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奶奶們講的滿洲故實

      2009-03-26 08:47:32彰無忌
      文史精華 2009年2期
      關(guān)鍵詞:努爾哈赤八旗

      彰無忌

      1948年沈陽解放,父親被任命東北輕工業(yè)管理局計劃科科長,成為“奉天滿清宗室”中在新政權(quán)為“吏”的第一人。當時我家住在鬧市十一緯路一幢3層樓的二樓,親戚們聞訊投奔。滿族尚往來,重禮節(jié),極好面子,父親將院內(nèi)一溜4間車庫,盤炕立灶,供老人們享用?!拔壹业哪棠虜?shù)不清,有事沒事都登門。關(guān)東煙子管個夠,絮絮叨叨說不停?!贝竽棠?、老奶奶是我去世奶奶的姊妹,跟我們在一起。經(jīng)常串門子的有大北關(guān)的依奶奶,小河沿的富奶奶,鐵西的盧奶奶……我玩兒累了,就到后院找吃的。那時家境,已經(jīng)沒有幾碟幾碗了。只記得盛夏時節(jié)煮得開了花的紅高粱米,拔上涼水,往碗里一撈;焦黃面面的地豆、蒸得稀爛的紫皮茄子,拌上大醬,通透碼在盤里。四秩歸齊擺在一張剝了漆的八仙桌上,還得說聲“奶奶們請用膳”,流露出過去擺譜的遺風(fēng)。吃飽了,麻利給奶奶們的煙袋鍋里裝煙,雙手一一奉上,當然還要哈著腰一一點上。奶奶們盤腿坐在炕沿,猛吸一口,微閉著眼睛,屋里便有了片刻的沉靜。這場面見多了,我就知道什么叫“運氣”,因為接下來就打開了“話匣子”,而且不止一臺兩臺。隨著淡藍色裊裊細煙在屋里繚繞彌漫,“不出門,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的奶奶們,談鋒之健,憶述之清,話題之廣,情緒之濃,端的是“博大精深”,給幼年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奶奶們得意時瞇著雙眼,將煙袋微翹著托在嘴邊的神態(tài);憤懣時二目圓睜、用煙袋咔咔咔地厾擊木制炕沿的表情,雖然過去快60年了,還能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眼前,宛若昨日。

      先人傳說

      盧奶奶祖籍吉林,深深的、彎彎的眼角,隱約著自豪的笑意——咱們的先人是仙女所生??v橫千里的長白山也叫白頭山,終日積雪一片銀白,滿族稱為布庫里山。山頂有天池,像大荷葉樣汪汪一碧,松花江、圖門江、鴨綠江帶著她的甜蜜流向四方。一年夏天,太陽光如火箭般四射,酷烈,窒塞。天上的神仙也受不了,3位仙女見長白山頂樹色郁青,涼風(fēng)席席,一池清澈,便飄搖而至,沐于湖中。長名恩古倫,次名正古倫,三名佛古倫。她們擺脫天條,在水中暢游,靈感都融化在水中。佛古倫甩一甩瀑布般青絲,往岸邊走來,身上晶瑩玉珠在陽光下閃爍。突然一只神鵲從山尖盤旋而下。佛古倫指著神鵲對姐姐說:“它看我們來了!”神鵲直盯著她,緊抖兩下翅膀,落到佛古倫擺在青草地的長裙上,將銜在口中的一枚朱果放下,沖著佛古倫“喳、喳、喳”叫了3聲,便揚天而去。佛古倫撿起朱果,見色甚鮮艷,不忍釋手,遂銜于口中,拿起衣服剛一伸袖,朱果滑入腹中,一股熱流,冉冉上涌。二姐見佛古倫面頰赤紅,燦若朝霞,以為她受驚嚇,忙召呼大姐一起返回天庭。傍晚時分,佛古倫腹痛難忍,將吞下朱果之事告訴大姐。大姐急道:“你違犯天律,受此懲罰。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你已成正果,快去快回吧!”佛古倫返回天池邊,生下一男,已是第二年的春季。佛古倫用樺樹皮扎一小舟,脫下自己的衣服將嬰兒包上,說道:“兒呀,你叫布庫里雍順,天生汝,令汝定亂安國,上天保佑你,去吧!”雙手一送,小舟順松花江而下。

