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月11日訊(記者:李剛健)近年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等高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有效拓展了校園文化的育人途徑,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北大從2004年開始積極整合工作資源,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為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獎學金頒獎典禮等三大傳統(tǒng)典禮注入了新活力。開學典禮上,北大合唱團教新生集體學唱《燕園情》。這首作于1952年的著名校園歌曲感動了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讓新生的愛校情感在合唱中得到升華。
北大還著重通過大規(guī)模的獎學金頒獎典禮激發(fā)學生的成長感恩、奉獻社會的意識。設立獎學金的個人以及單位代表濟濟一堂,應邀出席隆重的獎學金頒獎典禮。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成功人士和著名企業(yè)的成功之道和奉獻精神,加強獲獎優(yōu)秀學生成才報國、奉獻社會的意識和信念。
在創(chuàng)新后的畢業(yè)典禮上,畢業(yè)生以院系為單位分別走上典禮舞臺,身著學位服,校領導和導師代表為每一名畢業(yè)生撥穗,祝賀他們順利畢業(yè)。北大還選擇教師代表和父母代表等,在畢業(yè)生即將走向社會之際說出對他們的囑托和祝福。
良師益友評選是清華樹立教書育人典范、營造尊師重教氛圍、促進師生交流互動的其中一項重要活動,已經堅持了10年。1998年,第一批良師益友由全校研究生投票選出。2008年3月,37位當選第十屆良師益友的研究生導師在千余名師生面前接受隆重頒獎。10年中清華大學共評選出良師益友931人次,參與評選的研究生人數(shù)超過7萬人次。
良師益友評選不僅僅是一項活動,更是一個推進大學文化、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
中國農大重點扶持品牌社團,通過樹立典型人物,激勵廣大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受教育、作貢獻、長才干”。
學生社團峰云社在成立5年的時間里,多次成功攀登境內外高峰。2008年北京奧運圣火在珠峰點燃時,在峰云社中磨煉成長的漢族學生黃春貴,在珠峰火炬手選拔中脫穎而出,代表中國向全世界展示了“登頂?shù)厍蛑畮p,照亮全世界”的歷史時刻。
無論是登頂珠峰的黃春貴,還是圓滿完成火炬登頂保障工作的農大學生蘇子霞和周鵬,他們都秉承了農大“吃苦耐勞、團結協(xié)作、敢于勝利、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學校通過對3名學生先進事跡的廣泛宣傳,動員全校師生積極向身邊的登山英雄學習,學習他們熱愛祖國、心系奧運的廣闊胸懷,學習他們勇攀高峰、拼搏向上的進取精神,學習他們吃苦耐勞、敢于勝利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