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邁男
1977年,鄧小平主持召開的科教座談會(“八八座談會”),以其不朽的歷史意義載入史冊。當年主持座談會的鄧小平,以及與會的許多著名科學家,有些人已經(jīng)過世,我也從一個中年人步入了古稀??墒?,那個夏天,在人民大會堂臺灣廳與鄧小平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以及那些著名科學家朝夕相處的日日夜夜,他們的音容笑貌,他們憂國憂民的慷慨陳詞,都深深地銘刻在我的記憶中,并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淡忘。那次座談會上議論的話題和后來黨中央一系列英明決策的出臺和實施,使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當年采訪那次會議的記者,我撰寫這篇回憶文章,以表達對鄧小平的敬意和懷念。
整個國家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科學研究是先行官
1977年夏季的一天早晨,新華社國內(nèi)部的一位負責人派我到人民大會堂做一次重要采訪。就這樣,我在這一年的8月4日上午,跟隨來自全國各地的33位著名科學家、教授,以及科學和教育部門的負責人,走進了人民大會堂臺灣廳。
大家剛坐下不久,有的科學家看了一下時間,距離開會還有10分鐘,剛剛復出的鄧小平在女兒鄧楠的陪同下,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滿面春風地走過來了。那天,他上身穿著一件白襯衣,下身穿著綠軍褲,腳穿黑布鞋。當時,他雖然已經(jīng)73歲,但依然精神矍鑠,神采奕奕。
粉碎“四人幫”初期,全國的狀況是:經(jīng)濟已經(jīng)到了崩潰的邊緣。據(jù)國家有關(guān)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1978年,全國的老百姓持有的金融資產(chǎn)(銀行存款)只有210億元人民幣,所有的都加到一起不到400億元人民幣,平均每人約90元?!八娜藥汀痹凇拔幕蟾锩敝写蟾阍┆z,文教科技人員斯文掃地,著名科學家如童第周等被趕出實驗室,他們被逼迫整天掃廁所,還有的科學家被趕到農(nóng)村的“五七”干校當農(nóng)民。文化凋敝,全國所有的學校被迫“停課鬧革命”,正在讀書的學生們被趕出課堂,上山下鄉(xiāng)接受再教育。總之,國家的形勢十分嚴峻。
在這之前,科技部門的負責人吳明瑜、方毅的秘書郭曰方對我說,粉碎“四人幫”以后,鄧小平曾經(jīng)多次把科技部門的負責人方毅找到自己的家中談話,談話的中心思想是,粉碎“四人幫”后中國向何去?
為此,鄧小平作了深刻的思考。他認為,中國要發(fā)展起來,首先要從科學教育入手。從科學教育入手,怎么抓,鄧小平已經(jīng)有一些想法了。所以,后來在5月12日中國科學院機關(guān)開會的時候,他讓秘書打電話,要找當時主管科學教育工作的方毅和李昌去談一談,想再聽聽他們的意見。這次談話實際上是對“八八講話”的一次思想準備。在與方毅、李昌的談話中,鄧小平多次表示了自己的憂慮。他說:“我們同國外的科技水平比,在很多方面差距拉大了,要趕上很費勁。我們要努力趕,你不趕,距離就更大了,人家是一日千里。世界發(fā)達國家都注意最新的科學成果。據(jù)說他們政府頭頭每天辦公桌上都放一張每日科技新聞?!彼赋?,要尊重知識分子的勞動,“實事求是是毛主席講的,是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懂得這一條就有希望。一個時期,說科技人員是‘臭老九,連發(fā)明權(quán)都沒有。科學研究是不是勞動?科研人員是不是勞動者?三大革命運動有科學實驗嘛。科研人員搞點體力勞動是需要的,但他本身是腦力勞動者。自動化技術(shù)是以腦力勞動為主的?!弊詈螅赋觯骸罢麄€國家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科學研究是先行官?!?/p>
1977年7月29日,鄧小平聽方毅、劉西堯等匯報教育工作時,說要召開會議。他說:“最近準備開一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找一些敢說話、有見解的,不是行政人員,在自然科學方面有才學的,與‘四人幫沒有牽連的人參加?!辈⑶抑赋觯骸坝袔讉€問題要提出來考慮:第一,是否廢除高中畢業(yè)生一定要勞動兩年才能上大學的做法?第二,要堅持考試制度,重點學校一定要堅持不合格的要留級。對此要有鮮明的態(tài)度。第三,要搞個匯報提綱,提出方針、政策、措施。教育與科研兩者關(guān)系很密切,要狠抓,要從教育抓起,要有具體措施,否則就是放空炮?!?/p>