      2006年7月,我隨河北省政協(xié)一位副主席赴東北考察,驅(qū)車登長白山頂,但見天池深碧莫測。清朝禮親王永恩題碑“天女浴躬池”側(cè)立其西南,有詩云:“樹色郁青蒼,興王肇基始?!边@么圣潔的天庭,別說滿族,哪個民族誕生在這里都不委屈。從長白山下來,到遼寧省新賓縣赫圖阿拉,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祖先墓,也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一部分。大殿上陳列著滿族史,開篇第一章為一幅水墨畫,畫中湖水蕩漾,三長發(fā)女子沐浴其中,岸邊柳枝垂晃,遠山蒼松郁郁,一仙鵲,尾朝上,銜一果,振翅下滑。畫側(cè)用滿、漢、蒙文字標明“三仙女浴布勒瑚里泊。清朝皇帝欽定長白山天池是始祖誕生地并大事渲染,為廣大滿族耳熟能詳。滿洲始祖為仙女無孕所生,清朝歷代官修史書均有記載。這實際反映了人類早期的圖騰崇拜和母系社會狀況以及統(tǒng)治者“皇權(quán)天授”的思想。

      明崇禎八年(1635)十月十三日,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廢除女真舊稱,將所屬48家定名為滿洲,這一天稱為“頒金節(jié)”,漢譯“生氣勃勃的節(jié)日”。滿族從此定名。其實女真最早生活在松花江下游鄂多理,即現(xiàn)在黑龍江省依蘭縣馬大屯,住著達斡爾部、古斯通、斡朵憐這3個部落。逐水草為居,以射獵為業(yè),男子驍勇善射,女子育子持家。嚴冬圍獵,凍餓獸侵,由其族斗,男丁暴損,故孩子們只知道舅舅,社會處于母系氏族狀態(tài)。有時男子遠行歸來,馱著狍子興沖沖地踏著薄冰,卻見自家茅屋門口掛著別人的狐貍皮帽子,凍著不是自己打來的鹿肉,只好垂頭喪氣地向別人家走去。仙女所生的傳說正是產(chǎn)生于這個時代。

      這樣的傳說,在世界各民族中并不鮮見?!妒ソ?jīng)》記載,耶路撒冷猶太貞女瑪利亞,發(fā)愿奉獻于天主。天主派遣天使向她預(yù)報,她要懷孕生天子,在睡夢中華光如流,祥云環(huán)繞孕育了耶穌。這華光與滿族傳說的朱果,表明其圣潔高尚。

      老奶奶的口誦,不能等同歷史,更何況祖先精心改造的神話淆亂了其種族遷徙足跡。由于清皇室欽定,無人敢撰“仙女”之外的事實。而朝鮮李氏王朝不受此制約,官修《龍冰御天歌》宮廷檔案中,披露了布庫里雍順族部的形成。大元帝國曾在松花江下游地區(qū)“設(shè)官牧民”,稱為斡尕里萬戶,胡里改萬戶,托溫萬戶。萬戶為官名,滿族祖先三大姓。這3個部落不僅受到毗鄰?fù)庾迦珥^靼部落和明朝、朝鮮的侵略,部落之間也互相掠殺。直到元末明初的1350—1385年,斡尕里部蒙哥家誕生了蒙哥帖木兒。

      ——小孩子時的帖木兒總愛拿一些魚干、鹿肉或餑餑,分給大家。有一天他和幾個小伙伴到松花江畔蘆林里掏野鴨蛋,見幾條平底木排貼在江面,上面幾個韃子圍著小火堆喝酒。一個大胡子指手畫腳地亂嚷嚷。

      這幾條木排來自對岸韃靼部落,利用夜幕實施偷盜。幾個孩子忍著蚊叮蟲咬,望著帖木兒,等著他拿主意。3年前韃靼人過來搶走40多頭牛、20多頭駱駝和玉山兒、二熊的兩個姐姐。怎么辦?帖木兒想了想,估計大伙強盜已經(jīng)去一會兒了,部落那邊沒有動靜,他們偷盜得逞了。對,斷其后!

