(xiàn)給他們,而他們可以向我的孩子傳授思想和詩歌[10]”?!稗Z轟烈烈”、“引人注目”正是鄧肯的生活給她的印象,而她說不,她不要類似的生活。少女波伏瓦和許許多多她的同齡人一樣,夢想一份平靜安適的生活。對那時的她而言,生育和寫作完全可以共存。至于生育無意義、寫作高于生育這已經(jīng)是后話了。我們可以提這樣一個問題:究竟是因?yàn)橛X得生育無意義她才選擇不生育,還是因?yàn)樗x擇了不生育所以宣稱生育無意義呢。我們知道,波伏瓦的回憶錄從敘述她的出生開始,而實(shí)際上,她是以她五十歲的生活為起點(diǎn)開始談?wù)撟陨怼R磺谢貞浂疾皇强陀^的過去,而是被現(xiàn)實(shí)之光照亮的過去,正如薩特在《惡心》中所言:“生活中的事件朝著一個方向發(fā)生,我們講述的時候從反方向進(jìn)行。看上去我們是從開始講起……而事實(shí)上是從結(jié)局開始講起。結(jié)局就在那里,無形在場,是它給了開始以華麗而重要的姿態(tài)[11]。”波伏瓦的回憶錄,與其說是對自己成長過程的記敘,不如說是為現(xiàn)有生活進(jìn)行的辯護(hù)。

      馬爾羅在《人的命運(yùn)》中描述藝術(shù)史教授吉卡爾在兒子尸體旁的感受:“從今以后,他只能把自己交托給自己了。世界再也沒有什么意義了,世界已不復(fù)存在了;在那兒,在那個把他同天地萬物聯(lián)系起來的尸體旁,永恒的靜止?fàn)顟B(tài)就像上帝尋了短見[12]?!奔栠@個人物一直活在對死亡的焦慮中,他只能用鴉片來麻醉自己,好忘卻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人類悲慘的生存境遇。是兒子給予了他生存的意義,一旦兒子死去,便好像“上帝尋了短見”。米蘭·昆德拉則在《身份》這部小說中借一位母親之口表示:“不可能既有孩子又蔑視世界的本來面目,因?yàn)槭俏覀儗⒑⒆铀偷竭@個世界上來的。因?yàn)橛辛撕⒆?,我們才會依戀世界,展望未來,才愿意忍受世界的喧囂和騷亂,才會認(rèn)真對待世界無可挽救的愚蠢[13]?!焙⒆?,至少是我們與世界達(dá)成的和解,反映我們對未來的信心。很難想象一個完全不愛世界的人愿意生育。波伏瓦在其自傳中流露對生活的熱愛:愛情、交談、閱讀、徒步旅行……但也許,她始終對世界抱有一份冷漠,因?yàn)椤笆澜绲男鷩毯万}亂”,因?yàn)樗盁o可挽救的愚蠢”,因?yàn)樵谑澜绮粍勇暽挠篮忝媲吧旧淼谋瘎 劳觥6噲D拯救自我,這也許是比死亡本身更大的悲劇吧。若果真如此,波伏瓦的一生便是悲壯的一生,她試圖用文字為自己鑄就不朽。

      [1]《年華的力量》,伽里瑪(法國)出版社,1960年,第92頁。

      [2][3][4]《閨中淑女》,伽里瑪出版社,1958年,第176、108、100頁。

      [5]《名士風(fēng)流》,伽里瑪出版社,1954年,第80頁。

      [6][7]《閨中淑女》,伽里瑪出版社,第164—165、449頁。

      [8]《世界報》,1964年4月18日。

      [9]《時勢的力量II》,伽里瑪出版社,1963年,第508頁。

      猜你喜歡
      波伏瓦修女薩特
      成為自己
      讀者(2025年5期)2025-02-28 00:00:00
      成為自己
      視野(2022年7期)2022-04-26 13:14:18
      成為自己
      自因還是自為?*——薩特自因理論探究
      薩特的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與改編述評
      修女之吻
      伴侶(2014年12期)2014-04-29 22:14:49
      言說他者還是言說自我——從波伏瓦在中國譯介中的一場論爭談起
      愛具體的人
      做人與處世(2009年4期)2009-05-22 11:31:30
      從一個開始
      雜文選刊(2007年1期)2007-05-14 13:37:31
      無價的奉獻(xiàn)
      意林(2005年23期)2005-05-30 04:52:33
      龙州县| 改则县| 闽清县| 小金县| 清水河县| 营口市| 邓州市| 萨嘎县| 连南| 麻江县| 波密县| 京山县| 泌阳县| 邵阳市| 惠东县| 洛南县| 灵武市| 泸水县| 加查县| 米脂县| 边坝县| 万山特区| 织金县| 永川市| 九江市| 新巴尔虎左旗| 阜新市| 临泽县| 黄浦区| 大荔县| 保定市| 岑溪市| 霍林郭勒市| 寿阳县| 安泽县| 灌阳县| 莲花县| 昌乐县| 施甸县| 商丘市|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