我愿意給你們當總后勤部長
1977年8月4日上午,鄧小平笑盈盈地來到人民大會堂臺灣廳。他坐下后,就用濃重的四川話,開門見山地笑著對大家說:“這次座談會的目的,就是要請大家一起來研究和討論,科學研究怎樣才能搞得更快更好些,教育怎樣才能適應我國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的要求、適應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要求。這個世紀還有二十三年,要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究竟從何著手?看來要從教育和科研著手。”
關(guān)于教育和科研的問題,他進一步指出:“一講科研,就離不開教育?,F(xiàn)在科研人員后繼乏人??蒲腥藛T來源可以從生產(chǎn)單位直接選拔、培養(yǎng),但大量的還是靠大學,特別是尖端科學和理論方面的人才。所以,要把大學辦好。但教育只抓大學,不抓中小學不行。好多知識要從小學開始打好基礎。像語文、算術(shù)、外文,就要從小學抓起。教育工作基本方針就是遵照毛主席的教育路線去做。對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要準確地、完整地去理解和貫徹。比如教材要精簡,一是簡,二是精。簡得沒有內(nèi)容了,就丟了這個精字;簡不能降低質(zhì)量?,F(xiàn)代自然科學一日千里,教材要做得精,就要合乎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水平,要用最新的科學知識來教育青年?!?/p>
鄧小平號召大家抓緊時間,迎頭趕上。他說:“這幾年‘四人幫對科學工作、教育工作,對各行各業(yè)破壞極大,對我們國家是一個大災難。一定要花很大的力量,把損失的時間搶回來??刹豢梢砸蠼逃锩迥暌姵尚А⑹暌娭行?、十五年見大效?”
隨后,與會的科學家和教授們便爭先恐后地談起來。
鄧小平在聽取與會者發(fā)言時插話說:“要把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成果放到教材里面去,把數(shù)理化和外文的基礎打好。小學、中學的水平提高了,大學的情況就不同了?!?/p>
對于大家關(guān)注的知識分子的地位和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等敏感問題,鄧小平明確指出:“要做思想工作,把‘臭老九的帽子丟掉。對上山下鄉(xiāng)青年中通過自學達到了較高水平的人,要研究用什么辦法、經(jīng)過什么途徑選拔回來。這種人成千上萬,要非常注意這部分人,愛護這部分人,千方百計把他們召回來上大學或當研究生。大學可以直接從高中招生。大學要辦得活一點。有些青年成績好,沒畢業(yè)就可以當研究生,好的班也可以全班轉(zhuǎn)入研究生。過幾年后,大學要重點培養(yǎng)研究生。這樣做,研究人員成長得快。這是個方針問題,這樣出人才會快些。我相信中國人聰明,會出大量人才的?!?/p>
最后,鄧小平指出:“我們太落后了。我們自己要謙虛一點,說老實話,吹不得牛。高等學校特別是重點大學,必須搞科研,要承擔相當多的科研項目,規(guī)劃中要明確。大學不要辦那么多廠,而是要多辦些研究室,要出科研成果,這是大學的任務?!?/p>
從8月4日起,鄧小平每天上午8點半準時到會,中午稍稍休息,下午又來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座談會,晚上直到夜色朦朧時才離開。在鄧小平親自召開的這次座談會期間,正值盛夏酷暑,在隨后近一個星期的時間里,年逾古稀的鄧小平不顧勞累,天天準時到會,認真仔細地傾聽科學家和教授們對“四人幫”的控訴,聽取大家對未來重建中國科學和教育事業(yè)的意見和建議。
在這次暢所欲言的座談會上,與會的30多位科學家和教授把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和摧殘,毫無顧忌地傾訴出來。同時,直接向鄧小平提出了各種政策性的建議和意見。他們在發(fā)言中有的建議盡快恢復高等學校的招生考試制度,有的呼吁關(guān)心和改善科研人員的生活待遇,有的提出希望盡快恢復各種科研單位每周5天的科研時間……