      盧奶奶像自言自語,煙袋磕磕炕沿。我趕緊裝煙、點火。

      ——帖木兒見木排上幾個韃子又四仰八叉打開呼嚕了,便悄聲命二熊回去報信,自己潛入水中游到木排邊,慢慢地拔下錨砣,并連的木排順江緩緩而下。一會兒聽到人畜噪雜聲,月光下,十幾個韃子牽著牛和駱駝,趕著羊群,扛著背著大包大包,向江邊擁來。

      來到江邊,木排不見了。這伙人全都傻了眼,四下里嚷嚷著叫人找船。這時天快亮了。

      突然,林子后邊亮起火光,吶喊聲響成一片。斡尕里部落的人趕來了。韃子們立刻亂作一團,丟下偷搶來的東西,四散逃命。

      部落首領(lǐng)問明情況,幾個男人舉起帖木兒,大聲喊著:“巴圖魯!巴圖魯!”(勇士之意)被吵醒的幾只鷺鷥箭一樣向初升的太陽飛去。

      蒙哥帖木兒長大了,成了部落的主心骨兒,三姓人都聽他的。他從各部落抽一些男丁守護村落,哪家遇到困難,大事小情,帖木兒都主動相救相幫,慢慢被推為三姓的酋長。

      松花江南岸,升起的炊煙成了定無居所的北岸韃靼人的餌料。韃靼酋長糾集6個部落襲擊三姓村,在缺食少衣的春天蹚過河。 酋長叫著:“克露姓(牛崽子)那里有鹿肉!有熱炕!有女人!”于是韃靼人吶喊著,瘋子一樣向三姓村沖去。

      蒙哥帖木兒聽了從山崗上跑回來的村民的報告,眉頭皺了兩皺就拿定主意:來者不善,敵眾我寡,只能躲避,也就是逃。逃可不是亂逃,他命各戶帶上要緊東西,到狼窩溝,都快把狗放出去。”木帖兒那只叫“大鷹”的白狗,像一塊飄舞的白布片,率領(lǐng)狗群向村外沖去,迎頭與韃靼人撞在一起,攪在一起。那是一場人、馬、狗的大戰(zhàn),都把各自的本能發(fā)揮到極致。人砍狗,馬踢狗,狗咬人、撲馬,馬又踏人。帖木兒和三姓人站在狼窩山梁上望去,只見一團黃塵一片血,人喊、狗吠、馬嘶陣陣不斷傳來。逐漸,一團塵血分為兩團,人馬向北退去,十來只狗向狼窩溝跑來?!按篾棥钡教緝耗_下,一歪倒下,脖子上往外冒血,左前腿僅連著筋,尾巴少了一截;跟著上來的幾只狗,也都受了重傷,跌跌撞撞地跑到主人跟前,嗚嗚地叫著。帖木兒把“大鷹”抱起來,敷上刀傷藥,“大鷹”掙扎著叫了一聲,頭慢慢垂下,再也沒抬起來。那場惡仗,50多條狗為保護三姓村犧牲了,從此滿洲人視狗為友,永不食狗肉。

      蒙哥帖木兒率三姓女真人,溯牡丹江而上,幾經(jīng)輾轉(zhuǎn),移居圖門江下游斡木河(含朝鮮會寧)一帶,從事農(nóng)耕、狩獵、放牧。

      朝鮮王李成桂,稱帝前長期居住在朝鮮東北境會寧、鏡城一帶,與鄰近的女真酋長聯(lián)系密切,記載了“野人”(女真人)帖木兒的若干情況。筆者推斷蒙哥帖木兒應(yīng)是傳說中仙女所生的布庫里雍順的化身。

      滿族姓氏

      炕上5個奶奶,4個姓氏。我的大奶奶和老奶奶漢姓關(guān),滿姓為瓜爾佳覺羅氏;富奶奶漢姓富,滿姓為富察覺羅氏;盧奶奶漢姓盧,滿姓鈕祜祿覺羅氏;依奶奶漢姓依,滿姓伊爾根覺羅氏。覺羅本女真舊姓,1213年《金史》中稱松花江一帶生活在山坳中野人為夾谷氏,而延續(xù)下來。為有所區(qū)別,在“覺羅”前有加居地,如西林、呼倫、穆溪、葉赫等。有加上輩名字之首的,如廊、托羅、馬佳等;有加圖騰的,如多爾袞(詞義為獾)、固爾瑪渾(兔子)、杜度(斑雀)等;有加物稱的,如蒙哥帖木兒(意為銀鐵)等。這些特定的符號,使女真族健康繁衍。

