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芳
作文難,難作文,不少學生談作色變。每逢星期二寫作文,學生稱之為“黑色星期二”。教師更是無計可施。一籌莫展。為了應付考試,甚至有教師想出了這樣的“高招”——讓學生背作文,各自背誦的只要不雷同就行了。這是作文教學的悲哀,也是教師教學的失敗?!墩Z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試問,成天呆在教室里應付一大堆作業(yè)的學生如何寫得好作文?他們?nèi)缤字?,孤陋寡聞。作文中,遣詞造句干枯乏味,題材內(nèi)容屢見不鮮,謀篇布局毫無創(chuàng)意。那么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才能寫出屬于自己的佳作呢?筆者以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勤于汲取,豐富積蓄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聰明的學生若沒有豐富的知識積累,也寫不出好的文章來。因此,教師就該引導學生勤于積累,為寫好作文提供底蘊。筆者在班上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本厚厚的硬面冊,可稱之為“采蜜本”,用于摘抄平時看到的好詞佳句。開學初,鼓勵學生買書,買各種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當然也要適合自己的年齡特征。同時向他們推薦幾本名著,如《水滸傳》、《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利用自習課、午休課時間和學生一起看書。自己的書看完了,同學之間再相互交流?!安粍庸P墨不讀書”,學生在看書的同時,要求他們將看到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一個成語,一句名言,一個比喻句都可作為涉獵的對象。
當然,只靠學生自己積累還不夠,畢竟學生水平差異大,能力有限。因此,筆者在課堂上總不忘積累幾個成語,幾句古詩讓學生摘抄在“采蜜本”上。
漸漸地,學生的“采蜜本”內(nèi)容豐富了,精彩了。甚至有同學還配上幾幅五顏六色的插圖。告訴學生,這本“采蜜本”可一直保存下去,作為你永久的“財富”。學生也格外珍惜這“采蜜本”,每次讀書遇到精彩的詞句,總不忘摘抄在自己心愛的“采蜜本”上?!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作文中的詞匯量自然也就豐富了,讀起來也更耐人尋味了。
二、觀察生活,充實素材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就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弊魑慕虒W必須把學生從課堂上和課本里解放出來,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燦爛多姿的大自然作為學生作文的“活水源頭”?!墩Z文新課程標準》提出習作教學應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yǎng)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要為學生自主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例如,“十一”長假,如何才能讓學生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呢?教師可布置學生去大街上觀察如流的人潮、穿梭的車輛和琳瑯的商品;也可在父母的陪同下去公園游玩,觀察園中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或是獨自去鄉(xiāng)村田野走走,呼吸清新空氣,飽覽田園風光……教師也可有目的、有計劃、有準備地組織學生開展參觀、比賽、游覽及其他有益的活動,努力開辟第二課堂。
當然,觀察生活也要因時、因地制宜。一次語文課。突然烏云密布,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眼看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此時學生的注意力早已到了外面。在這種情況下上課也沒有多大效果。于是,筆者就因勢利導,讓學生走出教室,觀察天空,指導說話。學生情緒高漲,說話踴躍。這時,再讓學生把觀察到的寫下來,自然也就收獲了一份意外的驚喜。
三、實踐生活,積累情感
學生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參與社會實踐,我們不妨把一些生活實踐搬上講臺。如記一次比賽,讓學生在課堂上邊實踐邊觀察。首先,由學生從班上選出兩名“大力士”,再讓選手上臺進行“扳手腕比賽”。同學們興趣盎然,選手躍躍欲試。筆者適時提出比賽規(guī)則和觀察要點,提醒學生注意觀察選手的神態(tài)、動作,包括手上的每一根青筋的變化。在比賽的過程中,拉拉隊也來加上一把油。課堂氣氛熱烈,同學們興趣濃厚。在老師有目的、有組織的指導下,同學們仔細觀察過后自然能寫出精彩的佳作來。
把生活實際搬上講臺,可做的事情還有很多。秋天來了,菊花怒放。你可以搬一盆菊花到講臺上,讓同學們走上來聞一聞它的香味,仔細觀察一下它的外形和顏色,甚至還可以輕輕地摸一摸它的花瓣,感受一下它的質(zhì)感。另外,你還可以讓學生帶幾顆黃豆來放在裝有水的玻璃杯中,每天利用三到五分鐘時間觀察它們的發(fā)芽情況,再指導學生寫下每天的觀察日記。
其實,生活處處有詩篇,只要教師適時指導、點撥、引導,同學們肯動手動腦,用敏銳的眼睛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去探究,一定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四、及時點評,舉一反三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你給學生一篇下水作文讓他們模仿,還不如通過師生對學生作文的點評,將一些寫作技巧內(nèi)化為學生的習作技能。
在學生作文草稿初具雛形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對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點評,可為其他學生的作文指明方向。例如在習作“寫一處景物”時,班上一位同學寫了一篇《西湖游記》,遣詞造句還算可以,但謀篇布局還有些缺陷。于是筆者先讓這位同學朗讀自己的作文,再讓全班同學來點評。一開始,學生有些拘束,因為他們習慣了聆聽,沒有當家作主的習慣。后來在筆者的鼓勵和少數(shù)同學的帶動下,同學們越說越帶勁。大家七嘴八舌,爭相獻策。有的說:“只寫景,似乎缺少了點韻味。還可以寫人,那些勤勞善良的人們,正是他們創(chuàng)造了這樣的美景。”還有的說:“這些景太呆板了,不活潑?!崩蠋熯m時補充:“還可以寫動態(tài)的景,如雨中的景,風吹時的景?!薄瑢W們暢所欲言,意猶未盡。這時,老師再做總結(jié)性點評,并且告訴學生要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結(jié)果,沒想到一直寫作平平的學生也能寫得如此成功。驚喜之余不免感慨萬分,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五、注重表揚,激發(fā)熱情
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具有催化作用。對于學生的作文批語不能內(nèi)容空泛,不痛不癢,草草了事,這會使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消極情緒,甚至拒絕、討厭作文。那么,教師如何寫好批語呢?
首先,教師要注意多鼓勵、表揚,少批評、訓斥。你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篇習作的閃光點,特別是后進生的作文,不能只是橫向地與好學生比,你要通過他個人的縱向發(fā)展進行比較,只要發(fā)現(xiàn)他有點滴進步,你都要不惜筆墨,大肆表揚,充分鼓勵,讓每個學生看了作文批語后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其次,作文批語要有親切感,富有人性化。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人際關系,教師不能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以一個圣人的口吻指責、訓斥學生。特別是在給學生作文批語時,教師要以一個朋友的口吻和學生切磋作文,提出改進建議。語氣要親切。態(tài)度要和藹,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氛圍,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作文興趣自然能調(diào)動起來。
(責任編輯: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