8月5日,鄧小平認真地聽著每個人的發(fā)言。當聽到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著名光學家王大珩(我國“863”計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訴說,軍代表在長春光機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簡稱)胡作非為,不僅罷了他們所負責人的職務,進行批斗,而且把他打成樣板戲《海港》里的錢某人,強迫他離開實驗室下放勞動。不僅如此,軍代表還把全所十分之一的科研人員都打成了特務、反革命分子,亂搞逼供信。鄧小平聽了,十分氣憤,他當即轉(zhuǎn)身對在座的科學院負責人方毅說:“就從吉林那里著手,與王恩茂通個電話,請他們指定人專門解決科技界的問題。像吉林光機所的軍代表動不動就把人送公安局那樣的問題,要抓典型調(diào)查,集中解決,要把整個冤案平反。先平反再說,個別有問題的另作處理?!?/p>
會上,一些科學家強烈要求立即恢復六分之五(即每周5天)的時間進行科研。鄧小平對此很贊成,他說:“你們提出保證六分之五的時間搞科研,前邊要加上‘至少兩個字。搞科研就是要全力以赴,七天七夜搞科研的,也要允許,也要鼓勵?!?/p>
在有人談到科研用的儀器設備的數(shù)量、質(zhì)量都得不到保證時,鄧小平指出:“凡不合格的就不要,要求生產(chǎn)部門按照所要求的水平去生產(chǎn)。凡是科研、教學需要的儀器設備,全國要指定幾個重點廠子來生產(chǎn)。只要抓緊,問題就不難解決。要保證質(zhì)量。科學院、教育部都要過問?!?/p>
在有人提到如何提高大中小學教師水平的問題時,鄧小平指出:“大家提到大學的有些內(nèi)容可以放到中學去講,中學的有些內(nèi)容可以放到小學去講,這樣不管是大學、中學還是小學教師,水平就不行了。假如按新的課程,就有一批教師不合格,大家考慮到底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堅持兩條腿走路,水平比較高的,叫做重點,重點大學、中學、小學。但是不等于非重點學校就不出人才……在國外愿意回來的中國人,堅決請回來?!?/p>
8月6日的座談會上,有人談到學制問題時,鄧小平當場明確回答:“從明年開始執(zhí)行新的教育制度。今年做準備,把學制、教材、教師、學生來源、招生制度、考試制度、考核制度等都要確定下來,都要搞好。搞好后就不要經(jīng)常動了。當然小改還是可能的?!?/p>
在有人談到現(xiàn)在科技人員有相當一部分時間用于跑器材時,鄧小平說:“去年不是批我們‘三套馬車的意見嗎?我現(xiàn)在仍主張搞‘三套馬車:一個是配備黨委書記,多半是外行,但對科學教育事業(yè)要熱心,當然找到內(nèi)行更好;一個是管業(yè)務的,這應當是內(nèi)行;再一個是搞后勤的,即后勤部長。我愿意給你們當總后勤部長。”鄧小平說到這,會場上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接著,鄧小平繼續(xù)說:“科學院黨委在一定意義上講要成為一個后勤部,教育部也要兼后勤部。條件沒有,資料沒有,又不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科研怎么能搞上去?搞好生活管理也很重要?!?/p>
在有人談到有些人、有些單位搞技術(shù)封鎖時,鄧小平說:“互相封鎖,是資產(chǎn)階級世界觀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借口保密,搞技術(shù)封鎖,結(jié)果是封鎖了自己。這種學風一定要改變!這個問題不光在知識分子中存在,在其他行業(yè)之間也存在?!?/p>
在有人談到新中國成立以后十七年究竟是黑線還是紅線時,鄧小平說:“絕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是愿意為社會主義服務,并且做出了貢獻的。我在三中全會上講了毛澤東思想體系問題,也講了知識分子問題。‘老九不能走,說明知識分子是香的不是臭的。要理解毛主席的整個教育思想體系。從馬克思到毛主席,都認為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也是勞動者,無非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的區(qū)別。工人在井下和高溫條件下工作是高強度,但教員的勞動強度也不低,辛苦得很。當小學教員工資低、待遇低,勞動強度不比工人低,也不比科研人員的勞動強度低。把教師搞得灰溜溜的,那怎么行?”