      在清朝“欽定”三仙女傳說里的始祖被冠以愛新覺羅姓氏,“我國家肇興東土,受姓自天”。其實愛新覺羅是努爾哈赤整合女真各部落之后,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定的“國姓”?!皭坌隆睗M語意思是“金子”、“第一”、“最棒”,“言室滿室,言堂滿堂,是謂圣王”。

      “你就是一個小愛新覺羅?!贝竽棠厅c點我的鼻尖說。

      “這么好的姓,有人還不愿意姓。真是!”富奶奶嘆口氣。

      愛新覺羅家族從康熙皇帝才按字排輩,從“胤”字開始,各代續(xù)排,共編列14個字輩: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恒、啟、燾、闿、增、祺。仿行漢族傳統(tǒng),把族人名字框定在經(jīng)緯網(wǎng)絡(luò)中,支輩分明,從姓名中便可看出是否屬于同宗。博大精深的漢文化,典籍浩如煙海,滿族有識之士“習(xí)漢書,入漢俗,循禮法”。但也有人盲目效仿成無聊之輩。

      嘉慶年間平郡王后人,愛新覺羅·圖克坦小時候受驚嚇,有點結(jié)巴,入家塾時先生問他:“你姓什么?”

      “愛……愛……愛……”

      “愛什么,問你姓什么?”

      從那以后他覺得姓愛新覺羅太麻煩,不如用漢姓,讀了《百家姓》后認為趙姓居百家姓之首,愛新覺羅既然至高無上,不如也姓趙,叫“趙大”多響亮!于是很得意地告訴先生,告訴同窗。

      嘉慶皇帝聞聽,龍顏大怒,諭旨稱:“……其名圖克坦,甚屬尊貴,照依漢人起名,是何道理?似此者,宗人府王公等理應(yīng)留心查禁,今竟不禁止。王公所司何事?恐其尚有似此等者,著交宗人府王公等查明,俱行更改,將此嚴禁?!?/p>

      雖有諭首,但收效不大。清末民初以來,愛新覺羅氏嗣裔分衍,簡單方便的漢姓由少而多,主要有金、肇、趙、羅、艾、德、洪、依、海、彰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滿族人的社會地位急劇下降,而伴隨著“驅(qū)逐韃虜”的口號,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排滿、反滿甚至殺滿的社會行為。筆者就聽有關(guān)專家學(xué)者講述過發(fā)生在首義之地武昌的史實:革命軍在橋頭設(shè)卡,對每一個過往行人出示一紙條,上寫“六百六十六”,命念之。本地人發(fā)音“簍伯簍斯簍”,得以放行;而原駐防武昌的八旗及其家屬都說北京話,自然是京腔“六百六十六”,便被抓去砍頭。當然這種行為很快被革命軍政權(quán)制止,黎元洪答應(yīng)出任革命軍政權(quán)領(lǐng)導(dǎo)的條件之一就是“不許濫殺旗人”。但全國類似“六百六十六”的事情對滿族人造成的恐慌,可想而知。于是改滿姓為漢姓,多為取原滿姓之一字(有的變字不變音),如愛新覺羅之艾、羅;鈕祜祿之鈕、盧;伊爾根覺羅之伊、依;富察之富、傅;葉赫那拉之葉、赫、那。還有諧音的,如瓜爾佳之關(guān)(瓜)等。有的取其原滿姓之意或比照漢姓之意,如愛新覺羅之金(滿姓之意)、趙(比照漢姓之意);瓜爾佳之關(guān)(滿姓之意關(guān)隘)等。

      努爾哈赤時代,授予愛新覺羅姓,有6祖以及他們22個兒子所組成的家庭。6祖即努爾哈赤的爺爺和他的親弟兄。由于他們的沖鋒陷陣,出生入死,才有國家的締建和發(fā)展,隨著一套封建朝政綱常漸趨完備,愛新覺羅家族內(nèi)部的親疏之序、尊卑之別也愈加明顯。

      1634年(天聰八年)繼承皇位的皇太極于奉天永福宮,聽戶部貝勒德格雷匯報家族徭役豁免情況,一邊聽一邊搖頭。滿族徭役(義務(wù)工)是天條,出馬,出人,打仗,筑城等全靠徭役,誰人也不免。但隨著戰(zhàn)事擴大,負擔越來越重。

      皇太極就此詢問軍師范文程:“先生,愛新覺羅家族乃太祖所制,然所轄眾而遠,何以治?”

