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盛龍 發(fā)表有散文、隨筆作品,現(xiàn)在國家民委研究室工作。
山是夠高的了。這山那山,高聳在云霧里。仰視高山,敬慕高山。
山高不算高,比山更高的是人,是人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人在高山頂上,山高人為峰。人的心高,人活動于山峰之上。
山里男人,修建一座寶塔,高聳山巔,說是要鎮(zhèn)住山脈。
山里女人,背一高背簍寶塔般的豬草下山,把山背回家。她們采集一棵棵豬草,集滿背簍,堆成堆,然后在背簍里壘裝得像寶塔,高高聳立。男人的寶塔鎮(zhèn)守在山巔,展示恒久的古跡。女人的寶塔壘在肩頭,女人們背回一座座山,一座座山隨著她們的步履移動。
那些豬草,是女人們翻越九嶺十八灣,踏遍山坡,才采集到的,才匯集這么多的。
打豬草是一宗細(xì)致的活兒,最需要耐心。背豬草是一宗綿長的活計,最需要耐力。
早春,積雪剛剛?cè)诨?,地面上這里那里冒出星星點點的嫩綠,就成了打豬草人的追尋。手拿秧刀,一棵一棵挑取。跑過去,蹲下,挑取。反復(fù)重復(fù)多少次這樣的動作,才能挑滿一背簍豬草!然后,還要洗干凈泥土,再一刀刀剁碎,直到深夜。
夏天來啦,草木繁茂,豬草長得高過膝蓋。打豬草再不用從泥土里挑,而是割取地上部分。
夏夜,女人“嚓嚓嚓嚓”剁豬草,聽起來使人患困。女人把堆成山的豬草剁碎,再堆成剁得細(xì)碎的豬草山。
早晨,姐妹們上山去打豬草,既愛邀伴又怕同伴多。單獨出行么太孤獨寂寞,人多了互搶市場。哪個山灣水草豐茂,哪一片臺地土地肥沃豬草又胖又水靈,誰個心里都有數(shù)。嘴上說笑著,腳下暗使勁,往那個好地方奔。
一棵一棵割取,得一滿握,揚手扔到背簍里,大柴背簍里的豬草不斷滿盈起來。香蒿、毛蒿、白蒿、青蒿、野麻、水麻、豬娘藤、牽牛花藤、刺夾菜、糯米藤、泥鰍串、四棱草、婆婆針、蒲公英、執(zhí)耳根、蛤蟆草、九里光、冷水草、野芹菜、牛舌頭草,幾十上百種,這里幾根,那里幾朵,溪邊一叢,嶺上一片,巖根腳割一把,土坎上掐幾截。這里那里一叢叢鮮嫩的豬草綠艷艷、顫微微,讓人心花怒放。有時候卻免不了令人失望,有的被人剛割了沒幾天,還沒有長起來;有的已經(jīng)太老了,不能要了;有的被人選了一茬,后來人再選一茬。豬是雜食動物,除了半夏、天南星等極少數(shù)幾種有毒植物,可作豬草的品種多得很。還有葛葉、構(gòu)葉、陽桃葉、青皮橡、刺苞頭葉、倍子樹葉等等很多樹葉也可以作豬草,把小樹扯彎下來采摘葉子,或者爬上樹去摘。
打豬草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往往見子打子,頗多意外收獲。掐一根根刺薹,放在豬草中,回去后給弟妹們一個個驚喜。秤砣泡紫紅,酸甜可口。包谷泡實沉透亮,籽粒飽滿。還有,就是采了一些水芹兒,回去和米面做水芹兒粑粑,清香可口。
陽光強(qiáng)烈,曬得頭悶,身上燥熱,汗流滿面??柿?,到溪溝里掬幾捧山泉水喝。餓了,只有忍著,上山打豬草是不便帶午飯的。手上滿是葉汁草漿,特別是奶漿草汁液,干醬在手上,日子久了也還能洗掉,如果沾在衣服上,是怎么也洗不掉的。
背簍滿了,往下擠了又?jǐn)D,甚至用腳踏踩,盡量多裝。實在擠不下了,倒扣在地上,兩尺多高,呈背簍狀的一堆。往往走一條小山灣,采割了好多個地方,才能采滿一背簍。翻越幾條嶺,轉(zhuǎn)過幾個溪溝,那里倒一背簍,這里倒一背簍,形成一個個“據(jù)點”。已經(jīng)倒了七八背簍,開始往回收集成果。
砍下二十幾根樹條,沿背簍插一圈,攔腰捆兩道藤,做成一圈木桿柵欄,將一堆堆豬草裝進(jìn),裝成一座六七尺高的寶塔,背起來,高高地聳立。
山高,崖懸,男人們在山頭建寶塔,建的寶塔比山高。翻山越嶺打豬草,姐妹們用靈巧的雙手裝成背簍塔。打豬草的姐妹們滿載而歸,將滿山上鮮嫩的豬草高高地聳立在背上。幾人一伙,背著幾座塔,從高高的山上移下來,移下來。
幾十個男人上千個工日建成一座寶塔,傲指藍(lán)天。一個女人壘建一座豬草寶塔,背在背上。十幾個女人背座座寶塔緩緩移動,組成一道蜿蜒的長城。一個女人打豬草,今天背回一座寶塔,明天背回一座寶塔,一年背回多少座?一輩子背回多少座!
責(zé)任編輯 苑 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