在有人提到要盡快改變用推薦的辦法招生時,鄧小平態(tài)度很堅決,決定很果斷。他說:“既然今年還有時間,那就堅決改嘛!把原來寫的招生報告收回來,根據(jù)大家的意見重寫。招生涉及下鄉(xiāng)的幾百萬青年。要拿出辦法來,既可以把優(yōu)秀人才選拔上來,又不要引起波動。重點學校要統(tǒng)一招生。今年下決心按要求招生,招的學生要符合要求?!?/p>
座談會日復一日地進行著,與會的科學家和教授經(jīng)歷了長達10年的磨難,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出來,他們把鄧小平視為自己的親人和可以信賴依靠的知己,因此他們都做到了真正地暢所欲言,一次次站起來爭著舉手要求發(fā)言,使得主持會議的方毅不得不請他們排隊按順序講話。臺灣廳里洋溢著熱烈的氣氛。會議中間休息的時候,服務員端上西瓜和桃給大家解渴。鄧小平因為耳背,人們在發(fā)言時,他的女兒鄧楠坐在旁邊,人們講一句,鄧楠便大聲地對著父親的耳朵重復一句。
座談會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的,與會的科學家和教授真正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鄧小平也把在座的科學家和教授視為知己,他們提出的問題,能解決的盡量解決,有的問題當場就拍板解決。
8月7日的座談會上,鄧小平認真回答了關(guān)于開展學術(shù)交流,引進先進技術(shù),鼓勵技術(shù)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問題。
當有人提到要開展學術(shù)交流的問題時,鄧小平指出:“要先選幾個重點學會,開始活動起來,組織學術(shù)討論、學術(shù)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傊?,學術(shù)空氣要活躍起來?!?/p>
在有人談到要引進先進技術(shù)的問題時,鄧小平指出:“自己研究和引進技術(shù)結(jié)合起來。人類的成果為什么不用?一用,二批,三改,四創(chuàng)嘛!”并且進一步強調(diào):“科研要走在前面。大廠、中廠,甚至小廠都要有科研機構(gòu)、科研隊伍。不要只看到科學院的科研人員,還要看到生產(chǎn)中的科研人員,這是大量的……不管什么行業(yè)都得搞科學研究。產(chǎn)品質(zhì)量不穩(wěn)定,過不了質(zhì)量關(guān),這里面有生產(chǎn)管理中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科學技術(shù)問題。我們?nèi)嗽煨l(wèi)星上的零件,有的這次成功了,下次卻不行了。小小零件影響整個導彈發(fā)射成敗。要研究一下,有什么束縛科學發(fā)展的緊箍咒,要消滅它??茖W研究應該允許一二十年搞不出成果,這不要緊。搞不出成果就批評,探索不成功就批評,弄得大家不敢講、不敢做,那怎么行!科學研究允許失敗,允許中間科研成果報廢?,F(xiàn)在是科學研究太少,應當讓科技人員研究,要鼓勵他們敢想、敢研究,給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創(chuàng)新。我們自己為什么不能創(chuàng)新?”