      “太祖言不可變,族群不可越眾而行,天下尚不平,應(yīng)分而治之?;噬弦孕楸?,六祖與皇親應(yīng)有所別,依臣之見設(shè)宗室為尊?!狈段某檀鸬馈?/p>

      “好,先生請代勞。”

      從此愛新覺羅分為兩大支,皇太極及其父努爾哈赤、爺爺塔克世的子孫為“宗室”,系黃帶為標志;其余6祖子孫仍稱“覺羅”,系紅帶為標志。愛新姓一分為二,宗室愛新,覺羅愛新。

      滿族八旗

      我揉著眼睛,哭咧咧地跑回后院:“額祖母,他們讓我爬在地上,給他們當馬,說我是‘騎人!”

      “真是翻天了!這皇上才沒幾天,你是響當當?shù)钠烊?,什么騎人!”眾奶一詞,尤其富奶奶聲高,她那當家的曾為旗主。

      1589年努爾哈赤統(tǒng)一女真建立八旗軍制。女真氏族部落時代就有八旗軍制的雛形,大型狩獵時面對熊、狼、虎以及群鹿,單弓匹馬不僅所獲甚微,而且易受動物的傷害,有時與異部發(fā)生沖突,勢單力薄就要吃虧。帖木兒規(guī)定:“不論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背霁C開圍之際,舉箭一支,10人中立1總領(lǐng),屬9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許錯敵”??傤I(lǐng)稱牛錄額真,“牛錄”漢意箭,“額真”漢意主。部族戰(zhàn)爭時常命“哈齊箭主守東門”,“呼舒箭主攻城”,于是各箭主便率自己平時狩獵弟兄們沖上去。

      努爾哈赤把管轄下的女真人統(tǒng)一組織起來,每300丁編為1牛錄,設(shè)牛錄額真1人,代子2人,章京4人;300人又分4個達旦,1個章京領(lǐng)1個達旦。按現(xiàn)代編制,牛錄為連長,代子副連長,章京排長。這是女真社會的基層組織,平時耕獵為民,戰(zhàn)時則披甲征戰(zhàn)。戰(zhàn)馬的飼養(yǎng),打仗的軍器,行軍的干糧,皆個人顧個人,誰都準備家里最好的馬,最利的兵刃,最禁餓的干糧,角螺一響,輕騎馳突,所向披靡。編制往上5牛錄為1甲喇,設(shè)甲喇額真(參領(lǐng))1人。5甲喇為1固山,設(shè)固山額真(真統(tǒng))1人,梅勒額真(副都統(tǒng))2人?!肮躺健币鉃槠欤總€固山各有特定顏色的旗。推算一固山大約8000人,最初為4旗,黃、紅、藍、白。隨著隊伍擴大,1615年又增設(shè)鑲黃、鑲藍、鑲白、鑲紅4旗,合為“八旗”,從此結(jié)束了女真部落無統(tǒng)關(guān)系的渙散的落后局面?!耙粐姡似旆蛛`”,全體女真人,按照牛錄、甲喇、固山的層序組織起來,嚴格管理,統(tǒng)一指揮。

      努爾哈赤稱金國汗,也是八旗的最高領(lǐng)有者,他將八旗作為家族的私產(chǎn),絕對領(lǐng)導(dǎo)。編4旗時,努爾哈赤自掌黃旗,由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次子代善分領(lǐng)藍、白、紅旗。增至八旗,努爾哈赤自領(lǐng)兩黃旗,代善領(lǐng)兩紅旗,皇太極領(lǐng)正白旗,莽古爾泰領(lǐng)正藍旗,褚英長子領(lǐng)鑲白旗,舒爾哈齊次子阿敏領(lǐng)鑲藍旗,軍事大權(quán)完全掌握在宗室手中?!栋似熘贫瓤紝崱酚洠骸鞍似煺?,太祖所定之國體也,……旗下人為之屬人,屬人對旗主有君主之分。……得些人來,必分八家共養(yǎng)之,但得一物,八家均分共用:戰(zhàn)斗力役,抽甲派兵,舉凡與國家有關(guān)的公共開支,由八家均出?!?/p>

