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 慧
如果你一個星期才大便兩次,如果你吃得不多,體重卻一路走高。如果你早早告別了青春期,臉上的青春痘痘卻從未間斷過,此起彼伏。如果你只加了一夜的班,唇邊就留下了潰瘍的痕跡……如果你碰巧遇見一位消化科醫(yī)生,那么,他很可能會當即給出一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建議——清腸。
身體的種種問題都可通過清腸得以緩解
沒錯,上述種種問題都可通過清腸得以緩解,至少是不同程度的改善。一個人的臉色、精神狀態(tài)乃至以后是否可能患上惡性疾病,都與我們的腸道表現(xiàn)有關。
科學家對13個國家人口的排泄物抽樣研究后發(fā)現(xiàn),排泄物越多,將來患上惡性疾病,尤其是腸癌的幾率就越低。看來,“你今天‘便了沒有”已成為最緊迫的健康大計。
談到清腸就不能回避宿便的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便秘者體內積存的宿便高達13~24公斤,這么多的毒素占領著腸道,對健康的危害可想而知。
清腸絕招:吃蘋果
專家點評:蘋果的纖維素含量比一般水果高,而且蘋果中還含有一些果膠,會使大便變軟,對排便有幫助。但是,對于那些腸道問題比較嚴重的人來說,靠蘋果清腸排便效果不會太明顯。
清腸絕招:木耳
專家點評:黑木耳是非常好的清腸食物,而且經過風干的食品遇水后膨脹,會給腸道帶來更多水分。
清腸絕招:空腹喝涼牛奶
專家點評:空腹喝冰牛奶可通便,一是因為冷的刺激會加速腸道運動,二是牛奶中有大量乳糖,而一半以上中國人都缺乏牛奶吸收所需的乳糖酶。所以喝牛奶后,乳糖沒有消化就進入了結腸被迅速排出體外。
清腸絕招:空腹喝蜂蜜
專家點評:蜂蜜中所含的糖類比較豐富,可吸取體內水分留在腸腔里,利于排便。因為空腹進食,腸道蠕動是最快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用偏涼的溫水沖服蜂蜜,因為,太熱或太冷都會破壞其營養(yǎng)結構。
宿便——顛覆美麗的萬惡之源
宿便,是體內存留過久的糞便。隨年齡增長,腸道蠕動能力減弱,現(xiàn)代人進食肉類脂肪類食物較多,進一步抑制了腸道的蠕動,更容易積存宿便。如果不及時清理,會形成糞石。宿便長期積累在腸道內,使大腸這個本應排污的器官反成了“藏污納垢”的垃圾桶。
宿便的危害在于,它所產生的有害物質被腸壁反復吸收,并隨體內循環(huán)到達人體的各個部位。使體內有毒物質增加,導致人的面色晦暗,出現(xiàn)斑點、痤瘡、細小皺紋,毛孔擴張,皮膚變得粗糙等等問題。
清理宿便可以改善便秘,消除口腔異味、對青春痘、面部色斑、黑斑等有治療作用,還可以清除腸道脂肪,輕身健體、預防大腸癌、調節(jié)人體免疫力。傳統(tǒng)中醫(yī)告誡:“欲無病,腸無渣,欲長壽,腸常清?!惫糯奈鞣?,也早在希波克拉底時代就出現(xiàn)了以清腸來治療某些疾病的記載。
你需要清腸嗎?
大便是腸道工作是否“敬業(yè)”的重要標志物,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大便來了解自己的腸道功能是否正常。符合了以下標準,你的腸道工作質量就是及格的。
1、排便次數(shù):只要每天不超過3次,每周不少于3次的頻率都屬正常范圍。
2、大便重量:便條直徑在2~3cm左右,重約100g左右。
3、大便顏色:受膽色素影響,健康的大便呈黃色或黃褐色。其中素食主義者的大便色略淺,而肉食動物的大便顏色較深。
4、最佳形狀:大便的含水量在60%~75%為正常。含水太少容易便秘,含水過多就是腹瀉,正常的大便形狀應是香蕉形。
5、排便時間:大便時間太長或太短都不好,正常的排便時間應在5~10分鐘之間。
醫(yī)生推薦的清腸方式
與那些物理和化學的清腸方式相比,以下的方式最具有廣泛適用性,同時也是最自然,最健康的方式。
1、纖維化飲食策略——不如自己清理門戶
與其靠外力清理毒素,不如利用身體自身的清理功能。一個蘋果從吞下到排出身體的旅程大致如下:9小時內到達結腸,停留16小時后經吸收水分排出,24小時排出50%,48小時基本完全排出。如果食物的熱量高,纖維素含量少,那么腸道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排出。所以,想清腸,最簡單、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多吃粗纖維食物。纖維素在結腸中吸水膨脹,可以增加大便的體積和含水量,并帶走結腸中的腐敗菌。實驗發(fā)現(xiàn),纖維被細菌分解后產生的物質具有抗腫瘤能力。
各種水果、蔬菜、堅果和谷物都是粗纖維的代表。
2、揚善棄惡菌群之戰(zhàn)——你的腸道幾歲?
結腸內的細菌數(shù)以百兆計,其中有善有惡。某些細菌的代謝產物對結腸上皮有致癌作用,而某些細菌如雙歧桿菌則可以吸附、阻斷并消除某些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其中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特別是雙歧桿菌所占的比例代表著“腸道年齡”。例如,百歲健康老人體內雙歧桿菌比普通老人高100倍。
可以選擇含有雙歧桿菌成分的奶制品,還有一些雙歧桿菌生態(tài)制劑,如金雙歧,麗珠腸樂等等。
3、愛上“結腸食物”——低聚糖
低聚糖食物可促進體內有益菌的生長,這類物質也叫做“結腸食物”,它調控脂肪和膽固醇代謝的能力也很出色,減少體脂沉積的作用也令人矚目。北美人日均攝入1~4g低聚糖,西歐約為3.211.3g,日本衛(wèi)生部則建議每人每天口服10~15g低聚糖。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低聚糖,例如蒜、蔥頭、蘆筍、谷類,含量比較高的食品是大豆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