有一天會議休息時,鄧小平來到科學家和教授們的中間,和大家攀談。他問著名數(shù)學家蘇步青多大歲數(shù)了?當他聽說與會者大多數(shù)在40歲至50歲時,非常高興。鄧小平又問金善寶、楊石先(南開大學原校長、化學家)多大歲數(shù)時,他們都回答說已經(jīng)80多歲了?!案拾菹嘛L!甘拜下風!”鄧小平聽了,連連笑著說。
有一次,鄧小平還說,各級領導同志要常和科學家、教授談談心,經(jīng)常同大家一起吃個飯,閑談閑談,幫助幫助,政治思想工作要做活,對一頭鉆進去苦干的人,應該鼓勵。
一天,休息的時候照相,鄧小平見人群中有胡喬木,他和大家一一握手時,胡喬木有些往后退縮,見此情形,鄧小平特地走上前去,主動地伸出手來對胡喬木說:“你也來拉拉手,拉拉手!”
科學的春天即將到來
8月8日,科學教育工作座談會圓滿結(jié)束。鄧小平在會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針對科學家和教授提出的“四人幫”把教育戰(zhàn)線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十七年說成是“黑線為主”,大批教師被扣上“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帽子,嚴重地挫傷了教師們的積極性,阻礙了中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問題,鄧小平旗幟鮮明地肯定了十七年的成績,肯定了科學家和教授的貢獻。他開門見山地說:“對全國教育戰(zhàn)線十七年的工作怎樣估計?我看,主導方面是紅線。應當肯定,十七年中,絕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不管是科學工作者還是教育工作者,在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在黨的正確領導下,辛勤勞動,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特別是教育工作者,他們的勞動更辛苦。現(xiàn)在差不多各條戰(zhàn)線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建國以后我們自己培養(yǎng)的,特別是前十幾年培養(yǎng)出來的。如果對十七年不作這樣的估計,就無法解釋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p>
針對在座談會上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原院長、著名小麥育種專家金善寶反映,農(nóng)業(yè)科學家在農(nóng)業(yè)科學院的試驗田里種試驗田,“造反派”認為不算勞動,必須到農(nóng)村種田才算勞動的問題,鄧小平說:“有位科學家反映,現(xiàn)在在農(nóng)業(yè)科學院種莊稼不算勞動,要到農(nóng)村種莊稼才算勞動。這真是怪事。好多農(nóng)業(yè)院校自己培育品種,自己種田,怎么不是勞動?科學實驗也是勞動。一定要用鋤頭才算勞動?一定要開車床才算勞動?自動化的生產(chǎn),就是整天站在那里看儀表,這也是勞動。這種勞動同樣是費力的,而且不能出一點差錯。要把這類問題講清楚,因為它同調(diào)動知識分子的積極性有關(guān)?!?/p>
針對科學家和教授反映他們被稱為“臭老九”、受到歧視等問題,鄧小平說:“要尊重勞動,尊重人才。毛澤東同志不贊成‘天才論,但不是反對尊重人才。他對我評價時就講過‘人才難得。捫心自問,這個評價過高。但這句話也說明人才是重要的,毛澤東同志是尊重人才的。你們講科研機構(gòu)要出成果、出人才,教育戰(zhàn)線也應該這樣。中小學教師中也有人才,好的教師就是人才。要珍視勞動,珍視人才,人才難得呀!要發(fā)揮知識分子的專長,用非所學不好。有人建議,對改了行的,如果有水平,有培養(yǎng)前途,可以設法收一批回來。這個意見是好的?!娜藥蛣?chuàng)造了一個名詞叫‘臭老九?!暇挪⒉粔?,《智取威虎山》里的‘老九楊子榮是好人嘛!錯就錯在那個‘臭字上。毛澤東同志說,‘老九不能走。這就對了。知識分子的名譽要恢復。”