      牛錄額真也組織生產(chǎn)。八旗制下的部眾 “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zhàn)二事,未嘗偏廢?!睉?zhàn)時征馳,平時生產(chǎn),額真按需要,由章京率引牧放馬匹,耕種田地,修屋蓋房,打造器具等。隨著戰(zhàn)爭的頻繁,兵士不再棄戈務(wù)農(nóng)。規(guī)定牛錄下的民戶“三丁抽一”,即每戶如有3名男子,抽1人去作戰(zhàn),另2人稱余丁替補,在家從事生產(chǎn)勞動,完成3人或3戶的生活需要,“人自為兵,人自為餉,無養(yǎng)兵之費,故用無不給”。八旗還是擄掠財富的基本分配單位,每戰(zhàn)后將戰(zhàn)利品堆放8處,按八旗分配人人有份,族人自下而上渴望打仗。行軍時,八固山并列,彩旗飄揚隊伍齊整,若地狹則八固山合一路而行,節(jié)次不亂。軍士禁止喧嘩,步伐禁止雜亂。作戰(zhàn)時披重鎧甲、執(zhí)利刃者為前鋒,披短甲、善射者自后沖擊。八旗軍以騎兵為主,雖然運用皮弦木箭、短劍鉤槍,射程近但以鐵騎角勝,以填藥的速度瞬間即至。旗規(guī):“從令者饋酒,違令者斬頭。敢進者為功,退縮者為罪?!币徽滔聛?,立功者授予“巴圖魯”稱號,佩紅帶賜寶馬,挑姬選妾;膽怯者女人房子都是別人的了。因此八旗軍有進無退。

      進關(guān)八旗軍勢如破竹,兵至良鄉(xiāng)、昌平,牛、羊、豬、糧、人丁、婦女等源源不斷搶掠回旗,運不走帶不回誰搶歸誰。漸漸地八旗開始互不相讓,察哈爾壯丁掠回,汗王撥入兩黃旗1256丁,兩紅旗758丁,正白旗573丁,兩藍旗612丁,平衡被打破,勢力不均。1672年朝鮮國王李成桂尊明神宗旨意,助兵部尚書楊鎬,領(lǐng)兵兩萬夾擊滿洲,大敗而歸,成了滿洲后患。太宗皇太極即位后,令二貝勒阿敏為征韓大元帥。八旗軍分建制列隊義州平原,五顏六色旌旗招展,戰(zhàn)馬嘶鳴,八旗兵的臉都成了褐色,鞍架、馬鐙、籠頭的金屬部分,燙得連手也不敢去碰。義州府尹李莞領(lǐng)著藤排兵,一手架著用柳條編盾,一手拿著大刀,“女真野人,我等受天朝太祖冊封,袁總兵必然發(fā)兵相救,爾等知趣速速退下。”府尹壯膽喊著,只聽一聲螺號聲,在馬上已經(jīng)不耐煩的滿兵風(fēng)云而至。立刻,幾百朝鮮軍士身首各異。

      “鑲藍入城,余者前進”。傳令官揮動帥旗。鑲藍旗軍沖入城中,任情殺戮,到處搶劫。隨后攻破定州,兵臨漢城,朝鮮國王逃到四面環(huán)水的江華島,并遣族弟李覺攜馬匹、豹皮、棉綢等重禮議和。阿敏見朝鮮使臣,將禮收下道:“若要議和,總須待我入都?!蓖衅熘骺闯霭⒚糁\一旗之利,濟爾哈朗密派甲喇額真報之太宗皇太極。阿敏下令攻城,喊殺聲震天動地,鼓聲如雷,兩藍軍使勁兒。阿敏又令攻平山、開平,他想朝鮮都內(nèi),總還要繁華一點,趁此攻入,搶一個飽,一面打著一面將擄掠的子女、玉帛、金銀、財寶運回滿洲。集議日貝勒們爭辯,紅旗貝勒要挾道:“你若要去,只管去吧!我要率我的兩紅旗退回去。” 阿敏不示弱:“朝鮮島兵,有我藍旗就夠了,要走你盡管走?!?/p>

      “大同江沒我紅旗,你豈能過去?”

      “回去有你的好,我能不分給你嗎?”

