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亮
為提高晚紅葡萄質(zhì)量,增加商品價值。本文就晚紅葡萄栽培提出了整形修剪、新梢管理、花果管理、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栽培技術(shù)措施?,F(xiàn)介紹如下:
1整形修剪
1.1葡萄架式
晚紅葡萄生長勢較強,更適合棚架架式,結(jié)果枝蔓占據(jù)有效空間較大,產(chǎn)量較高,且穩(wěn)定。棚架下的果穗可有效的避免日灼,而且果穗距離地面較高,病害較輕。但打藥、修剪、下架防寒作業(yè)較籬架不便。
1.2樹體整形
晚紅葡萄適合龍干整形,幼樹成形過程受氣候影響較大,不同地區(qū)因生長期和熱量的差別,整形需要因勢利導。
定植當年,當主蔓長到50、100、150厘米時實行多次摘心,促進主蔓自下而上加粗。形成錐形枝有利于花芽分化。地表50厘米以下副梢貼根抹除;50~120厘米處副梢可保留3葉摘心,培養(yǎng)副梢結(jié)果母枝:120厘米以上產(chǎn)生的副梢留1葉“絕后摘心”;主梢頂端可保留1~2個長副梢留3~4葉反復摘心。冬剪時,主蔓長度剪留150~180厘米,剪口下直徑達到1.2厘米左右。2年以后仍可照樣實行主蔓修剪。而結(jié)果母枝可根據(jù)架面空間大小,行短梢與中長梢修剪。
1.3冬季修剪
晚紅葡萄花芽分化節(jié)位稍高,一般在4~5節(jié),但3節(jié)以下基部芽眼成花能力也很強,可以采取短梢修剪與中長梢相結(jié)合修剪。生長期稍短地區(qū)可以短梢修剪為主、中長梢修剪為輔,而且必須帶葉修剪和帶葉埋土,以防旱霜凍害。生長期稍長地區(qū)要實行“1長1短”修剪法,即上位枝長留4~8個芽用于結(jié)果。下位枝短截(2芽)用作預備蔓培養(yǎng)(不讓結(jié)果);來年,前者結(jié)果后從母枝基部疏除。后者預備蔓仍實行“1長1短”修剪法。年復一年對結(jié)果母枝實行1長1短更新修剪,不僅保證每年有充分的結(jié)果枝結(jié)果,使樹體穩(wěn)產(chǎn),而且結(jié)果母枝始終保持年輕力壯,可延長盛果期。
2新梢管理
2.1主梢管理
晚紅葡萄芽眼萌發(fā)力很強,不僅主芽萌發(fā),副芽也能萌發(fā),一個節(jié)位上往往同時可以看到2~3個新梢,應留主芽梢,及時抹除副芽梢。晚紅葡萄因葉片小果穗大,需多留新梢和葉片才能滿足果穗發(fā)育所需營養(yǎng),通常葉果比為40:1,結(jié)果枝與營養(yǎng)枝比例為1:1~1:0.7。
晚紅葡萄花器官發(fā)育良好,坐果率很高,結(jié)果枝花前不需摘心。但由于新梢生長旺盛,往往容易徒長貪青,所以各類新梢均應較歐美雜交種提前15~20天摘心封頂,以促使枝條木質(zhì)化。晚紅葡萄花芽分化節(jié)位較高,需對新梢(尤其是營養(yǎng)枝)進行彎、拐、別、壓等變位處理,加強新梢基部的營養(yǎng)積累,以強制花芽分化節(jié)位降低,利于冬季實行短梢或中短梢修剪。
2.2副梢管理
晚紅葡萄夏芽萌發(fā)能力很強,極易發(fā)生夏芽副梢,在生長期大于180天以上地區(qū)可利用它長到6~7葉后摘心,培養(yǎng)成副梢結(jié)果母枝。晚紅葡萄新梢葉腋中的冬芽一旦遭到刺激(如主梢重摘心、副梢貼根抹除等),冬芽極易從上往下連續(xù)爆發(fā),造成第2年產(chǎn)生光禿帶,甚至無產(chǎn)量。所以,每個副梢至少要保留1個以上葉片摘心。遇到暴露的果穗。應在果穗上部保留2~3葉長副梢,以利用副梢葉片遮陰預防晚紅葡萄果穗日灼。
3花果管理
3.1疏花與花序整形
晚紅葡萄易成花,且花序很大,是豐產(chǎn)性很強的品種。當花序全部出現(xiàn)后應根據(jù)計劃產(chǎn)量對多余花序及時疏除。通常弱枝不留花序,強枝和中庸枝只需保留1個花序,每667平方米以保留2000個左右花序為宜。留下來的花序,在花營完全分離后至開花前,可采用美國“奇寶”處理拉長花序或進行人工花序整形。剪去花序前端約115長度和基部1~3個大的分枝。以增加穗柄長度利于果實采收和裝箱,并增加果穗外觀。
