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炳
最近,聽到一位領導同志在某鄉(xiāng)班子換屆會議上說:“換屆之際,新老交替,新上任的同志要踢好頭三腳,即將卸任的同志還要踢好后三腳,能否做到善始善終,這是對我們每個干部‘官德的考驗”。
踢好頭三腳,是為起好步,是對每個新任干部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許多新官上任后熱情似火,他們懷揣“干一番事業(yè)”的壯志,闖勁大,銳氣足,敢想、敢說、敢干,一邁進新的崗位,就想有所作為,竭盡全力踢好頭三腳,上級領導、基層干部、廣大群眾也往往從新官的頭三腳踢得怎么樣,形成第一印象,以此來評價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正因為如此,沒有一個干部不認真對待“頭三腳”的。
但踢好“頭三腳”要注意三忌:一忌急于求成。新領導應“新官上任三月走”,深入調查研究,先熟悉情況,再穩(wěn)步踢好“頭三腳”。二忌短期行為。既立足眼前,更著眼長遠,特別是要多做打基礎、增后勁、有利于當地經濟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的事。三忌眼高手低??朔笫伦霾粊?、小事不愿做的毛病,不因善小而不為,扎扎實實地抓好各項工作,多為人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
如果說踢好“頭三腳”是為開好頭、起好步的話,那么,踢好“后三腳”則是使我們所做的工作有始有終,達到圓滿結局;如果說踢好“頭三腳”是為自己的日后工作打基礎,那么,踢好“后三腳”則是對黨的事業(yè)負責到底的表現。因此,必須大力強化踢好“后三腳”的意識。一要后勁不松。發(fā)揚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斗志,時刻迸發(fā)著踢“頭三腳”時那樣一種沖勁和精氣神。二要兌現承諾。在自己任內對老百姓承諾的實事,能辦好的要千方百計兌現,不把擔子推給后人。三要傳好接力。有強烈的接力和傳遞意識,樹立科學發(fā)展觀,使自己離任前所作的決策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堅持既造福一方,又造福后人。四要勇于糾錯。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和對事物認知能力的局限,在過去工作中可能拍板干了一些違背規(guī)律的事,讓老百姓交學費的事,給后任留包袱的事。一旦覺察到了,就要敢于否定自己,及時改正,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俗話說:“出水才看兩腿泥”,群眾最喜歡看結果?!邦^三腳”好比花,那么“后三腳”就是果?!邦^三腳”有了良好的開端,而踢好“后三腳”才算是有圓滿的結果。固然,踢好“頭三腳”能給人一個好印象,而要在人們心中留下永久的記憶,踢好“后三腳”才是關鍵所在。如果我們的干部都能既善于踢好“頭三腳”,又注重踢好“后三腳”,為下一任搭建更高的平臺,那么一任會比一任踢得更科學、更藝術、更精彩,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就會早日實現。
(作者單位:安徽省金寨縣國土資源局)
本欄責任編輯 王安慶