      “朝鮮已承認貢獻,理應(yīng)許和,何苦久戰(zhàn)勞兵?寧遠大軍還等著我們呢?!睗鸂柟饰⑿Φ馈?/p>

      “你許和,我不許和?!?/p>

      忽帳下來報:“圣旨到,請大帥接迎。”阿敏急令軍士排好香案,率大小官員出帳跪迎。差官下馬讀詔,內(nèi)稱:“朝鮮有意求和,應(yīng)即與訂盟約,克日班師,毋得騷擾。”阿敏無奈,起接圣旨。召見李覺,朝鮮謝罰訂約,累世進貢,世為藩屬。阿敏又暗暗囑咐親信軍隊,四出搶奪,滿載而歸。從此貝勒各自為政,軍權(quán)渙散以至于貽誤戰(zhàn)機。貝勒們只關(guān)心本旗利益,尤其在入關(guān)后,悉行圈地,東起山海關(guān),西達太行山,八旗各顯其能,沖突不斷,甚至兵戎相見。八旗原本的威力,自己給消蝕了。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逝于明天啟六年(1626),享年68歲。被譽為滿洲第一巴圖魯,為清朝奠定基礎(chǔ);清入關(guān)后追認清太祖高皇帝,葬于盛京(沈陽)東石嘴山,稱福陵。

      努爾哈赤這一家族,稱女真,稱愛新覺羅,實際上一直是大明的子民,世代受封,年年得祿。六世祖蒙哥帖木兒受永樂帝封為建州左衛(wèi)指揮使,即現(xiàn)在牡丹江以南、朝鮮以西、吉林市開原市以東、新賓市以北一帶。當?shù)睾锔牟壳蹰L阿哈見從內(nèi)斡木河遷來的吾都里部女真酋長帖木兒待人忠厚,勇力過人,向明朝舉薦為指揮使,相當朝廷三品。五世祖華山受封為右都督,掌建州左衛(wèi)印,很有實權(quán)。四世祖妥羅官至一品都督,執(zhí)掌建州左衛(wèi),先后5次入朝受封賞。祖父覺昌安、父親塔世克不僅繼承都督之位,同時與遼東總兵李成梁互為兄弟。覺昌安、塔世克被蘇克素女真酋長尼堪外蘭殺害后,明萬歷皇帝敕書30道,馬30匹,令努爾哈赤繼建州一品都督,歲予銀800兩,蟒緞15匹,通好。

      一個都督領(lǐng)兵推翻舊朝建新朝,歷史有之。公元617年太原留守襲封唐國公李淵,趁瓦崗寨程咬金、李密等重挫宇文化及所率隋軍,于揚州誅殺隋煬帝,借立帝之孫楊侑為帝,兵發(fā)長安,次年逼楊侑讓位,建立唐朝李家。努爾哈赤及他的子孫,趁李自成、張獻忠率農(nóng)民軍打敗明總兵左良玉百萬大軍,自立順王、楚王,攻下京城,崇禎帝以發(fā)覆面,自縊煤山壽皇亭之機,兵發(fā)北京建立清朝愛新覺羅家天下。

      ——努爾哈赤一生下來就比同齡孩子愛哭。其祖父老都督覺昌安聽到是個小子,激動得淚流滿面。走上前去提溜起嬰兒的雙腿,忽見右腳小腳心有7個紅痦,狀若北斗。覺昌安欣喜萬分,早年聽說書先生說:“紅痦腳心生,必定坐龍廷。”

      “老人家敕個姓名吧!”孩子的父親塔克世說話了。

      “嗯……就叫努爾哈赤吧!”覺昌安抬頭見墻上掛著被柳條撐起的野豬皮。

      “好,叫野豬皮好養(yǎng)活?!?

      滿族第一個皇帝努爾哈赤,其義漢譯為野豬皮。

      兒時的努爾哈赤整日使刀弄棒,自稱大王,率孩兒們到處奔跑。努爾哈赤10歲時,生母故,他作為長子挑起生活重擔。建州僅有一些生野資源,生活用品、生產(chǎn)工具等全靠集市貿(mào)易。努爾哈赤就跟長輩到鎮(zhèn)北關(guān)(今開原市)、撫順關(guān)趕馬市,帶著人參、松子、榛子、蘑菇、東珠、貂皮、馬皮,買回耕牛、食鹽、鏵子、布匹、鐵鍋、針線等。多年的通關(guān)、論價、交際,使他了解漢族經(jīng)濟情況,熟悉明朝政治動向。集市成了努爾哈赤的大學(xué)校。

      1574年,建州右衛(wèi)指揮使王杲,擴充地盤,搶掠軍輜,伏擒明軍。朝廷令遼東總兵李成梁鎮(zhèn)壓,王杲兵敗逃亡。李成梁認為,左衛(wèi)指揮使塔克世也不可靠,欲征之。努爾哈赤請命攜禮前往李成梁軍寨。

      “總兵大人為何欲攻打左衛(wèi)建州?”