3.2疏果與果穗造形
晚紅葡萄易坐果,且果粒較大,易形成緊穗果,影響果粒膨大、果形和著色。在坐果穩(wěn)定后至綠豆粒大時,應按每穗留果80~100粒的要求,對多余果粒進行疏除和進行果穗造形,通常先疏去小粒果和畸形果。后采取“掏空”式對穗軸上的1級或2級小分枝相隔1~2個疏除1個,使其形成松散果穗。以利果粒有足夠的膨大空間和充分受光著色。
3.3果穗套袋與解袋
為獲得精品果,應進行果穗套袋,可減免果實病、蟲、鳥害,雹災,藥斑,風磨,灰塵污染等。套袋在果粒綠豆粒大、疏果和噴布殺菌劑后進行,直到果實全面著色成熟前7~10天解袋。
4肥水管理
4.1施足基肥
晚紅葡萄花多、穗大、豐產(chǎn)性好。大量供肥方能滿足其生育需求。定植當年,定植溝內(nèi)要施足基肥。進入盛果期后,每年秋天都要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最好不少于5000千克。
4.2科學追肥
晚紅葡萄是晚熟品種,各種器官具有遲熟特性,追肥必須實施“先促后控”的技術(shù)要求,即前期要追施氮肥為主,盡可能促進新梢快速生長達到必須的長度;后期要以磷、鉀、鈣肥為主,抑制新梢高生長,引導加粗生長和促進木質(zhì)化進程,并為花芽分化創(chuàng)造條件。一般每年地下追肥3~5次,外加2~3次葉面噴肥。
4.3合理供水
(1)萌芽期:地表下20厘米土層濕潤,暫時不要灌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新根生長和降低根吸收功能。只有土壤十分干旱時才能進行小水灌溉,使水分滲透到根系密集部位。(2)新梢開始旺長期:當新梢已生長30厘米以上時,進行大水灌溉,以加速新梢生長和花器發(fā)育,為開花坐果打好基礎(chǔ)。(3)開花坐果期:為防止落花落果禁止灌水。(4)幼果膨大期:坐果后5~20天,是葡萄需水量的高峰時期,應及時灌大水。(5)漿果著色初期:正值漿果第2次膨大期,氣溫高,蒸騰大,要求一次灌透讓土壤貯存水分,最好能堅持到葡萄果實采收前不再缺水。(6)漿果成熟期:為促進漿果著色、增加糖度、增進風味和提高耐貯運性能,禁止灌水。(7)漿果采收后:為延長葉片光合功能、積蓄樹體貯藏營養(yǎng),盡快恢復樹勢,應立即灌水。(8)落葉后:當葡萄落葉修剪后,應灌1次透水養(yǎng)根護樹。(9)越冬期間:我國北方冬季寒冷地區(qū),葡萄枝蔓需下架埋土防寒,為加強防寒抗旱效果,在土壤解凍后寒冬到之前,采取在取土溝內(nèi)灌大水,使防寒土堆側(cè)面也能結(jié)成冰層,防止防寒土透風,避免葡萄植株失水風干和根系受凍將起到積極作用,尤其沙土地帶。
總之,晚紅葡萄的需水特點可以概括如下:早春潮濕不灌水,夏季葡萄旺長勤供水,秋季枝條成熟嚴控水,冬季越冬防寒巧給水。
5病蟲害防治
晚紅葡萄易患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應以防為主,加強綜合防治。春季出土上架后,噴1次5波美度石硫合劑,減少病菌基數(shù)。新梢長20厘米至開花前期噴1~2次1000倍甲基托布津或500倍代森錳鋅防治黑痘病、葉斑病和灰霉病?;ê?天噴1次500倍百菌清防治黑痘病效果較好。生長期一般每10天噴1次藥,主要防治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可選用600倍雷多米爾、400倍瑞毒霉、500倍代森錳鋅、1:0.5:200倍波爾多液等。進入雨季,應注意內(nèi)吸性殺菌劑與保護性殺菌劑交替使用,葉面、葉背著藥均勻,周到細致,做到雨前搶噴,雨后補噴。此外,要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合理留果,嚴禁超載,保證架面通風透光良好,增強葉片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