這幾句話說到了科學家和教授的心坎上,頓時掌聲如雷。
鄧小平指出:“有的同志提出,應當有獎懲制度,這個意見也對。但是要補充一點,就是重在鼓勵,重點在獎。有的人在科學研究上很有成就,為我們國家作出了貢獻,這樣的人要不要鼓勵?我看要。有的人一頭鉆到科研里面埋頭苦干,應當鼓勵。如果這也成了一條罪狀,那怎么行?他們可能有些缺點,領導工作者要經(jīng)常同他們談談心,政治上思想上幫助幫助,不要求全責備?!?/p>
對于學術(shù)交流問題,鄧小平指出:“外交部反映,有一批華裔學者要求回國。周恩來同志過去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我們要創(chuàng)造條件,蓋些房子,做好安置他們回國的準備工作。他們回國總要有個家,總要有必要的工作條件吧!接受華裔學者回國是我們發(fā)展科學技術(shù)的一項具體措施,派人出國留學也是一項具體措施。我們還要請外國著名學者來我國講學。同中國友好的學者中著名的學者多得很,請人家來講學,這是一種很好的辦法,為什么不干?”
“八八座談會”結(jié)束后,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茶話會,招待與會的科學家和教授。他在茶話會上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鼓勵人們盡快從“四人幫”制造的陰影里走出來,投身到國家的科學和教育建設中。我當場把會上的情形寫成了新聞,其中也寫到了他的講話,我走到他的身邊請他審稿時,不知為什么,那條新聞他不同意發(fā)表。后來,國家科委的負責人方毅對我說,小平同志的意思是座談會暫時不公開報道。
過了些時候,新華社《瞭望》周刊創(chuàng)刊,我寫了長篇通訊《運籌帷幄決勝未來——鄧小平同志關(guān)心科學教育工作紀事》。在通訊中,我寫了“八八座談會”的部分內(nèi)容。這篇文章在《瞭望》周刊上發(fā)表后被多家報刊采用。
可以嘛,我看可以
1978年春天,被科學家們稱為科學的春天。作為一名科技記者,我還有幸參加并報道了“八八座談會”之后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的全過程。
1978年3月18日,數(shù)千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科技工作者齊聚人民大會堂,參加黨中央舉行的全國科學大會。
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在《科學的春天》一文中寫道:
春分剛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
在全國科學大會期間,有件事情使我終生難以忘懷,這就是鄧小平和當時主管科技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事情是這樣的:
全國科學大會開幕那天,我來到人民大會堂西休息廳,找方毅審閱鄧小平在開幕式的講話摘要(新華社準備對國內(nèi)外播發(fā))。我說明來意后,方毅對我說:“你跟我來。”隨后,方毅從休息廳里匆匆走出來,我拿著稿子緊跟在他后面,我們來到另外一個休息廳。見到鄧小平以后,方毅大聲對他說:“鄧副主席,新華社的小顧同志請您審一下您的發(fā)言稿?!?/p>
隨后,我把鄧小平長達數(shù)千字的講話摘要稿遞給了方毅。這時,服務員見大家都站著,便搬來了三把椅子。
“不坐了,不坐了,坐的時間太久了!”鄧小平說。
就這樣,方毅抖擻起精神,大聲朗讀起來。在大約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里,鄧小平始終站著,認真地聽方毅朗讀,直到聽完了長達數(shù)千字的稿子。最后, 鄧小平說:“可以嘛,我看可以!”
方毅把講話稿摘要遞給我,說:“小顧,發(fā)吧!”
光陰荏苒,兩位領導同志如今都已經(jīng)過世,但他們當時的音容笑貌,他們平易近人的作風,尤其是他們對工作一絲不茍的精神,則銘刻在我的記憶中。(責任編輯謝文雄文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