      “你們與‘右衛(wèi)同宗同族,必異于朝廷?!?/p>

      “大帥,您見太子河右岸徒而險,左岸緩而坦。右左截然不同,族也如此!”

      李成梁覺得眼前著這個不到20歲的小伙子,挺著人喜歡。努爾哈赤又低聲說:“大帥,這次阿瑪讓我給您帶來10斤上好山參,100顆東珠,40張紫貂皮、4張熊皮。還有兩名高麗姑娘,只要大帥不進兵,隨后就送上。您若進軍,即使獲勝,也要損失;搶掠一些東西,但絕趕上不我獻給大帥的?!?/p>

      李成梁想了想:“好,我服你了,可以不犯左建,但有一條,你得留在我?guī)ど?,當個書童,伺候我。”

      努爾哈赤在李成梁總兵帳下一待就是5年,軍中規(guī)程、排兵布陣、給養(yǎng)配置等爛熟于心,有時翻閱兵書,又學(xué)了不少本領(lǐng),為日后統(tǒng)兵打下良好基礎(chǔ)。

      1583年,努爾哈赤授都督剌書,封為明朝一品龍虎將軍,整軍建防,主旗強民。并先后8次到北京朝貢,從謙卑到敬畏,到意得。萬歷二十六年(1598),40歲的努爾哈赤第四次去北京“朝貢”,帶一張六齡東北虎皮、九支八葉長白山野參,虎皮是上年入京答應(yīng)萬歷皇帝的,為這張皮死了6個弟兄。京城棋盤街閃耀著寶石似的光輝,紫禁城紅墻碧瓦,朱欄玉砌,高大的明黃色的琉璃瓦屋脊像浮動的龍。萬歷皇帝坐在金碧輝煌的龍椅上,大殿里堆滿了盆花。

      “建州龍虎將軍努爾哈赤為感謝皇上天恩庇護,特敬獻貢品,?;噬先f歲,萬歲,萬萬歲!”

      “可曾有虎皮?”

      “回皇上,六齡東北虎,獅子王頭?!?/p>

      “你一路辛苦了,先賜你御酒,過幾天,朕還要賞你。來呀,將虎皮速送恭妃娘娘?!?/p>

      努爾哈赤抬頭,見龍床上的萬歷皇帝容貌蒼老,黃胡須,小眼睛,左鬢角有拇指大一塊鮮紅的痣。他覺得很遺憾,暗暗地想:我與這個萬歷年歲相仿,他能當我為何不能?

      “老汗王從京回來,從不忘祖,萬歷爺賜的都分給族人,到現(xiàn)在家里還供著御賜的蟒緞。”

      “還有玉佩。”

      “還有金佛?!?/p>

      奶奶們七嘴八舌說起來。

      責任編輯 齊玉東

      猜你喜歡
      努爾哈赤八旗
      記憶、口述與文獻中的駐防旗人社會——評《清代八旗駐防族群的社會變遷》
      隱忍的最高境界
      清代八旗察哈爾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貢獻
      八旗察哈爾的編立及其與清朝可汗間的關(guān)系
      八旗之殤
      孫子研究(2016年4期)2016-10-20 02:38:12
      賞賜仇人
      賞賜仇人的處世智慧
      李成梁收養(yǎng)努爾哈赤說的起源與演變
      清代右衛(wèi)八旗駐防述論
      沙場老將
      榆中县| 南靖县| 新兴县| 阿克陶县| 松潘县| 凌海市| 孝昌县| 湘西| 肇东市| 津市市| 克什克腾旗| 镶黄旗| 包头市| 当雄县| 孟州市| 和龙市| 涟水县| 郁南县| 拉萨市| 蚌埠市| 巴青县| 乌拉特前旗| 尼勒克县| 信丰县| 临西县| 黑河市| 康保县| 绩溪县| 区。| 呼和浩特市| 沐川县| 石城县| 福建省| 天门市| 三亚市| 浑源县| 额济纳旗| 三穗县| 孙吴县| 安康市|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