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瑞
編者按:
哈爾濱市小學語文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自2008年2月以來,開展得有聲有色。2008年12月中下旬,又相繼進行了8個區(qū)及兩個直屬單位崗位練兵情況的匯報。這些小學語文教師團隊的匯報,凝聚著第一線教師的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的智慧,因而具有示范性和可借鑒性。下面從識字、理解詞語、運用詞語、重點語段的學習等角度,介紹幾位教師在教學中的一點兒體會和做法,希望能給予教師們一點啟發(fā),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低年級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在教學中,我利用他們這一心理特點,進行了“猜一猜”識字方法的初探,體會到了這種識字方法帶給我和學生的快樂。
一、做動作猜字
如果所學的字是表示動作的詞,教師可以做動作讓學生猜。
比如,在教學“抱”字時,教師就可以先做抱的動作,讓學生猜要學的是什么字,進而引導學生發(fā)現“抱”是用手來抱,所以左邊是一個提手旁。進而再發(fā)現,右邊是一個“包”字,與“抱”的讀音相近,引導學生掌握形聲字的規(guī)律。
二、在語言描述中猜字
如果所學的字,可以用語言描述出來,給學生直觀的印象,就可以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識字。
比如,在教學“螞蟻”的“螞”字時,我是這樣設計的:請在我的描述中猜出是什么字?右邊一匹馬,左邊一條蟲,合在一起念什么?
用描述記憶的方法,還可以幫助學生區(qū)別形近字。比如,贏——羸,讓學生記住“月 貝 凡”,“月 羊 凡”,學生的記憶效果會更加深刻。
三、聽字謎猜字
有些字的結構非常明顯,就可以根據這一特點,編成謎面,讓學生讀一讀,猜一猜。字謎猜字的好處是:一則讀起來朗朗上口;二則記憶起來,特別方便。
例如:火燒橫山 謎底是(靈) 。十張口,早就有 謎底是(古)。
四、編一編再猜字
朗朗上口的兒歌或字謎,是學生喜歡和樂于背誦的。為了幫助學生準確地記住字形,教師可以引導他們來編一編。學生在編字謎或兒歌時,一定會認真分析字形,抓住特點,這樣的過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如:“坐”字根據字形可以編為“兩人土上坐”;“春”字總有學生把下面寫成“目”字,針對這個問題,我引導學生編了這樣的順口溜“三人見日春來到”。記得在學習“默”字時,我班一個同學編的字謎是“黑狗來了,沉默不語”。學生編完的順口溜或字謎,我們在讀時可能會覺得不是很科學,但這樣的順口溜卻十分有助于學生準確記憶字形,體驗識字的樂趣。
猜一猜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識字。學生不但能熟練地掌握所學的漢字,還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生字的興趣。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撫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